部分中小银行补资本、降不良双管齐下 监管持续拓宽银行资本补充渠道
来源:证券日报
11月份,10余家农商行披露定向发行说明书,其中,多家农商行的定向发行说明书显示,拟发行股份每股另出资0.5元至1元用来购买不良资产。
“当前中小银行存在一定的资本压力,通过定增可以增强中小银行的资本实力,而搭售不良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其资产质量压力,双管齐下可以增强中小银行的风险防范能力,提升其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中国银行业协会研究部副调研员王丽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一般来说,上市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主要方式有定向增发、配股以及可转债;补充其他一级资本的方式包括优先股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补充二级资本的方式包括二级资本债。”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如为非上市银行,主要依靠增资扩股来提高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并借此支撑一级资本。
银保监会近日发布的2019年三季度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情况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85%,较上季末增加0.14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84%,较上季末增加0.44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4.54%,较上季末增加0.42个百分点。流动性比例为57.02%,较上季末上升1.25个百分点。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随着监管层面不断丰富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工具,整个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在缓慢提升,防范风险及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有所增强。”王丽娟认为。
今年以来,监管多次着力于拓宽银行资本补充渠道。
7月19日,银保监会、证监会发布《关于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补充一级资本的指导意见(修订)》,此次修订有效疏通了非上市银行优先股发行渠道,对于中小银行充实一级资本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1月16日,央行发布《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指出“以永续债为突破口补充银行一级资本”。近期,台州银行、徽商银行等中小行永续债发行相继获监管部门核准,使得发行永续债的银行类型首次扩展至中小银行。
11月29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指导意见(修订)》,进一步推动资本工具市场化定价,支持商业银行持续补充资本,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此外,8月31日、9月27日、11月6日以及11月28日,金融委连续四次会议提出鼓励支持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其中三次强调重点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
李湛认为,在当前不良贷款认定从严、表外资产转表内、贷款力度加大的背景下,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压力加大。同时,中小银行与当地区域性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关系,资本需求高。
对于今后的资本补充策略,王丽娟表示,从监管角度看,建议进一步推进中小银行优先股和永续债的发行进度,提升资本充足率水平,优化资本结构;同时,引导中小银行进一步回归本源,加大零售、小微和中间业务等风险权重低的业务占比,积极向轻型化转型,减少资本占用。
李湛建议,未来中小银行二级资本债、优先股和永续债发行应增加;同时,鼓励中小银行进行资本工具创新;此外,股东注资、引入外部投资者也应成为补充资本的渠道。“未来随着《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补充一级资本指导意见》落地,非上市银行发行优先股、永续债等渠道将得到有效疏通,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门槛’将逐渐降低,资本补充进展将加快”。
责任编辑:贾振飞 2031864307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