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315,我们帮你维权】近年来,银行卡盗刷、信用卡纠纷、暴力催债、保险理赔难等问题层出不穷,金融消费者维权举步维艰,新浪金融曝光台将履行媒体监督职责,帮助消费者解决金融纠纷。 【黑猫投诉】
来源: BBT Fintech圈子
自2015年《存款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出台以来,时隔四年,相应的存款保险基金管理公司正式落地。
5月29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央行设立的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为100亿元。在业内人士看来,存款保险基金的成立有利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在保证中小存款者存款安全的同时,也使得银行改革向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设立存款保险基金公司
天眼查数据显示,由央行设立的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于5月24日正式成立,注册资本为100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央行金融稳定局副局长黄晓龙。从经营范围看,包括进行股权、债权、基金等投资;依法管理存款保险基金有关资产;直接或者委托收购、经营、管理和处置资产;依法办理存款保险有关业务;资产评估;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其他业务。
对此,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目前存款保险基金的功能较为清晰,其中,有两项最为重要。一个是开展存款保险业务,另一个则是可以对有关资产进行并购、处置等。
这意味着存款保险基金可以参与机构的相关资产处置,同时,也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买卖。而这也就体现了存款保险基金更为基本的职能,即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一方面,可以为存在问题的中小金融机构或小型商业银行提供存款保险,提高投资者在相关机构的存款意愿。另一方面,当金融机构出现问题,存在不良资产的情况下,存款保险基金就可以进行处置。
对于经营范围的相关说明还包括:“1、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以公开方式募集资金;2、不得公开开展证券类产品和金融衍生品交易活动;3、不得发放贷款;4、不得对所投资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提供担保;5、不得向投资者承诺投资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
从股东及主要人员情况看,央行为唯一股东。黄晓龙担任执行董事和经理,欧阳昌民担任监事。
针对银行信用兑付等问题
据悉,2015年5月1日,国务院即正式出台了《条例》。对于在当前时点设立存款保险基金的原因,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认为,2015年存款保险制度出台时,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市场还是相对稳定的,每家银行乃至整个银行系统,包括信托,刚性兑付是当时政策的底线。
而随着银行破产法的出台,实际上对于50万以上的存款客户,就会变成一种权益类的兑付方向。同时,经济也开始逐步下行,极个别的银行,包括中小规模的一些商业银行,出现了部分监管指标不达标的现状。因此,也就可能出现一些银行经营的信用问题,乃至一定程度的兑付问题。而在这个背景下,100亿元存款保险基金的出台,实际上是针对当前市场现状比较务实的一个做法。
从当前已经积累的存款保险基金专户余额情况看,据央行金融稳定局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全国4017家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按规定办理了投保手续。存款保险对存款人的全额保障水平持续保持高位,50万元保护限额能够为全部投保机构99.5%的存款人提供全额保护。同时,2018年,存款保险基金专户共归集保费329.9亿元,利息收入11亿元。截至2018年末,存款保险基金专户余额821.2亿元,未发生支出和使用。
王红英认为,成立存款保险基金的意义就在于稳定市场局面。一方面,保证了中小存款者的存款安全,有利于他们对整个银行系统更加有信心。另一方面,也使得银行改革向市场化的方向发展。部分大额存款也有望降低利息,甚至是本金无法全额兑付的风险。同时,这也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也就是说,无论是银行主体,还是存款客户,都要有一定的风险意识。
为信用风险保驾护航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设立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的当日,央行也宣布与银保监会依法联合对包商银行实施接管,接管期限一年。并表示,接管后,包商银行正常经营,客户业务照常办理,依法保障银行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
在后续的答记者问中,央行及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进一步表示,接管后,对接管前的个人储蓄存款本息由央行、银保监会和存款保险基金全额保障,各项业务照常办理,不受任何影响。而在接管前的对公存款和同业负债以及接管后新增的存款和其他负债保障方面,也将由央行、银保监会和存款保险基金全额保障,各项业务照常办理,不受任何影响。
就央行设立存款保险基金与接管包商银行之间的关联性,王红英坦言,包商银行属于个体事件,而存款保险基金的设立则属于一项普遍化的国家银行政策。因此,两者的关联性有限。
不过,这同时也表示,无论是包商银行,抑或是其他银行,一旦出现了一定的信用风险,甚至影响到正常的经营,存款保险基金会提供相应的保障。而这也将对稳定社会,不至于出现个别银行挤兑,导致恐慌等现象的发生,起到直接的作用。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陈鑫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