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防疫特殊时期 不妨给物价设定合理涨幅区间

评论:防疫特殊时期 不妨给物价设定合理涨幅区间
2020年01月28日 19:43 新京报网

  原标题:防疫特殊时期,不妨给物价设定合理涨幅区间 来源:新京报

  对于生活必需品上涨,主管部门既要尊重市场,依靠市场规律办事,也要采取有力措施,打击哄抬物价。

  ▲新京报“我们视频”截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还在蔓延,各地确诊感染的人数不断上升。同样上升的,还有一些地方的物价,尤其是生活必需品,诸如蔬菜、水果、肉禽、口罩等。

  根据媒体报道,有的地方蔬菜价格呈飙升趋势,一些超市的蔬菜柜台在很短时间内就被抢空。而一些地方口罩每只价格动辄数十元,药店“无罩口售”,民众“一罩难求”。为此,有的地方监管部门及时出手,对部分商家的恶意涨价行为进行了查处。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赵克志1月28日也在全国公安机关视频会议上强调,要严厉打击利用疫情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趁火打劫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眼下疫情形势严峻,但正常生活还要继续,一些商品价格上涨,实实在在影响着居民的日常生活。当此特殊时刻,各地当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稳物价,保民生。

  此轮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有其客观因素。眼下正值春节假期,从以往经验看,由于春节期间企业放假,不少物流停摆、市场歇业,人员返乡,这会导致物价产生一定波动。而眼下“抗疫”形势紧张,各地纷纷启动防控措施,人工成本、生产成本、物流成本等都不同程度增加,这些也将传递至消费终端,进一步推升原本就高企的物价。

  在此情境之下,要正确看待此轮物价上涨。众所周知,价格是市场的指挥棒,任何一种产品,消费末端价格一旦发出上涨的信号,就会迅速向前端传递,刺激生产和供给。而供给越增加,就能逐渐对价格起到平抑作用,慢慢地,供求就能恢复平衡,价格就会回到日常的水平。所以,对于市场供求规律导致的商品价格上涨,不必过分担心。

  但是,也要警惕,在此轮价格上涨中,有人恶意囤积居奇,哄抬价格,趁机发“国难财”。据报道,有的地方之前就出现了80多元一只的口罩,80多元一棵的白菜,这些远远脱离了正常的物价水平,相关企业、人员昧着良心赚钱,理当受到社会的谴责。

  对于类似哄抬和恶意炒作的行为,监管部门该出手时就要出手。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利用其他手段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快、过高上涨的,最高处30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疫情当前,绝不允许有人趁火打劫,此时,监管部门要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对不法行为及时亮剑,为民生保驾护航。

  在规范市场秩序的同时,相关部门也需正视一些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宜拿出有的放矢的解决方案,兜底民生。

  譬如,一些民众出于恐慌心理抢购蔬菜水果等生活用品,对此,相关部门一方面要及时澄清,进行安抚和引导。比如,对于网传“北京超市、菜市场要关门一周”的消息,北京市商务局就及时进行了辟谣。

  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也需及时全面公布相关生活必需品的生产、批发等环节的供应情况和价格信息,用价格信号与信息透明引导市场,刺激供应端。

  对于一些地方因疫情采取过度管制,可能助推一些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的行为,相关主管部门也应引起警惕,及时介入纠偏。尤其是对蔬果、肉禽、口罩等生活必需品,职能部门也需进行从生产到运输到消费的全链条排查,打通肠梗阻,向恶意涨价的行为说“不”。

  同时,相关部门或许也可对照政府指导价相关目录规定,在理顺市场机制的前提下,出台涨价方面的指导意见,划定一个合理区间,为商家定价提供指导,保障供需两端利益。比如上海近日就在全市1000个药房网点投放口罩,统一4毛6分一个,10个一包,有效缓解了口罩紧张的局面。

  概而言之,对于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主管部门既要尊重市场,依靠市场规律办事,也要采取有力措施,打击哄抬物价,保障物资供给,绝不能让物价飙升冲击到民众的正常生活。

  □于平(媒体人)

责任编辑:贾兆恒

疫情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2-19 建业股份 603948 --
  • 02-17 紫晶存储 688086 --
  • 02-13 中银证券 601696 5.47
  • 02-12 华润微 688396 12.8
  • 02-12 良品铺子 603719 11.9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