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最失意公司:顺丰、海底捞、好未来、雾芯科技、苏宁、恒大、爱奇艺等上榜

2021年度最失意公司:顺丰、海底捞、好未来、雾芯科技、苏宁、恒大、爱奇艺等上榜
2021年12月29日 08:16 界面新闻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相关新闻:

  界面新闻评选2021年度风光财经人物:孟晚舟、曾毓群、魏建军、雷军、丁磊、张瑞敏、曹德旺、沈南鹏等上榜

  界面新闻盘点2021年度“失意的人”:张近东、俞敏洪、陈峰、许家印等上榜

  2021年是商业和大公司剧烈起伏动荡的一年。

  疫情还在继续,全球供应链有些支离破碎,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卡在苏伊士运河的一艘轮船,居然可以让全球经济的物流血管为之壅塞。

  临近岁尾袭来的奥密克戎,让全球防疫重回紧张和封锁局面。

  我们都说,能够穿越周期的公司,会是一家优秀的公司。现在,它还必须穿越疫情,甚至要穿越一些人为的技术与经济的割裂与壁垒。

  在界面新闻2021年度最风光公司榜单中,我们关注到一些穿越周期与不确定性的优秀公司。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是贯穿全年的亮点。

  全球最大的新能源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的市值一度突破1.6万亿元,成为A股市值排名第二位的企业,仅次于贵州茅台

  比亚迪则推出了全新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其包含新能源汽车在内的全年汽车销量超5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两倍。公司市值仅次于特斯拉和丰田汽车,跻身全球上市车企市值“前三甲”。

  赣锋锂业北方稀土中国神华宝钢股份则迎来了一波超级周期。新能源汽车需求的爆发,推高了产业链上游锂、钴等稀有金属价格,半导体产业缺口也提升了稀土等矿产的估值。美联储规模巨大的量化宽松,美元持续贬值,全球资源型产品价格持续走高。钢铁、煤炭、石油、稀有有色金属、天然气都迎来了一段景气的好时光。

  科兴是为数不多在疫情当中获得正反馈的公司。它成为全球供应量和使用量最大的新冠疫苗生产商,全年的盈利水平将触及千亿规模。

  极兔、上汽通用五菱都处在一个过度竞争的市场,它们都善于在不可能当中创造机会和利润。

  在新消费领域,这是国货崛起的一年。运动品牌安踏抓住机会,市值一度超越阿迪达斯。

  东方财富的崛起,则再一次向市场显示了互联网渠道的巨大潜力,其自2021年6月底总市值超越券业“龙头”中信证券,自此便稳坐券商榜首至今。

  从界面新闻2021年度最失意公司榜单来看,对一些大公司来说,这也是一个相当严酷的年份。

  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大白马公司甚至也感受到了寒意。昔日的“快递之王”顺丰跌落神坛,一季度首次出现季度亏损,市值全年自高点跌落近五成。

  中国餐饮行业偶像级公司海底捞真正坠入海底,大幅度关店,正在为犯下的错误买单。疫情造成的客流骤减不是海底捞颓势的根本原因,但它放大了海底捞的诸多问题。

  受到宏观环境巨大影响的还有教育培训公司。18岁的好未来迎来了最残酷的成人礼。突如其来的行业转折之下,好未来市值蒸发超3500亿元,几尽归零。

  “中国电子烟品牌第一股”雾芯科技,也在电子烟监管政策中风雨飘摇,如今市值只剩年初刚上市时的约十分之一。

  一些大公司在年景好的时候做出的“盲目多元化”,现在都成了陷阱。苏宁曾是中国最大的商业连锁企业,却在流动性危机中走向命运的转折。冲向地产行业顶端后的恒大,因自身无度的多元化扩张陷入危机。

  一些互联网头部公司也面临着平台反垄断、业绩不及预期的巨大压力。爱奇艺大幅裁员近三成;蚂蚁集团IPO折戟一年后,合规整改仍在进行;滴滴遭遇监管处罚,不得不“从纽交所退市,启动香港上市”;一直高速增长的超级独角兽字节跳动也按下刹车键,对教育、游戏、商业平台业务做出裁员。

  周期和不确定性都是中性词汇,一些公司可能会被它击倒,但也有更多的公司随之风起。上汽通用五菱旗下五菱宏光MINI EV新能源车型累计销量达32.8万辆,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特斯拉Model 3车型,极兔也从顺丰和四通一达“铁板一块”的市场里面抢到了自己的一块市场空间。产品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力量不容小觑。

  商业也依然充满想象。脸书(Facebook)更名为Meta,虽然在原宇宙里面炒房多少有点儿夸张,不过路易·威登(LV)真的推出了自己的NFT数字玩偶。未来值得期待。

  界面新闻再次进行年度公司盘点,推出2021年度最风光公司与2021年度最失意公司,为读者呈现过去一年财经领域的重要记忆。

  2021年度最失意公司

  #顺丰:物流白马首现亏损

  2021年5月17日,北京,一辆顺丰速运货车。(摄影:匡达)

  一直是快递行业领头羊的顺丰,今年4月却遭遇了一字跌停,股价腰斩,至今仍在低位盘桓。起因就在于顺丰一季度报亏9-11亿元。

  虽然顺丰极力解释,一季度亏损是为了解决业务增长带来的产能瓶颈,进而加大了资本性开支投入。随后二、三季度,规模效应得以释放,顺丰也的确顺利扭亏为盈。但股市对此仍不买账,其股价颓势依旧持续数月之久,市值缩水3000多亿元。

  影响顺丰盈利的因素,除了上述投资以外,顺丰在人力成本、四网融通等方面也进行着真金白银的投入,卷入行业持续不断的价格战更成为其亏损的另一大因素。

  当然,顺丰今年也推进了多项重大事件,旗下的顺丰房托和顺丰同城先后赴港上市,对嘉里物流的收购也圆满完成。

  与此同时,顺丰200亿元的定增靴子落地、盈利水平持续抬升、鄂州机场运营在即、价格战走向拐点等大环境因素都在为顺丰翻盘助力。

  不过,失意的顺丰仍未将股价掰回年初水平,净利润与去年相比也仍有差距。截至12月18日,顺丰股价为62.99元,较最高位的124.06元相差一半,估值目前仅为3090亿元。未来,顺丰的翻盘之路还要继续。

  #海底捞:坠入海底,断臂求生

  曾经让中国餐饮行业“学不会”的海底捞正在为犯下的错误买单。这家狂飙突进的明星公司终于在2021年踩下了急刹车——2021年11月5日晚,海底捞发布公告,决定在12月31日前逐步关停300家左右门店。作为行业无可争议的头部品牌,海底捞在风光上市后第一次大规模关店。就如其同门店数量,在2021年上半年达到1597家的顶峰后开始急速收缩那样,海底捞在2月超过4500亿港元的市值也终究成为了历史。截止12月17日收盘,这家公司的市值为945亿港元。

  疫情造成的客流骤减不是海底捞颓势的根本原因,但它放大了海底捞的诸多问题。

  从海底捞的经营模式看,高翻台率是它增长的动力,而随着扩店策略的推进,其翻台率就开始逐年下滑,从2019年的4.8/次一天,下滑到2021年上半年的3次/天。海底捞实控人张勇也承认,疫情后的“抄底”逆势扩张,是对趋势判断错了。在其“盲目自信”下的策略失误,同时暴露出背后的管理问题,“内部管理始终存在……但是因为过去几年业绩太好,管理的问题被掩盖了。”此外,如今热闹不已的火锅领域竞争愈发激烈,而海底捞菜品迭代缓慢、创新不足的问题也饱受外界诟病。

  经历过高速发展周期,曾盲目自信的海底捞,在2021年如同一个遇到“中年危机”的迷茫者,于未知之中不断自我拯救。

  #好未来:市值蒸发超3500亿

  2021年7月27日,上海,智能手机上的好未来云作业APP。(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突如其来的行业监管重压之下,没有一家K12学科培训机构可以幸免。

  仅从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好未来(NYSE:TAL)是所有教育股中市值缩水幅度最大的一家头部公司。其股价从今年2月的高点90.96美元/股,一路暴跌,以12月16日的收盘价4.25美元/股计算,跌幅高达95.33%,市值蒸发超559.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62亿元。

  由于最新的教育培训监管政策禁止K9学科培训机构以营利性质经营,好未来作为营利性上市公司,已于近期宣布今年年末剥离k9业务。据其2021财年四季报显示,K9学科培训占好未来总营收的比例高达91%。

  这也意味着好未来剥离K9业务后,将失去主要的收入来源。

  自2010年上市以来,好未来经历了高速发展的11年,也有过不少高光时刻:作为比新东方(NYSE:EDU)晚成立十年的公司,好未来市值在2017年7月正式超越老大哥新东方;好未来CEO张邦鑫在2016集团年会上声称“未来十年,整个集团收入会达到1000亿。”在线教育资本最为狂热的2020年,好未来在年末完成33亿美元融资。

  危险时期也曾出现:2018年,好未来遭美国做空机构浑水做空,质疑其财报造假;2020年4月,好未来对外宣称,在例行的内部审计过程中发现某些员工夸大销售数据,制造虚假合同。在线教育营销大战时期,花费超百亿元应战新的市场竞争与机会,代价是上市10年来首次连续财年亏损。

  不过相比阶段性的挫折,这一次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它在带给整个教培行业巨震的同时,对18岁的好未来而言,也是最残酷的成人礼。

  #雾芯科技:电子烟监管政策中风雨飘摇

  带着“中国电子烟品牌第一股”光环,成立仅三年的国内电子烟龙头悦刻,以母公司雾芯科技的名字在今年1月登陆美股。但光环带来的股价飙升只维持不到一周,公司从年初一路跌到年尾,如今股价只剩刚上市时的约十分之一。

  雾芯科技股价动荡基本都与政策和舆论相关。一个小道消息,一篇关于青少年使用电子烟的报道,都能让投资者们风声鹤唳。

  今年3月,工信部发文“电子烟拟参照卷烟管理”,终于年底落定,并推出了多个文件细则。电子烟被归类为新兴烟草,纳入烟草局统一管理。

  这无疑让资本市场对电子烟的想象空间大减。官方列出规定,电子烟生产、销售均需持有许可证,不应生产对未成年人有诱导性的风味烟弹,诸多条款让电子烟再难野蛮生长。

  作为头部企业,悦刻门店几乎覆盖全国,大概不会因“牌照制”受负面影响,反倒会有更多小型竞争者被清出市场,对其利好。但政策对风味、尼古丁含量的管控,很可能让它丧失对大量年轻消费者的吸引力,造成很大打击。

  一个品牌代表了一个行业,悦刻几乎凭一己之力塑造了公众对电子烟的认知,但与名声相伴的非议也从未停息。经历过2019年的线上销售禁令,2021年的政策基本明确,监管越来越细化。下一年,预计电子烟相关政策还将陆续推出,行业影响尚不明朗,雾芯科技的未来也在风雨中飘摇。

  #苏宁:陷入流动性漩涡

  苏宁曾是中国最大的商业连锁企业,却在流动性危机中走向命运的转折。

  “2021年是苏宁三十年发展历程中最艰难的时期,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苏宁在今年三季度的财报中如是说。

  危机早有预兆。这个昔日中国家电连锁企业霸主,在面对互联网大潮时,积极开展多元化业务,涉及从电商、物流,到地产、金融、足球、电竞等多个领域,但多元化扩张未见成效,再加上零售主业的疲软,导致苏宁的资金压力不断加剧。

  最终危机爆发。自出现资金链紧张、流动性危机以来,2021年苏宁易购接连经历了股权变更、管理层换血、销售规模急剧下滑,和业绩大幅亏损等变化。财报显示,公司今年第三季度营收219.68亿元,同比减少64.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1.16亿元,同比下滑676.73%。

  而今年一系列的自救措施,例如专注主业、将旗下业务拆分融资、转变定增募资用途、出让股权甚至更换管理层,也尚未让苏宁完全解除危机。

  在迈向2022年的节点上,苏宁仍处在流动性危机带来的连锁反应中,要如何自救,未来苏宁还面对着严峻考验。

  #滴滴:“上市”驶入危险区

  “从纽交所退市,启动香港上市”,滴滴的上市之路几乎是以“闹剧”收场,这家背后站着数百家投资机构,上市前融资额超过200亿美金的独角兽再次陷入了危险境地。

  滴滴的上市是一场豪赌,一边是政策反垄断的强压,另外一方是着急退出的投资人,在不确定性中,滴滴选择了上市。也正是这个决定,让其陷入成立以来最大的危机之中。

  目前,这个危机还没有解决,能否顺利登陆港股市场还没有答案,相对于纽交所,香港市场对于这个业务的合规性要求更高,这也是此前其告别港股赴美上市的原因之一。

  这不是滴滴第一次陷入危机之中。

  2018年,滴滴顺风车事件发生之后,其业务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品牌遭受重大折损的同时,其他玩家开始攻占城池。而今这种情况再度上演,从7月2号被审查开始,滴滴的诸多APP仍然处于被下架的状态,滴滴出行APP、小程序至今依然不能进行增量用户的获取。

  面对这个难得的市场空窗期,其他玩家日订单量均已获得了数倍的增长,尽管尚且不能撼动滴滴市场第一的位置。

  即使滴滴能走出危机顺利上线,其也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2019年不一样,在政策明显朝着合规性发展的当下,其他虎视眈眈的玩家都在争分夺秒地去抢夺合规运力,这对于原本就合规率不高的滴滴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更为重要的是,此时内忧外患却只能毫无作为,这是属于滴滴的2021年。

  #字节跳动:张一鸣交棒,公司按下刹车键

  2020年12月6日,夜色下,位于北京北三环西路的一处字节跳动办公大楼。(摄影:曾宇)

  “刹车”、调整”这是属于字节跳动2021年的关键词。 

  纵横捭阖的字节跳动终于也按下了刹车键,在教育、游戏行业面临强监管的情况下,一路狂奔的字节跳动由此开启了裁员模式,这两个行业的收缩导致其广告收入受到了影响,以致其不得不重新调整商业化部门,大量的销售人员被优化。

  让它更有危机感的是,经历两三年的疯狂增长之后,其王牌产品抖音已经陷入了增长乏力的困境之中。原本被当作第二增长曲线的教育事实上已被按下休眠键,过去因业务发展所需不断扩大的人员规模或许已经成为其掣肘。正因如此,2021年,字节跳动告别了大众台、小前台,开启了事业部模式,以期能最大限度解决人员冗余问题。

  也是在今年,在广告收入缩水的情况下,字节跳动开始寻找新的现金牛,加码布局兴趣电商,推出了首款电商独立APP,并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这个市场上,有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多个巨头,想要虎口夺食成为颠覆者,恐怕没有那么容易实现。

  也是在2021年,张一鸣正式交棒给了梁汝波,进入梁汝波时代,这是一个张一鸣绝对信任,并且在字节跳动多个明星产品上有所建树的管理者,但他能把字节跳动带到何种高度依然有待时间去考验。

  尽管暂时性按下刹车键,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互联网企业中,字节跳动依然是最值得期待的公司之一。

  #恒大:债务压顶

  据广东省政府网站消息,12月3日,中国恒大集团(03333.HK)在香港联交所发布了无法履行担保责任的公告,广东省人民政府对此高度关注,当晚立即约谈了中国恒大集团实控人许家印先生。应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请求,为有效化解风险,保护各方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 向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派出工作组,督促推进企业风险处置工作,督促切实加强内控管理,维护正常经营。

  #光大证券 :MPS阴霾持续,多名前高管年内被查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一场始自五年前的光大证券天价跨国并购案的余波,在2021年年末仍未平息。今年年内,光大证券多名前高管疑因涉MPS事件接连被带走调查。

  2016年,暴风集团联合光大证券旗下光大资本成立浸鑫基金,以52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收购了英国体育版权公司MP & Silva Holding S.A.(简称“MPS”) 65%的股权。

  这场天价海外收购案曾轰动一时,引起资本市场哗然,而意料之外的是,MPS的破产却走在了光大证券资本退出之前:MPS因经营不善陷入困境,被伦敦高院裁定解散。光大证券作为主要投资者首当其冲。

  MPS事件引发的后续人事地震也在所难免:光大证券多名首席风险官、合规总监、业务总监和高管接连出走。

  2019年4月,薛峰辞任光大证券董事长、董事职务,由党委书记闫峻接替薛峰担任公司董事长;2020年1月,中民投资本原董事长刘秋明新任光大证券总裁,原总裁周健男因个人原因辞职。

  光大证券成立于1996年,MPS事件发生在2016年。用了20年成长的光大证券一朝马失前蹄,使公司背负高额债务,后继乏力。

  2020年,上海金融法院判决光大资本向两家银行合计支付35.16亿元,其中向招商银行支付31.16亿元,向华瑞银行支付投资本金4亿元。

  今年6月,损失惨重的光大证券向MPS公司原卖方股东RICCARDO SILVA ANDREA RADRZZANI等个人和机构提出欺诈性虚假陈述以及税务承诺违约的诉讼主张,涉案金额约为6.6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1前三季度光大证券营收增速放缓,净利下降;长短期借款维持高位。自2020年以来,光大证券曾多次撤销证券营业部。

  #蚂蚁集团:IPO折戟一周年,合规整改仍未完成

  继去年11月暂停IPO一年后,蚂蚁集团上市批文已于今年11月到期,蚂蚁集团的IPO之路正式划上了句号。

  不同于去年IPO暂停的戏剧性转折,今年,蚂蚁集团紧锣密鼓的合规整改措施成为主旋律,也成为众多金融科技公司密集整改的缩影。

  在过去的2021年中,蚂蚁集团在消费金融、保险、征信、资本充足率等诸多方面都迈出了极为关键的一步:

  1月,蚂蚁集团将互联网保险业务转入保险代理公司——蚂蚁保,正式持牌经营;

  6月,重庆银保监局批准蚂蚁消费金融开业,上万亿体量的花呗和借呗也将全部纳入消费金融公司;

  10月,按照监管要求,蚂蚁集团注册资金增至350亿元,增幅达47%;

  12月,央行受理了钱塘征信有限公司(筹)的个人征信业务申请,蚂蚁集团持股35%;同月,蚂蚁集团宣布与中国银联在全国范围实现收款码扫码互认,支付互联互通再进一步。

  展望2022年,蚂蚁集团的合规整改仍未能画上句号,蚂蚁集团的“大金控模式”将如何落地,仍有超7000万用户但充满争议的互助平台“相互宝”何去何从,支付宝与微信支付何时能实现真正的互联互通,都将成为未来蚂蚁集团的合规整改看点。

  但毋庸置疑的是,2021年,监管层的强力纠偏已经把一只跑歪的“蚂蚁”拉回正轨,也向金融科技行业的未来树立了新路标。

  #爱奇艺:大幅裁员,长视频遇挫

  2020年8月13日,北京,爱奇艺创新大厦。(摄影:匡达)

  对于爱奇艺而言,这是风波不断的一年。

  5月,倒奶视频揭开了偶像选秀背后的资本链条。5月4日晚,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在微信公众号上发文,责令爱奇艺暂停《青春有你》第三季后续节目录制。

  8月,在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组织召开的座谈会上,龚宇表示,爱奇艺取消了未来几年的偶像选秀节目和任何场外投票环节。

  10月,超前点播又宣告偃旗息鼓。爱奇艺在视频网站中率先宣布正式取消剧集超前点播。在悦享会上,龚宇首次回应“超前点播”下线称,“这件事可能不像我们想象的这么客观、讲逻辑,特别是会员的消费心理影响了我们的最终决策”。此后,针对付费会员仍需看广告等问题,爱奇艺等视频网站还接受了浙江消保委的约谈和整改建议。

  12月,爱奇艺被曝出正在裁员,裁员比例在20%至40%之间。据新浪科技援引被裁员工说法,此次裁员是爱奇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轮裁员,裁员是为了加快盈利步伐,精细化成本管理,结构扁平化。

  爱奇艺始终没有对此做出官方回应,只是在裁员风波后上调了会员订阅价格——包年价格不变,月卡和季卡涨幅在9%至20%之间。

  财报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爱奇艺总营收达到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与此同时,净亏损达到17亿元,远超上年同期的12亿元。持续亏损的同时,在会员收入已经成为爱奇艺第一大收入来源的情况下,会员规模增长也陷入了停滞。截至三季度末,爱奇艺的订阅会员规模达到1.036亿,同比下降1.15%,环比下降2.45%。

  裁员和涨价能让爱奇艺加快盈利的步伐吗?在长视频目前的格局和模式下,即使盈利也只能是短暂的。

  #中超公司:疯狂欠薪暴露畸形

  曾经的中超,疯狂烧钱,球员薪资直追五大联赛,然而各俱乐部母公司遭遇困境,暴露了中超的畸形。

  为给国足备战世预赛让步,中超在2021年8-11月停摆。整个2021年里,中超球队严重欠薪的问题接连曝光。

  2021年年初江苏苏宁队夺冠后直接解散,从联赛冠军到宣布停运仅隔107天。临近年关,前有河北队无力支付基地水电费,后有中超八冠王广州队需球员自发训练,“欠薪大队”的名单越来越长。

  截至年底第二阶段开赛,中超共16支球队中仅有3家未遭遇欠薪问题——山东泰山、上海海港、大连人,这三支球队都在年底中超第二阶段开战后表现不俗。至于青岛队、武汉队、河北队及沧州雄狮,欠薪长达半年以上,球队战绩难有突破,甚至有破产之虞。

  中超曾经风光无限,源于各家俱乐部的母公司输血,疯狂烧钱,以财大气粗闻名于世。母公司烧钱助球队引进强援、豪取冠军,俱乐部则以球衣胸前的黄金广告位回馈投资人——这是中超一贯的运营模式。

  但是,疫情还未发生时,各球队年亏损总计数十亿元。而当母公司面临困境、无法供给资金时,联赛完全没有自我造血能力的畸形暴露无遗。

  过去中超球队以高薪吸引球员,如今则受到最严重的“反噬”。以广州队为例,疫情之前球员薪水已占球队支出成本的76%,完全越过了职业俱乐部正常的运营标准,这也是当下各球队欠薪严重的直接原因。

  “足球是公益”,足协主席陈戌源的话语在国内联赛得到验证。只出不进、连年亏损直至欠薪爆发,中超的虚伪神话在2021年迎来彻底败落。

瓜分6666元现金红包!领取8%+理财券,每日限额3000份!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亚楠

相关专题: 盘点2021年专题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1-04 翱捷科技 688220 --
  • 01-04 星辉环材 300834 --
  • 12-31 创耀科技 688259 66.6
  • 12-31 天岳先进 688234 82.79
  • 12-30 唯科科技 301196 64.08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