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蔓延,媒体多次呼吁取消聚会,居家过节,但春节团聚似乎还是在长辈们的安排下进行着,直至有网友发现了“硬核”的阻止方式。
1月25日,网友“了不起的千万两”发布微博称,“农村聚餐可以在国务院举报。”附图是国务院办公厅在24日发布的疫情防控线索征集通知,这是国务院向全社会征集有关地方、部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重任落实不到位、防控不力等问题线索。
“我老家亲戚本来要办十多桌流水宴,怎么劝都不听。我举报了,乡长当天下午就来遣散了。”当然,他也换来了成功劝退的代价,“全家正在排查是谁干的。”
1
这届中老年人太难带了
“如何劝爸妈重视疫情”,成为年轻人在这个春节一门重要的功课。
大年初二,按照传统习俗是回娘家的日子。黄漫本来还愁着如何开口劝退聚餐,好在这次她妈妈“觉悟”很高,“我妈昨晚(年初一)已经给我打电话,叫我别回去了。”现在,黄漫家基本取消了春节期间的亲戚走访、家庭聚餐等活动。
但并非所有父母都能理解春节期间取消聚集的理由。黄漫的运气很难分给其他家庭。
在不少长辈的眼中,春节走访拜年是传统习俗之一,是大众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方式。不让他们出门去拜年,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挨骂是轻的,你还有可能被开除家族群的群籍。

当然,碰上铁面无私的爸妈你还有可能被单方面断绝关系。

年轻一代和上一代人之间,正围绕“要不要戴口罩”、“要不要出去拜年”等问题开始交锋和冲突。这背后,则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阴影笼罩下,给所有人带来的不安全感。
截至1月25日,广东已累计发现聚集性疫情14起,其中13起为家庭聚集,1起为工作同事聚集。
可见家庭聚集性传播,在整个疫情传播途径中比例不小。
危险,或许就在不经意间藏在身边亲近的人之中。为此,当下各方都在呼吁特殊时期转变观念,放下老传统,以更好地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情蔓延势头。新浪微博关于“取消聚会平安过年”话题阅读数量达2.3亿,讨论量超过4.5万。
1月25日,央视新闻就此以九宫格形式发布一则微博,以“爸妈,就听一声劝吧”为题,劝告父母暂时放下人情礼节,少出门打牌、旅游,戴口罩勤洗手。

网友“@William7Wu”评论道“我觉得你们劝更有用”,以点赞数7825登上首赞。随后多名网友纷纷附议,“这届中老年人太难带了。”
2
农村宴席风生水起
难带的中老年人令年轻人头疼不已,侥幸劝阻成功,足以让他们觉得自己逃过一劫。
蔡芸就花了两天时间,才把年初二的家庭聚餐劝退。
按照原定计划,年初二这天她会和父母从广州来到佛山亲戚家里拜年,接受各种亲戚的关心问候,再到提前定好的餐馆聚餐。这样的行程已经持续了至少10年。
随着疫情滚动更新的消息越来越频繁,蔡芸觉得应该要减少春节期间的家庭聚集,以降低传染几率,“这么多人聚集,谁也说不好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出于对疫情的重视,两天前,她就和父母商量取消聚餐,从接受七大姑八大姨的贴心问候,变成向七大姑八大姨科普疫情防控的重要性,以及建议取消聚集。
但这些对亲戚来说有些难以理解。
“大部分亲戚觉得我们大惊小怪。”蔡芸说,亲戚们的想法多数认为“疫情距离自己遥远”,家里人都是知根知底。只要做好自身的清洁工作,餐馆环境保持通风,不会有大问题。
运气好的年轻人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长辈。

如果劝说没有效果,你可能缺一个这样的外婆。

当和爸妈沟通不畅的时候,不妨尝试曲线救国,先攻略爷爷奶奶辈。

再豪横的爹妈,也硬不过他们的爹妈。
明事理的亲友可遇不可求,更多的,仍然是传统的观念。

“年比天大。”这是大部分父母的想法。
1月25日,人民日报官微发出“取消聚会平安过年”的倡议后,评论随即超过9千,转发数1.8万。多数网友留言称“太难了”,家长们根本听不进去。“我们转发还被说传播恐慌。”“天天挂嘴边和家里人讲,他们一脸不耐烦。”
全国不少城市正自发封锁道路,减少春节期间人员的流动带来的传播风险。但更大的缺口或许在农村。
网友“@sdtvbgffy”表示,“到这会了,各家庆祝结婚的、买房的、小孩出生的,各种喜宴酒席还办得风生水起。”
甚至有些村麻将馆都照常营业。

网友“老云家小女鹅”建议,村委会应是乡镇疫情宣传主力。“请以短信提醒、横幅标语、广播、村口设点、车辆巡逻等方式全面宣传,引起长辈足够重视!”
但不少村镇早就开始了防控宣传。

不用拜年的春节,和零食更配。
3
餐馆“过肥年”愿望破灭
从城市到农村,现在家族聚会等活动基本都在餐馆中进行,经营餐馆的人也想着在春节大赚一笔。
广州一家餐馆负责人罗秀和朋友经营一家粤菜馆三年。小本生意靠着优质的菜式出品俘虏了周边居民的胃,今年春节是三年以来生意最火爆的一年。
本来,罗秀想着能在这次春节“过肥年”。她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从年三十到年初七,基本每轮午市、晚市都被订满,尤其是年初二,“年初二的订单已经爆满了,我还推掉了好几桌客人的预定。”
然而现在,随着疫情的蔓延,餐饮业的行情也不景气起来。罗秀就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年初二之后的聚餐大部分都取消了。”
退订潮从年三十晚上开始。1月23日晚,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广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结合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启动广东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这意味着,广东省内各种聚集型活动被陆续取消,包括花市、文化展览、春节档电影等。
那一天,“电话开始不断响。” 这电话不再是咨询是否还有位置,而是取消预定。
罗秀至少退掉了10桌预定,定金也全数退还。“年初二的订单就剩下包间和大厅两桌没有取消。”
每一次客人打来电话取消订单,罗秀都会跟客人强调,自家店里就餐环境和餐具做好了消毒工作,并且保证通风环境。实在不行,罗秀就建议客人将预定的菜式打包带走。
然而多数客人还是选择取消。在聚会和安全之间,人们纷纷选择了后者。
罗秀说,“街坊们响应号召,留在家里过年,我们也能理解。”她也曾考虑过直接不营业,让员工们回家休息,但还有两桌订单没有取消,还得留下人手工作。
就在罗秀为了订单焦头烂额的时候,疫情防控变得愈加严峻。截至1月26日16时,广东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111例。
手机上弹出来的每一条消息,都会让罗秀心跳加快几拍。罗秀盯着这些手机上的消息,内心充满各种矛盾和纠结。“一方面,自己也担心员工和食客的安全。另一方面,春节期间投入了高成本的人力物力,按照提前预定的菜单备好材料,虽说大多数材料可以放进冷藏保存,但损失肯定也不少。“
责任编辑:常福强


热门推荐
女子吐槽银行8个窗口6个不营业,银行:领导就给这些人,都上岗了 收起女子吐槽银行8个窗口6个不营业,银行:领导就给这些人,都上岗了
- 2025年02月20日
- 01:45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14,174
哪吒2香港排片是美队4的8倍
- 2025年02月19日
- 12:29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9,344
特朗普发文警告泽连斯基:“最好尽快行动,否则他的国家将不复存在”
- 2025年02月19日
- 22:41
- APP专享
- 北京时间
2,588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投资研报 扫码订阅
股市直播
-
徐小明今天 05:08:32
【盘中直播】整体目前属于高位横盘。 -
趋势起航今天 05:07:55
浙版传媒(sh601921):公司通过春晓基金参与了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Rokid)的投资;卓翼科技(sz002369):公司的AR智能眼镜研发项目已完成,已达到量产状态;慈文传媒(sz002343):公司间接持有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份,灵伴科技主营业务包括AR智能眼镜等软硬件产品的研发及销售等;比依股份(sh603215):公司表示已与AR光学显示领域企业上海理湃光晶技术有限公司形成战略锚定,作为国内AR眼镜光波导模组生产规模最大的供应商,理湃光晶目前已投产10万级规模的生产线,并已启动投建100万级生产产能,应对快速增长的AR消费市场 -
趋势起航今天 05:07:53
午后开盘小票先迎来了修复,力度还不错 -
冯矿伟今天 05:07:40
盘口进入涨势 -
趋势起航今天 05:06:52
近日,蚂蚁集团(sh688688)和灵伴科技在AI智能领域动作频频,引发广泛关注。蚂蚁集团(sh688688)通过旗下上海蚂蚁灵波科技有限公司,大举招聘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sz300024)相关岗位,涵盖算法、研发、硬件等多个领域,展现了其在AI技术上的雄心。具身智能被视为下一代人工智能的核心方向,通过赋予机器人(sz300024)感知、决策和行动一体化的能力,推动人形机器人(sz300024)在更多场景中的深度应用。业内人士指出,蚂蚁集团(sh688688)的入局不仅意味着其从'数字金融'向'实体智能'的战略拓展,还可能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协同需求,利好传感器、运动控制模组等相关领域。 与此同时,灵伴科技在AI眼镜领域的进展同样引人注目。在浙江杭州余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灵伴科技创始人祝铭明展示了最新款的Rokid Glasses AI眼镜,重量仅为49克,具备翻译、支付、问答搜索等功能。祝铭明表示,Rokid的智能产品今年将推向全球市场。中国信通院也正式启动了AI眼镜专项测试,旨在为行业提供可参考的评价指标,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标准化进程。 AI眼镜作为一种融合视觉、听觉等重要感知交互方式的可穿戴设备,有望成为'人工智能+消费'的重要新产品。随着多家知名企业计划在今年上半年推出各自的AI眼镜产品,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AI大模型技术的精进,将有效优化智能眼镜在交互体验、重量、续航能力等方面的痛点,推动行业渗透率的加速提升。 对于消费者而言,AI智能设备的普及将极大提升生活和工作效率。例如,通过AI眼镜,用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实现即时翻译、智能搜索等功能,极大便利生活。而对于企业而言,AI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将推动生产力的提升,尤其是在客服、医疗、教育等领域,AI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 -
徐小明今天 05:06:24
继续横盘 :上午市场回落,整体目前属于高位横盘。近期没有明显的高点或低点,继续窄幅震荡横盘的概率大。重点关注分钟线的顶部结构情况和日线的趋势情况。 -
趋势领涨今天 05:05:51
【好的投资思想都是相同的,不熟悉的投资不做,在能力圈范围找好机会】左侧交易要经历磨底的煎熬,右侧交易有追高的风险。趋势《vip潜伏擒牛》内参短线个股比较稳妥,坚持右侧回调买点,绝不追高买入,适合稳健盈利的朋友。短线严选有涨停基因的个股,提前跟随主力潜伏,只赚看得懂的钱,时不时还能享受隔夜致胜的乐趣。个股投研+核心内参,鱼渔兼得。订购地址:【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 -
趋势领涨今天 05:04:23
下午平稳开盘,没有拉升的个股还是建议持有,但大盘调整没有结束,所以,不建议大家追涨,另外,大家还要防止大盘向下调头,这里重点就是港股和内资,内资如果继续大幅流出超过600亿元,对大盘当然不是好事!港股上涨以后,如果连续回调对A股也有影响。 -
史月波高控盘今天 05:02:51
开盘咯 -
北京红竹今天 05:02:14
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