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11月22日,“2019环球数字经济创新大会”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行。北京大学计算机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肖臻出席并演讲。
肖臻指出,民生领域是区块链落地非常好的一个领域,包括医疗报销、食品溯源、健康大数据等等。
举例来说,当下我国的医院存在典型的“信息孤岛”现象,医院与医院之间信息 不统一,一旦患者出现转院的情况很容易导致重复检查和医患纠纷。
展开来说,虽然我国的大医院已经基本实现了电子化,手写病历已经大幅减少,但实际上每家医院的电子化标准不一致,因此病人转院往往会导致重复检查,而电子记录的可篡改性也容易导致医患纠纷。
另外,区块链在慈善领域可以也大有可为。如果像水滴筹这样的捐款项目都可以利用区块链实现公开透明,将会大大提升公益项目的公信力。
演讲全文如下:
民生领域其实是区块链非常应该落地的一个领域,民生领域的应用有很多。比如像医疗、健康大数据,像医疗费用报销,像食品的防伪溯源,像保险业、保健品业,都是民生领域很多重要的用途。举个例子,医疗健康大数据。
现在应该说各家医院都基本实现了电子化,像十多年前我回国的时候,那时候去医院看病还能遇到手写的处方、手写的病例,现在去医院看病都用不到了。但各个医院实现电子化是标准不统一的,每家医院有一个内部系统,数据流通非常困难,这就带来很多问题,一个是效率很低下,另外对患者来说有一些不方便的地方,包括像重复检查。
比如患者去每家医院看病,将来可能需要转诊到另一家医院,这个检查结果能不能被认可?这是不一定的。有些医院之间可以,但有很多医院不行。尤其是跨地区的,是外地的,就有很大的问题。而且你现在认可的检查结果,往往也是需要患者自己手工拿着打印出的检查结果到另外医院去,比如你在某一家医院做个核磁共振,你要把这个核磁共振打印出胶片来,人拿着那个胶片到别的医院去。像我到北大医院看牙,牙科医院让我看X光片,照完之后什么都不用拿,他自己就能把这个传到牙科,跨医院之间是不行,这个就是信息孤岛。
信息不流通还产生另外一个问题,有时候会有医患纠纷。比如有的患者去就诊,医生给一个诊断记录,结果住院二十天之后病情没有好转反而还恶化了。有时候患者家属就不干了,说这是医疗事故,当初的诊断有问题,医院把诊疗记录调出来说没有问题。那问题在什么地方?
问题就在于诊疗记录是放在医院内部系统里,很容易被篡改,所以难以获得患者的信任,患者说这不是当初的诊疗记录,有些东西你改过,其实患者的担忧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以前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与之相关的问题,像既往病史,比如药物过敏有很多。比如说患者说我住院的时候说过这个药物过敏,医生要证明自己的清白调一下记录,结果上面没有写患者过敏(但患者可能仍不松口)。
有了区块链技术之后,像这种既往病史、诊疗记录以及诊疗费用,其实都可以放上去,防止篡改。一方面防止出现医疗纠纷,有利于裁决,另一方面也可以打击医闹。大家看朋友圈里的水滴筹项目,如果利用区块链技术也有利于真实的病情查证。这个不仅仅可以用于医疗公益事业捐款,实际上所有的捐款上链之后都可以实现公开透明,都可以实现查证。
责任编辑:唐婧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