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新政对股市刺激作用有限

2015年03月31日 15:27  作者:皮海洲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皮海洲

  在住房掏空了老百姓积蓄的情况下,老百姓就失去了正常的消费能力,没有了老百姓的消费作为支撑,经济又如何发展?所以被房地产绑架了的经济,就不是健康发展的经济,这也会从宏观角度抑制股市行情的发展。

房产新政对股市刺激作用有限房产新政对股市刺激作用有限

  房产新政的出台再一次在股市上引起地动山摇。3月30日,在房产新政出台的预期下,房地产股全线爆发,招商地产保利地产天房发展等10只地产股封死涨停板,万科A的涨幅也达到6.67%。与此同时银行股也全线上扬,当天银行股指的涨幅达到3.74%。上证指数因此大涨近百点,股指直逼3800点。

  当然,引发股市地动山摇的还有房产新政出台消息的泄密。本来,3月30日上午,房地产股的走势仍然平静如水。但午后风云突变,有相关媒体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微博]3月30日中午紧急通知媒体,下午三点半召开新闻发布会,有重要事项发布,而内容则涉及到二套房“松绑”。地产银行股因此而爆发。虽然随后央行[微博]新闻处澄清称“未听说今天下午有新闻发布会”,但稍晚时候,中国人民银行[微博]、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银监会三部委“联合通知”的发布,表明了央行新闻处的“掩耳盗铃”。二套房“松绑”消息的泄漏成为事实。提前得知消息者因此获得短线暴利,股市“三公”原则再一次被踩在了脚下。

  不过,尽管房产新政的出台引发股市地动山摇,但就房产新政对股市的实质性影响来说,却是非常有限的。这种影响更多是短期的,而非长期的。从长期影响来说,房产新政对股市甚至构成负面影响。

  首先,房产新政并不能拯救供过于求的房地产行业。虽然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微博]等三部委的通知精神,二套房贷首付比例最低降到四成。但由于房价的高企远远超过了城镇居民的购买力,以至老百姓买了一套房子之后就要套牢一辈子,老百姓一辈子的幸福都让这“一套房”断送了,老百姓又哪来的能力购买“二套房”呢?除非政府每家每户免费送一套“二套房”。虽然说银行方面将二套房贷的首付比例降到了四成,但房贷不还是要老百姓归还么?老百姓最终不还得连本带利一并归还么?所以,新的房产政策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一个陷阱,就等傻瓜们往里跳,但老百姓是傻瓜么?也正因如此,从自己居住的角度,老百姓对“二套房”的需求非常有限。

  而从投资的角度来说,目前的房价基本上失去了投资价值。正如有关专业人士所言,目前的房产是“下落的刀”,谁接这下落的刀子,谁就会被其所伤。更何况从投资的角度来说,房产造富时代已经结束,未来将是股权造富的时代。在这种大趋势已定的情况下,还有谁会买房投资、囤房投资呢?

  也正因如此,不论是从自己居住的角度,还是从投资的角度,房产新政对于救楼市的意义非常有限。房地产的唯一出路就是降价。不降价,楼市就是死路一条。三部委与其将二套房的首付比例降到四成,还不如让房价降低四成。三部委帮着开发商死守高房价,所反映出来的还是地方政府与民争利。地方政府要高价卖地,就必须守住高房价,并最终将成本转嫁给买房者。这种思路不变,房地产就不会有希望。三部委的救市也只能是给楼市带来一丝回光反照而已。

  其次,万一房产新政真能拯救房地产行业的话,这对股市实际上将构成重大利空。因为这将导致股市资金的大量分流。虽然说楼市与股市并不构成反向指标关系,但二者之间还是存在不规则的跷跷板关系,二者对社会资金的争夺还是显而易见的。回顾中国经济的“黄金十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楼市的“黄金十年”。但在楼市蒸蒸日上的背景下,股市十年“零涨幅”。中国股市并没有因为楼市的繁荣而走强。因此,从长期来看,房产新政对股市并不构成利好,反而还是利空。

  不仅如此,房产新政进一步让房地产对中国经济进行绑架,这使得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得更加困难。靠房地产拉动的经济,就不是健康发展的经济,因为这是牺牲老百姓幸福的,同时也是牺牲经济的健康发展的。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在住房掏空了老百姓积蓄的情况下,老百姓就失去了正常的消费能力,没有了老百姓的消费作为支撑,经济又如何发展?所以被房地产绑架了的经济,就不是健康发展的经济,这也会从宏观角度抑制股市行情的发展。

  (本文作者介绍:财经评论员,二十年的股市磨练,练就了对股市独到的眼光与见解,著有《轻轻松松炒股票》一书。)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皮海洲股市房产新政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不应把房地产作为宏观调控工具 郭文贵手里的那些官员黑材料 印度制造可能追赶中国吗? 为啥在美国找工作变得更容易了?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那些沉默不语的投资大师 欧洲国家为何要纷纷加入亚投行 直剖电改9号文隐匿的猫腻 谁是拯救股民的120? 2016年房地产税仍难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