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限炒令”抓住了市场炒新的“牛鼻子”,即便市场炒新的投机力量实力再雄厚,也很难在“最严限炒令”面前掀起什么大浪来。
中金把自己弄成主角,连带曝光证监会IPO漏洞。中金如此操盘,一害监管机构被骂为利益集团圈钱大开绿灯,二害监管机构被骂为愚蠢至极专业欠奉,三害监管机构被骂行政之手干预市场简单粗暴,这何止不懂政治,简直就是政治智商为零滚粗的表现!
资本市场改革容不得“带病抢跑”,根源在于新股的“三高”利益链条没有根除。指望主承销商去主导发行定价,必须先切断中介机构与IPO定价之间的关联,事先确定好中介报酬,无论新股最终的发行量和发行价怎么变化,中介报酬将不再改变,这样中介机构就没有动力为发行人抬高...
管理层应该听取一些民间意见,方法其实很简单,凡是希望发行股票的公司先按一元一份发行可转债几千万到数亿元,发行是否有人买投资者说了算,三年以后是否转股让投资者说了算。
这种格林斯潘式的放纵诱发了2008年的次贷危机。美国人事后反思终于认识到“风险市场不是姿意生长野生杂草的花园,市场失灵时需要有效的制度约束”。而奥赛康事件对监管权威是一场大考。
如果机构投资者看到老股东大量减持,那么根据信息不对称原理,老股东作为企业内部消息的知情人进行这种大规模减持一定是因为其对公司的未来没有足够的信心,这种情况会严重影响公司新股发行,所以IPO时大规模减持老股的情况在成熟市场一定不会出现。
对存量发行是否合法、是否能够抑制炒新持怀疑态度,并且认为可能产生新的副作用。不顾质疑强推存量发行,且《暂行规定》对存量发行占该次新股发行的比例并未作出规定,出现老股套现金额远超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极端案例,一点也不奇怪。
招股说明书显示,奥赛康首发不超过7000万股,其中新股发行不超过2000万股、老股转让不超过5000万股。老股转让数量是新股发行的2.5倍,与其说上市是为了发行新股,倒不如说是为了“发行”老股更为确切。如果奥赛康新股发行“被实施”,一方面发行人将从市场中圈走8.66亿元...
2014年1月10日凌晨,新股“奥赛康”紧急公告暂缓IPO。1月12日,证监会半夜发布了《关于新股发行监管的措施》。证监会围绕这次新股IPO改革出现的各种问题,在采取各种措施来进行某种程度上的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