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不是姿意生长野生杂草的花园

2014年01月15日 09:36  作者:陈志龙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陈志龙

  这种格林斯潘式的放纵诱发了2008年的次贷危机。美国人事后反思终于认识到“风险市场不是姿意生长野生杂草的花园,市场失灵时需要有效的制度约束”。而奥赛康事件对监管权威是一场大考。

美国证监会华盛顿特区大楼美国证监会华盛顿特区大楼

  奥赛康事件注定它会成为本轮熊市中一家“牛头马面”式的公司而载入中国资本市场。

  在新股发行中断13个月之后,管理层誓言无声地坚持“越难越要改”,赶在春节前,赶鸭子上架创纪录地一周发行50家公司。结果刚开闸3天就引爆了奥赛康这枚臭弹,二级市场闻风丧胆,上证综指2000点命悬一线,市场系统性安全受到极大冲击。

  马克思说过:“如果有20%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着上绞架的危险;如果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一切人间法律”。 现在,该是可以对照这句话来深刻反思奥赛康事件的时候了。

  奥赛康发行价高达72.99元,其市盈率67倍,如果其发行方案得以实施,大股东通过卖出4360万股老股将一次性套现32亿元,远远高于公司募得的8亿元。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没有了超募的“饿狼”,但又来了吃肉不吐骨头的“猛兽”。大股东套现后,数倍于原募集额的巨量资金直接进入大股东口袋。奥赛康树立的是怎样一个标本,大家都明白了。

  原来新股发行是可以这么玩的,后续发行的股票在市场如此低迷的时候,能鲨鱼嗜血般地卖出这么高价钱。老股东以前上市要锁定几年,现在好了,一上市就能在高位兑现。这种竭泽而渔抽干二级市场的方式,自然使之成为投资者愤怒的中心,而其中监管失察难辞其咎,苦心竭虑恢复融资功能的管理层被推向了火山口。

  奥赛康事件对监管权威是一场大考。备受诟责的管理层采取了一系列 “打补丁”措施,出台了加强新股发行监管的措施,在询价、路演、报价、风险提示等环节对发行人、中介机构实施更为严格的行为监管。作为主承销商的中金公司已被稽查,证监会[微博]约谈有关责任人,其询价过程和信披问题的合规性成为调查重点,但这一切为时已晚。

  在余音绕梁不断发酵的争论中,昨天也有人提出,今后的核准制发行新股,就是买者自负,价高者得,愿买愿卖,风险自担。“尊重市场必须彻底,不能顾此失彼”云云。看来,在混沌的中国证券市场上,市场原教旨主义永远有市场。这也是市场长期低迷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个新兴加转轨的市场,从早期定位为国企改革服务,到后来长期沦为圈钱市直至最终枯竭,难怪吴敬琏先生斥之为“连赌场都不如”。这里难言市场的基础作用,更谈不上决定性作用。而市场原教旨主义长期困扰监管层,“指数不该是监管关心的事,不管是最好的管”。

  这种格林斯潘式的放纵诱发了2008年的次贷危机。美国人事后反思终于认识到“风险市场不是姿意生长野生杂草的花园,市场失灵时需要有效的制度约束”。

  奥巴马发誓要对华尔街进行彻底的改革,他说“自由市场经济并不是让人为所欲为的自由执照,一些华尔街人忘记了他们用来交易的或者杠杆交易的每一美元都是普通家庭用来购买住房、支付学费、储蓄养老以及创业所用的资金。”

  作为一个转型经济体的资本市场,本来市场十分脆弱,一熊6年,数十万亿财富烟消云散,千百万投资人利益甚至身家性命挟裹其中,泥淖深陷,一个民族为之付出了巨大的物质和情感牺牲,到了该反思的时候了。

  大国的崛起离不开强大的资本市场。一个健康且有财富效应的市场,可以源源不断地吸纳社会资本,财富效应可转化成为内需动力和国民财富,而长期低迷的市道,财富却被黑洞无情地吞噬,投资者节衣缩食,积谷防饥,全社会的内需动力失速,市场垮塌是必然的。

  制度是一国财富的核心。我们资本市场失灵失败,一再推倒重来,自我修复机制几乎丧失,一定是体制、机制出了大问题。奥赛康事件再次说明,无论是基础制度设计,还是顶层制度设计上,中国资本市场是有重大缺失的,需要深刻反思检讨。

  这个牵动千家万户的市场,在总体坚持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同时,决不能再放纵市场各层面参与者的恣意妄为,如任其漫山放羊,撒手不管,最终将难以收拾。

  (本文作者介绍:陈志龙,财经专栏作家,报人。)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14新浪金麒麟论坛”定于2014年11月22日在北京JW万豪酒店召开,本届论坛主题:变革与决策。聚焦改革深水期的中国经济的转型与挑战。 报名入口》》》 2015,决策下一步,等你来!)

文章关键词: 陈志龙资本市场银监会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