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银行地产拉动股市是虚假繁荣

2016年08月16日14:40    作者:肖磊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肖磊

  房地产行业依然独树一帜,对于诸多企业主来说,是不会选择观望的,如何分享这扭曲的盛宴,只有拿着钱赶紧去买金融和地产股!在金融地产的带动下,大盘看上去要繁荣起来了,但这次的问题比上次可能要严重得多。

让银行地产拉动股市是虚假繁荣让银行地产拉动股市是虚假繁荣

  市场有多少钱固然重要,但这些钱以什么形式存在更加关键。中国市场M2(衡量货币供应量)余额目前已达到149万亿,但其增速已从年初的14%下滑到了目前的10%。

  M1(流通中的现金和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是M2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增速大部分时间里都远低于M2增速,但从去年末开始,M1增速一举超越M2,且持续走高,目前月增速已达到25%,历史罕见。

  M1作为衡量市场投资意愿的先行指标,对判断经济层面的复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市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M1增速的飙升(主要是企业活期存款增速扩大),并没有给市场带来投资效应,民间投资增速跌入低谷,从2015年初的15%已经跌到了目前的2%。

  按照彭博社的数据,剔除银行和券商,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量高达1.2万亿美元,二季度“现金”持有量增速超过18%,总额创历史最高纪录,比美国、欧洲和日本企业的囤积现金的速度还要快。

  要知道中国经济的增速依然在6%以上,而日本经济增速是零,欧洲和美国近两个季度的增速都低于2%。中国依然处在比较高的增长阶段,却很难吸引企业扩大投资,导致企业囤积现金的状况越来越严重。

  通常来说,企业囤积现金无非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担心经济前景,对投资回报没有太大的信心,持有现金属无奈之举;另一方面则是发现了某种商业机会,持有现金是准备抄底或突击性投资。鉴于目前的经济增速预期并不高,企业不约而同的,且规模性持有现金的情况,确实应该是无奈之举,而非发现了前瞻性机会、集体“筹资抄底”。

  企业持有现金跟老百姓持有现金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对于企业主来说,是不会让钱一直“闲着”的。尤其是半年来房价再次出现飙涨之后,对相关市场和一些投资者的刺激,是无形和有效的,房地产相关资产再次成为投资市场难以避开的热点。

  在诸多产业遇冷,唯房地产独热的情况下,发生“宝能”在二级市场抢购“万科”股票事件,实际上一点都不奇怪。当然,类似“宝能”这样,手握巨额现金的企业,有很多种选择,像巴菲特一样,利用“低廉”的保险资金,可以收购诸多传统制造业企业,也可以买入消费零售类企业,但在中国,买“万科”似乎是眼前最好的选择。

  今年1-7月份,万科累计实现销售面积1616.6万平方米,销售金额217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9.12%和62.55%。就是在“多事之秋”的6月,万科仍实现了424亿的销售业绩。房地产市场资金流入到底有多大,另外一个数字是,链家(房产中介)上半年累计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经纪人占总经纪人数的37%,其中有302名经纪人的收入超过了30万元(月均超过5万),收入最高的一位佣金提成则有111.5万。

  流入到房地产企业,以及房产中介等手中的钱,到底是哪里来的呢?当然是银行信贷。今年上半年,居民中长期贷款(主要房屋按揭)新增2.95万亿元,创历史新高,接近2015年全年3.05万亿元水平,占同期新增贷款总额的35%。刚刚过去的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636亿元,住户部门贷款增加4575,占新增贷款的98%,其他贷款基本停滞。

  金融和地产是分不开的,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了美国金融风暴,而在次贷危机没有爆发之前,“次贷”一度给各大金融机构带来了非常诱人的业绩。

  当房地产市场成为唯一吸引资金的市场,不仅是投资者开始买房地产行业的股票,作为银行层面的“优质资产”,涉房贷款自然也就迅速扩容。按揭贷款目前的坏账率低于银行坏账的平均水平,属银行优质资产,因此“房贷”猛增,意味着银行资产水平提高,盈利预期更强。

  对于诸多购房者来说,首先是给“房企”打工(把所有的积蓄都用来买房子了),其次是给银行打工(每月向银行还贷),但归根结底,整个房地产市场是给金融机构打工的(债务经济)。因此,投资者买入银行实际上并不是对目前中国银行业的看好,而是确信一点,只要房地产市场还可以,银行就坏不到哪里去。

  由于银行和地产股的带动,股市流入资金增多,交易量开始放大,券商当然也受益匪浅,因此带动整个金融板块,“金融地产”就成了新的炒作概念和行情的发动机,大盘4000点、5000点论迅速出现。尤其是当诸多企业家看到,恒大因买入万科已浮盈39亿、宝能已浮盈252亿时,谁不心动?

  由于其他诸多的行业和产业面临调整和经营困难,企业缺乏投资项目和信心,一旦握在手上的现金发现了“机会”,开始进入到股票市场,对资本市场的依赖也将更大。如果简单的用继续向金融系统注资的方式鼓励金融机构给企业贷款,其结果就是更多的信贷资金推涨M1增速,剪刀差进一步扩大,随后企业跟风投资,进入到股市,热炒“金融地产”。

  企业主进入股市的脚步有章可循,市值千万以上投资者连增三月,而“小散”数量则在减少。按中国结算的数据,7月末持仓市值在50万元以下的投资者数量减少超过12万;而持仓市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投资者数量却连续第三个月增加,7月末,持股市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投资者数量为7.73万人,较6月末增加了922人。

  从严格意义上说,中国市场确实面临“流动性陷阱”的风险,更多信贷只能增加企业的闲置资金,却无法有效刺激投资和消费。降准降息的预期作用也不够明显,况且在中美息差进一步缩小之际,降息需要考虑人民币汇率贬值风险,接近“降无可降”的程度。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中国股市可能又将要经历一场难以想象的资产泡沫盛宴。唯一不同的是,上次是“杠杆牛”,这次是M1、M2形成的“剪刀牛”,握有超过数万亿元现金的企业主,不炒股怎么办?

  房地产行业依然独树一帜,对于诸多企业主来说,是不会选择观望的,如何分享这扭曲的盛宴,只有拿着钱赶紧去买金融和地产股!在金融地产的带动下,大盘看上去要繁荣起来了,但这次的问题比上次可能要严重得多,上次是一帮散户加杠杆,这次是企业主们赌身家。如果数以万计的企业主,没有能力在盛宴结束前抽身,市场一旦陷入调整,企业主被套,中国经济可能会更加艰难。

  (本文作者介绍:财经专栏作家)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股市 银行 地产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20万新三板投资者必关注:刘士余亲自站台意味着啥?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