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会被消费信贷玩坏吗

2015年01月28日 14:36  作者:柏亮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柏亮

  每当谈到给大学生贷款,争论最激烈的都不是市场有多大,竞争是否激烈,能不能赚钱等问题,而是——给大学生放“高利贷”是否应该?会不会放纵大学生过度消费,把这些小朋友玩坏了?

大学生会被消费信贷玩坏吗大学生会被消费信贷玩坏吗

  几个月前,偶遇一位创业者非常自信地描述着他即将进入的广阔天地:大学生消费信贷——一所大学有两万学生,每个学生每年的生活费即使是一万块,就有两个亿,像北京、武汉这样的城市,每年就有上百亿的市场。中国有2500万在校大学生(统招,专科和本科)啊,想想就让人吞口水。

  现在,这家向大学生提供分期购物的平台已经上线了。但恐怕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并不是有多少人就有多大市场,更何况,大学生消费信贷已经成为很多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目标。

  在《互联网金融之夜》,趣分期COO刘爽说,趣分期现在2000多员工,约3/4在全国各地线下跑大学,目前平均每个学校只有几十个“客户”。当然已经足以让趣分期高速成长,并顺利获得三轮融资。

  不过,每当谈到给大学生贷款,争论最激烈的都不是市场有多大,竞争是否激烈,能不能赚钱等问题,而是——给大学生放“高利贷”是否应该?会不会放纵大学生过度消费,把这些小朋友玩坏了?

  关于利率

  曾经看到一篇文章批评某机构给大学生消费贷款的利率太高,理由是这样的:大学生大多没有赚钱能力,还款能力较低,他们又是祖国的未来,所以给他们借钱,不应该收高利息;相反,那些大型企业,规模可观,收入稳定,还款能力强,应该让它们多付利息。

  看到这段话,笑出声来。

  利率是风险的对价。还款能力越差,理应支付更高的利率。其实,从一些大学生分期购物平台的数据看,它们给大学生借贷的利率要低于小贷公司给小微企业和个体户的借贷利率。说明大学生的平均信用水平要比小微企业和个体户的平均值高。

  这也容易理解。其实大学生并非没有收入来源,恰恰相反,其实他们非但有收入来源,而且一般都很稳定,来自于家长按月支付的生活费用,部分学生还有工作收入;只是他们的收入大多不会太高。

  大学生比较集中,标识清晰,经济条件和在校表现容易界定,这给借贷机构节约了很多开发成本和信息成本。对于金融机构,有什么比几万个特征比较相似的人齐刷刷地摆在一个小范围内更让人眼馋的呢?何况他们最容易被鉴别的特征就是消费能力。

  至于高利贷,有法律可循。大学生朋友用高考时用到的各种计算技巧好好算算,自己到底能否承受,愿不愿意承受,再决定借不借钱。

  会不会玩坏

  很多人担心,给大学生借贷会放纵他们,让他们无节制消费,影响学业,给自己和家庭都带来压力,甚至引发社会问题。

  用父爱主义的眼光看,他们都还是孩子,顶多也就是“年轻人”。其实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是成年人,成年人应该考虑自己行为的后果,应该在你承担能力范围内借贷和消费,不要超过父母对你的支出承诺和自己的收入能力。

  你还可以说,他们还小,会冲动,不理性。其实,从小到大,我们都希望自己得到大人一样的对待,而不是小孩。我们一直在努力像“成年人”被重视、承担责任。我想这是多数大学生希望做到的。

  我们迟早要学会处理这样的问题,处理自己的经济行为、打理自己的消费和生活,不在大学的时候学会,就要在大学毕业后学会,总要面临这个问题。在大学里的学习成本可能还会小一些。在历史的纵轴上回溯几十年,大部分年轻人在这个年龄都开始承担整个家庭的生活,甚至在社会事件中担任主角了。

  我并不鼓励(也不反对)大学生借贷消费,但希望他们在借贷行为中逐渐建立独立的信用人格,学习怎样应对自己的财务问题,应对“欲望”和能力之间的平衡。

  如前所说,在小微金融领域,大学生市场是进入门槛比较低的。这大概是很多新的互联网金融机构进入校园市场的原因。最近听到不少p2p机构、电商等机构纷纷表示要进入校园。

  如果竞争真的达到白热化的成都,不排除有部分机构搞诱导大学生进行非理性借贷行为,比如过度宣传、不提示风险等等。

  所以,这些机构应该做到信息透明,有充分的风险提示,在业务开发中不做诱导行为。

  当然,我们大学生掌握的数学技能,可以充分满足计算借贷成本、理解违约风险。当你想借钱的时候,好好想想,仔细算算,不要玩大了,也不要被玩坏了。

  (本文作者介绍:)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信贷大学生利息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柳传志:想过得富有光鲜就要知道为啥穷 老艾侃股:三大利空不足惧 有底不抄白不抄 阿里日本大股东转向印度市场 谁说中国劳动力不足了? 诺奖得主为啥成马云脑残粉? 假如奶茶恋在美国会怎样 国家征收耕地应遵循宪法原则 你错过了在股市捡钱的机会吗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汽油标号高为什么质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