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李光斗
基于李光耀与中国大陆与台湾历届领导人的良好关系,让李光耀在获得两者之间信任的同时,也成为了两者之间的传话人。新加坡也成为了大陆和台湾进行两岸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
“习马会”是海峡两岸最高领导人1949年以后的首次相见,可见面地点为什么选在新加坡呢?
新加坡是个面积只有700平方公里的小岛国,但在中国海峡两岸的交往中却起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
蒋经国在逝世前的1987年,做出了一个顺应历史潮流和民心的决策:开放台湾老兵回乡探亲。在这之前,海峡两岸在公开场合没有过任何官方交流,即使外交官在国际场合见面,大家都视对方为空气。为改变这种老死不相往来的僵局,当时的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向海峡两岸提议,举行一场亚洲大学生辩论会,让海峡两岸的大学生在国际场合公开辩论,从而创造两岸交流的机会。这就是新加坡亚洲大专辩论会的由来。
李光耀对于这一海峡两岸的平台作用非常重视,亚洲大专辩论会大决赛的辩题是《儒家思想能否抵御西方歪风?》。而“儒家思想可以抵御西方歪风”正是李光耀接受美国时代周刊记者采访时所言。一番狮城舌战,复旦[微博]大学代表队摘得桂冠。当时笔者正在复旦大学新闻系读四年级,有幸躬逢其盛,作为复旦大学的辩论代表中的一员,在为时15天的辩论赛中与队友们一道为中国大学生赢得了亚洲大专辩论赛的冠军,见证了两岸大学生在国际场合公开交往、交流的历史。而复旦大学辩论队的主教练就是当时年仅33岁、后来入主中枢的国际政治系副教授王沪宁。海峡两岸在国际场合沟通交流的“新加坡模式”由此开启。
1992年,海峡两岸领导人决定开启高层直接会谈后,就选择在哪里会面产生了分歧。台湾要求选择一个第三方平台。首先想到的是香港,但台湾方面认为1997年香港回归后有诸多不便;又想到了东京,但显然东京更不合适。双方就会面地点选择在哪里陷入了僵局。后来双方达成共识,沿用亚洲大专辩论会大陆和台湾第一次在国际场合公开交流的“新加坡模式”。于是就有了后来在新加坡第一次举行的“汪辜会谈”。
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沟通交流,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功不可没。李光耀祖籍广东,身上有很多儒家文化的烙印。李光耀甚至把儒家文化融入了自己的治国理念当中。
李光耀1976年首次访华,与当时健康状况不佳的毛泽东进行过一次简短的交谈,在其后续的访华中,他不仅意识到了邓小平将成为中国新的一代领导人,而且也比其他国家都更早地预见到了中国的崛起。李光耀自1976年首次访华到2015年的39年间,一共访华33此,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从毛泽东到习近平,李光耀会见过五代中国领导人,并且与他们都保持着很好的关系。1978年邓小平访问新加坡,在一次晚宴上李光耀对邓小平说:“我在想,如果你出生在新加坡而我出生在中国会怎样?我敢肯定你将是新加坡的领导人。但是如果我在中国,我很可能走到半路就被人推开了,我能走到一半就不错了。”李光耀在访问中国时曾说:“中国的开放政策给我印象最深当数邓小平的果断坚决和不遗余力。”
李光耀看好中国大陆的发展潜力,中国大陆也推崇新加坡在国家治理上取得的成功。1992年,邓小平在深圳南巡时做了著名的讲话:“出国去看看,并且要向各国学习。特别是向新加坡学习。他们有良好的社会纪律和良好的社会秩序,我们应当向他们借鉴,并且比他们管得更好。”从那时起,中国每年都会派不少公务员到新加坡学习,并且一直延续到现在。
新加坡在大陆与台湾的关系中维持了一种巧妙的平衡。李光耀与台湾领导人的关系也非常亲密。李光耀访台25次,台湾历任领导人他都见过。其中李光耀和蒋经国的关系尤为密切。
1973年李光耀带着女儿首次访台。李光耀和女儿流利的国语再加上对中国文化的喜爱,让这对父女看上去很像一对中国人,这让蒋经国对李光耀产生了好感,再加上他们之间的沟通不用任何翻译,就更是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在1973年到1990年间,李光耀每年都会访台1—2次。这期间,也留下了不少感人的故事。
在一次赴台访问中,李光耀提岀想去阿里山一游。考虑到李光耀喜欢吃西餐,蒋经国又让人找来了台北圆山饭店最好的厨师带着刀叉厨具坐着小火车赶到阿里山李光耀下榻的宾馆为李光耀解决三餐问题。1986年的一个秋天,李光耀访台,当时蒋经国的身体非常不好,受糖尿病的影响,蒋经国的双脚走路有些困难。尽管如此,当李光耀在下了飞机走进接待室后,人们看到蒋经国拖着蹒跚的步伐走过去热烈迎接。后来蒋经国去世,李光耀率领全体阁员穿上黑西装、打上黑领带赴台悼念。
基于李光耀与中国大陆与台湾历届领导人的良好关系,让李光耀在获得两者之间信任的同时,也成为了两者之间的传话人。新加坡也成为了大陆和台湾进行两岸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当年的“汪辜会谈”签署了有关两岸通信和商贸往来等4项协议,这4项协议让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如今“习马会”又沿袭“新加坡模式”举行,大陆面临新的经济形势,台湾即将迎来大选,风云际会之际的“习马会”将被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品牌第一人、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著名品牌战略专家、品牌竞争力学派创始人、华盛智业•李光斗品牌营销机构创始人。)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闁哄倻澧楀顔炬媰閿斾勘浠涢柨娑欑煯閹广垺鎷呴弴鐔告毆閻犳劕缍婇。鈺伱圭€n亜鍏婄紒浣靛妺缁变即宕ㄥΟ鑲╂惣妤犵偛鐏濋幉锟犳儍閸℃洝绀嬮悹鍥х墦閻涖儵鏁嶅畝鍐惧殲闁告洖銇樼粭鍌濄亹閹垮嫮纾�闁绘劗鎳撻崵顔芥交濞戞ê寮抽悹鍥烽檮閸庯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