闂備礁鎲$敮鎺懳涢弮鍫燁棅闁冲搫鎳庣粈鍡涙煛婢跺ǹ浠掔紒銊﹀▕閺屾稑螖鐎n偄顏�

程序公正才有可持续的正义

2013年10月30日 13:44  作者:宋文洲  (2)+1 我有话说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宋文洲[微博]

  执法部门的目的不是追求正义的结果,而是法律的正确执行,只有重视过程和细节,才能实现执法的严密。不管媒体有多大的影响力,只要违法犯法,都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如果执法部门的执法过程不合法,那么法律本身的尊严以及警察本身的信誉就会受到损伤,这是全体警察的损失,国家的损失,中国国民的损失。

警方在执法过程中,缺乏应有的透明和程序,甚至是否开了企业的车都说不清楚,这给媒体和社会造成混乱,形成一个不该成为事件的“事件”。  警方在执法过程中,缺乏应有的透明和程序,甚至是否开了企业的车都说不清楚,这给媒体和社会造成混乱,形成一个不该成为事件的“事件”。

  昨晚三一重工上了CCTV新闻联播,感觉长沙警察抓新快报记者的事已闹大到要“适可而止”的地步了。前日,我就着此事写了篇《说好的节操呢?》,阅读量和评论量都很大,评论见仁见智,观点各异。

  我不知道陈永洲对中联重工的报道中有多少谎言有多少真实,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没有亲自采访取证,其自己承认收钱发表别人准备好的稿件,更是违背了职业道德,甚至构成犯罪。我也不知道长沙警方取得了何种证据,通过何种程序逮捕陈永洲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警方在执法过程中,缺乏应有的透明和程序,甚至是否开了企业的车都说不清楚,这给媒体和社会造成混乱,形成一个不该成为事件的“事件”。

  此事件似乎打翻了媒界魔瓶,微博上各路名记相互揭短吐槽,故事情节一个比一个惊悚。不过,国内媒体收钱写文章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无所不在、无坚不摧的水军、五毛,更构成了中国网络的基础要素。即使没有商业目的,也有很多网民们为了证明自己知道更多或更接近正义,而随意制造出很多“事实”来。人们都喜欢用正义伪装自己,保护自己。

  我也见过很多确实有正义感的记者,他们年轻有为,代表中国未来。几年前,我在法庭上战胜了一家著名国际银行,赢得全部赔偿。那时有个女记者前来采访,顺便和我谈起了另一件企业侵占农民侵权的事件,当她谈到农民们艰难的处境以及如何央求她报道事实真相时,她眼里含满了泪花。

  我和那位女记者只有一面之缘,但此后很难忘记她当时的表情。和这位记者一样,身怀正义,只想尽到媒体人的一份义务的人是多数,我们必须承认这是主流。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媒体质量,并不比整日被媒体批判的中国企业高到什么地方去,说的狠一点,的确有败类为利益驱使而罔顾事实,在往自己的产品(稿件)掺毒、造假。

  警察是人民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维护者,其职业信念崇高而伟大。社会是一个大染缸,这里不可能有一个唯此清高的角落,中国的警察也是如此。我在北京街上经常看到警车不遵守交通规则,或者警察对不守交通规则的行人和车辆视而不见的情况。尽管是些小事儿,但能看出中国警察的执法素质,他们应该都有自己的一份正义感,但是他们很多人忽视了一个现代法律社会的最重要的规则:执法部门的目的不是追求正义的结果,而是法律的正确执行,只有重视过程和细节,才能实现执法的严密。

  不管媒体有多大的影响力,只要违法犯法,都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如果执法部门的执法过程不合法,那么法律本身的尊严以及警察本身的信誉就会受到不应有的损伤,这是全体警察的损失,国家的损失,中国国民的损失。即便警方掌握的事实清楚,但也绝对不能因为急于伸张正义而不顾过程,不管细节。这是官本位的恶习,自身违法不说,从更大的结果还会阻碍法治社会的进程。

  同样,我们不能保证每个记者的文章都像法律条文那么严密,在这个思想多元化的时代里,不同的视角导致采访重点不同,报道对读者的诱导不同,这也无可厚非。因为有多样化的意见和诱导,读者自然地会提升判断能力,不被一家两家媒体忽悠。但是,有一点必须遵守,那就是采访和撰稿过程必须合法的。

  以陈永洲名义发表的报道里的内容也许是真事,但这丝毫不能成为他辩护的依据。在我担任顾问的一个中国知名企业,隔三差五就会接到一些来路不明的记者打来电话,其中不乏知名媒体,他们要么声称挖到了企业的丑闻,要么写一篇观点偏颇的稿子,示意通过合作(支付费用),他们可以不发表。这完全是违反职业操守的行为,估计不少知名企业都遇到过。

  最困惑的是那些似乎在真的为正义而战,但其本身又在违法的记者。一个企业家曾向我诉苦,说有记者为了挖料翻墙进入工厂偷偷拍照。我告诉他私自闯入私地,这和盗贼一样,应该马上报案。可是,这个记者虽然被送到警察那里,却没有受到任何法律惩罚就放走了,警察不想得罪记者,而记者也没有想窃取财物,他是在为正义而挺而走险的。但是,这个记者确确实实在违反中国法律。我想这个记者现在或许还在为自己满怀正义地跳墙而自豪吧,这是一件明显地缺乏法律意识而应该受到法律惩罚的行为。

  无论是媒体还是警方,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虽胸无大恶,但中国整体的守法执法程度还不高。每一个中国人必须正视包括自己在内的法律素质,中国才能缓慢地走向真正好的法治社会。只要我们自己不反思,只要我们习惯于用自己的正义去批评别人,那中国永远不是法治社会,起码不是现代概念的法治社会。

  好吧,我说多了,请原谅我自恃正义的说教口吻吧,我保证我也会自我反思。

  (本文作者介绍:第一个在日本创业上市中国企业家。日本软脑集团创始人。)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陈永洲中联重科媒体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婵犵數鍋涘Λ搴ㄥ垂閼测晜宕查悗锝庡枛閻鏌熸潏鍓хシ闁逞屽墮閸熶即骞忛悩璇茬妞ゆ洖鎳庨弲锟�

闂備礁鎲¢悷锕傚垂閻㈢數鍗氶柨鐕傛嫹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