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出现问题,企业该不该承认?

2016年12月22日10:06    作者:野村综研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机构 野村综研 作者 辜朝明(野村综合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

  企业主管们不会积极向外界披露企业的财务问题,这是一种正确且负责任的行为。因为这些企业大体上都不存在结构性缺陷,假以时日,它们有能力利用自身盈利来清偿债务。相应的,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也会赞同这样的选择。

乐视控股CEO贾跃亭日前公开承认乐视面临资金链紧张的问题,引起广泛争议乐视控股CEO贾跃亭日前公开承认乐视面临资金链紧张的问题,引起广泛争议

  当一家企业的负债超过其资产时,从技术上来说就意味着破产。但是在日本所发生的却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破产。

  一般企业破产的标准过程如下:譬如一家汽车或者照相机制造厂发现自己的产品不再像以前那样畅销,虽然它加大了产品销售力度却依然毫无起色。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的资产日趋减少,最终整个企业的资产净值沦为负值。这种企业的失败属于无可救药,因为它的产品已经被市场淘汰。

  但是从1990年起在日本发生的情况却没有遵循以上的规律。在绝大多数时期,日本以全球最大的贸易顺差国夸耀于世,这意味着世界各地的消费者仍然对日本产品充满需求,同时日本企业也依旧拥有优秀的技术和开发热门产品的能力。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日本与美国之间频繁的贸易摩擦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日本产品的优良品质,以及市场对其旺盛的需求。

  也就是说,产品开发与营销以及技术这两大核心部门运转正常,盈利状况良好,企业仍然在不断地创造利润。但是即便如此,许多这样的日本企业照样因为国内资产价格暴跌在它们的资产负债表上出现的大窟窿而身陷净负资产的困境。成千上万的日本企业都属于这种情况。

  不管是日本人、美国人、德国人,还是中国人,一个状态良好、正在盈利,但同时又正在为资产负债表所深深困扰的企业管理者毋庸置疑都会做出同一个选择:他将毫不犹豫地立即将企业盈利用于偿还债务。换言之,以负债最小化,而非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运营战略的首要目标。只要企业还在盈利,它就有能力偿还债务。因为资产价格不会变为负值,所以一家企业只要持续减少负债,那么它的债务迟早总会偿清。这时的企业就会如经济学教科书上所讲述的那样,重新将实现利润最大化作为其追求的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总是以光鲜亮丽的面貌应对外部媒体和分析人士,极力宣扬它们一片光明的盈利前景,以便将外界注意力从资产负债表上转移开,与此同时这些企业却在不动声色、全力以赴地偿还债务。企业的主管们只能如此行事,因为企业资产负债表的问题一旦曝光,必然会对企业的信誉造成严重打击。假如一家企业被媒体披露在技术上已经破产,那么第二天这家企业就会人仰马翻,银行自然会切断它的资金链,供应商也将拒绝赊账而要求以现金结算,从而导致这家企业的生存变得岌岌可危。因此,不动声色地偿还债务对于企业来说必不可少。

  日本企业因为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比它们的欧美同行借了更多的债务来扩大经营,所以清偿债务对它们来说显得更加迫切。日本企业之所以负债累累是因为它们拥有较高的成长率,并且在经济泡沫破灭之前,这些企业通过借贷购买的资产价格都在一路攀升。然而,任何一个高负债企业的经营者,在经济形势即将走坏或者资产价格暴跌的苗头刚刚出现时,理所当然地会加速偿债。这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企业主管们不会积极向外界披露企业的财务问题,这是一种正确且负责任的行为。因为这些企业大体上都不存在结构性缺陷,假以时日,它们有能力利用自身盈利来清偿债务。相应的,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也会赞同这样的选择,因为这是一个“时间”可以解决的问题,直接宣布企业破产只会让所有人都损失惨重。

  比如,股东们显然不希望他们手中的股票成为一堆废纸,而企业债权人也同样不希望他们的资产变成坏账。只要企业能够保持盈利,那些不属于诸如技术落后、管理不力之类结构性缺陷的问题最终都会得到解决。总而言之,这就是大多数日本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偿还债务时的基本状况。

  经济泡沫的破灭摧毁了1500万亿日元的财富

  如此众多的企业同时开始转向偿债,说明经济泡沫的破灭导致了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大范围受损。1990年地产与股票价格的下跌给日本带来的财富损失,仅这两类资产就造成了令人难以置信的1500万亿日元的损失,这个数字相当于日本全部个人金融资产的总和。这个数字还相当于日本三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总和,也就是说资产价格的暴跌抵消了日本三年间的国内生产总值。就我所知,在和平时期,从来没有哪个国家曾经遭受过规模如此巨大的经济损失。

  日本并非唯一一个在和平时期遭受巨额财富损失的国家。早在1929年开始的美国大萧条期间,股票与其他资产价格的暴跌迫使私营企业同时开始忙于偿还债务。时隔多年之后,对于经济规模更大的日本来说,这场昔日的灾难有着可怕的暗示意义(这一点将在本书第三章进行更加详细的探讨)。当年的美国人同样是在股票价格飙升至高峰时通过大举借贷购买了从股票到家庭耐用消费品的各种资产。

  但是在1929年10月股票和其他资产价格开始暴跌之后,留给美国人的就只剩下了债务。每个人都急于减少自身的巨额负债,这就进而引发了市场总需求的急速萎缩。在随后的仅仅四年内,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NP)下降至1929年巅峰期的一半。失业率在大城市超过50%,在全国范围内也高达25%。股价跌至最高时的1/8。尽管如此,据测算,在这场经济悲剧中损失的国民财富总金额也只相当于美国1929年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这就更加折射出日本因平成泡沫破灭所遭受创伤的严重性。

  借贷不足导致经济陷入颓势

  当全国范围的资产价格下挫抵消了资产价值,造成债务遗留时,私营企业就会一起转向债务偿还,最终导致在整体经济中出现经济学家所谓的“合成谬误”(Fallacy of Composition)现象。合成谬误是指对个人(或者个别企业)有利的行为,在所有人(或所有企业)都实行时反而会造成不利后果。日本经济在过去15年中就经常遭遇这种谬误。

  在一个国家的经济生活中,银行和证券机构作为纽带将个人储蓄与贷款企业联系起来。举例来说,一个人有1000日元的收入,他把其中的900日元用来消费,将剩下的100日元存进银行账户。他所花费的这900日元又成为其他人的收入,并且如此不断地在经济生活中循环下去。而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账户中的100日元则最终被借给了一家寻求资金的企业。最初的1000日元就以这样的形式转移到了其他人的手中。每一笔这样的1000日元收入都转化成了1000日元(900日元+100日元)的支出,从而保证了经济的持续运行。

  接着上面的例子,假如没有企业打算借用此人账户中的100日元,或者只打算借用其中的80日元,那么银行就会调低贷款利率以吸引更多的借贷。低利率将促使原本在高利率时对于借贷态度谨慎的企业将剩余的20日元也全部借走,如此一来,全部的1000日元(900日元+100日元)最终转移到了他人手中,经济运行得以保持正常状态。反过来,如果借贷方数量过多,对资金的竞争就会促使银行相应调高贷款利率,排除某些具有潜在借贷意愿的企业,直到100日元全部被借出。这就是经济运行的正常机制。

  但是在日本,即使当贷款利率为零时也照样没有愿意借贷的企业。这不足为奇,因为一个债务沉重的企业不会因为贷款成本降低就继续借贷。现实是,尽管利率几乎为零,日本企业仍然在以每年数十万亿日元的速度偿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假设存在银行里的那100日元存款既无法借出,也不会被花费,最终因为银行殚精竭虑也找不到借贷方,这100日元只能作为银行储备滞留下来。结果是最初的1000日元中只有900日元转化成了另一个人的收入。

  现在继续假设下一个人同样也是消费了其收入的90%——也就是810日元,而将其余的10%——也就是90日元转化成了储蓄。同样的,这810日元又会成为其他人的收入,而另外90日元则因为无人借贷而沉淀在了银行中。这个过程不断重复,于是最初的1000日元收入持续递减为900日元,810日元,729日元……并且这样不断递减下去,结果最终将经济一步一步引向恶性循环通货紧缩(Deflationary Spiral,也译作紧缩的螺旋式上升)。这样的经济低迷进一步挤压资产价值,加剧了企业偿债的紧迫感。虽然对于单个企业来说,偿债是正确且负责任的行为,但是当所有企业都开始同时采取这样的行动时,就会造成严重的合成谬误。这种最令人恐慌的局面就是所谓的资产负债表衰退(Balance Sheet Recession),这时企业的目的不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负债最小化。

  当无人借贷,所有企业都无视零利率,而忙于偿债时,将个人储蓄转化为企业投资的最根本的经济机制也随之失去作用。70多年前,当美国大萧条导致国民生产总值在四年中下滑46%时,这种现象就曾经出现过。

  需要顺带指出的是,上述例子只考虑了个人储蓄。在现实中,总需求的缩小额度等于个人净储蓄额和企业债务净偿付额的总和。这部分资金将滞留在银行系统内部,只要借贷不足的情况继续存在,就会不断积累下去,再也无法流入经济生活中。

  (摘自《大衰退:宏观经济学的圣杯》,东方出版社,2016年12月第二版)

  (本文作者介绍:世界最大的集智库、咨询、和系统集成业务为一体的上市公司,也是日本最大的智囊机构。)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贾跃亭 乐视 辜朝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