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险未来能怎么买?

2016年11月01日10:32    作者:彭琳  (0)+1

  文/新浪财经香港站站长 彭琳

  不少人觉得,内地居民到香港买保险每个人仅几万元,一年总量仅数百亿,银联这次连这点小钱也要卡住,难免不近人情,但考虑到中国内地居民人口和市场的巨大,未来聚沙成塔,积小流成江海,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香港保险未来能怎么买?香港保险未来能怎么买?

  随着上周五银联突然深夜叫停银联刷卡购买储蓄、投资类保险,当前内地投资者人民币资金海外配置最热门、最主要的一条渠道戛然告终。

  与不少内地投资者的震惊程度相比,香港保险业内人士却并不感到太意外。自从今年初银联突然将刷卡买保险每次限额定在5000美元(参看笔者此前专栏“银联为何限制你到香港买保险”),大多数从业者已经意识到迟早将有“关闸”的一天。“客户买大额保险,由秘书助理盯着拿着几张卡在银联机从早到晚刷一整天,怎么可能不引起监管关注?”,担任保险经纪人两年多,见证了这一波疯狂“香港保险热”的H坦言,“我们只是觉得,这一下卡得太严了。”

  “最受伤”是购买重疾、储蓄险的中产

  尽管众所周知,银联这一次“规范”银联卡境外购买保险,针对的是资本项目下的人民币资金外流,也就是“投资性质”的保险。然而,在这次“规范”中受到冲击最大的,却并不是利用大额保单来境外套现,实现资金出境的“土豪”们。

  “这次最意外的,是重大疾病类保险也不能刷银联卡了”,不少经纪都一致对新浪财经这样表示。对于大多数来港购买保险的普通内地人来说,保障范围比内地保险大得多,保费较低,针对癌症等容易复发恶性疾病可以多次理赔的重大疾病保险,是他们首先考虑的对象。据了解,香港保险公司主流的重疾险往往属于储蓄型保单,但由于重疾类保险年期极长,实际的流动性极低(中途退保便失去疾病保障),一般并不被当做一项投资。

  至于投资保值色彩更为强烈的储蓄保障一类的保险,则是本次政策的主要打击目标。据悉,某主流大型保险公司近年来内地新业务中,一种储蓄保障类保险明星产品就占近一半,而购买这类保险的内地客户主要目的,大多是出于自己养老和子女教育基金作出的低风险储蓄。

  对于真正身家过亿的“土豪”,业内人士表示他们大多已经拥有境外的账户,或是有境内银行帮他们提供的离岸账户,保险类产品更不过是他们海外投资中的九牛一毛。这些人此前选择“银联”刷卡,无非是看中其费率最为划算,如果运用银行转账要涉及相关手续费,同时大多数也有最低存款限制。

  继续买香港保险的五种方式

  政策出来的数日之间,主要的香港保险公司已经纷纷向其员工清晰解释了目前可以选择的几类缴费方式及它们各自的限制。据笔者了解,大多数保险公司接受以下五种方式支付。

  1、 VISA/MASTER等国际信用卡。VISA和MASTER是大多数保险公司目前最为推荐的方式,缴费金额暂无上限,而且50万美元以内也不收取手续费,50万美元以上则要收取约1.5%的手续费。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则有2%的手续费。最大的遗憾大概是多数人信用卡并没有太大的刷卡限额——当然也可以通过多刷几张信用卡来解决。

  2、 现金。这种看似最简单的方法,事实上并不太具有可行性。因为反洗钱等规定的限制,香港对现金缴费有重重限制,主流的保险公司单次现金缴费上限仅在8000-10000美元左右。大家千万不要以为大笔现金出了境就可以随便买保险。

  3、 银联卡。对于储蓄、投资包括重疾类保险的银联卡支付均已经叫停,唯一仍可购买的是消费型保险,也就是旅游保险、无储蓄性质的医疗保险等,而且上限为每卡每次5000美元。

  4、 香港户口支票及记名本票。这是既无手续费也没有任何限额的缴费方式,最大的难关在于要能在香港银行成功开户。在反洗钱措施的压力下,内地人在港开户已经越来越艰难。

  5、 不记名本票。这种支付方式与上面一种的区别在于不限制收款人。不记名本票支付上限为6万美元,同时开具本票也要支付一定手续费。

  资金外流严防死守到何时?

  对于人民币资金外流的警惕,去年到今年初已经让不少有境外业务的企业吃了苦头。年头香港市场上曾有一则奇闻——国有企业国信证券香港子公司的点心债竟爆出二十年来罕见的“技术性违约”,究其原因其实是境内母公司向境外注资不易,资金没有及时汇到子公司账上,令子公司净资产短时间内达不到债券担保人的要求。虽然随后资金终于到账,并没有发生真实违约,但内地企业资金出境之难可见一斑。

  随着居民到香港购买投资品、保险越来越多,这一股每个人仅几万元,一年总量仅数百亿的资金流动也引起了监管关注。不少人觉得银联这次连这点小钱也要卡住,难免不近人情,然而如果考虑到中国内地居民人口和市场的巨大,未来聚沙成塔,积小流而成江海,并不是不可能的事。另一方面,与数额有限的资金流动相比,一波一波的内地人涌向香港排长龙买保险的“景观”,不断加剧着人民币“贬值”的心理压力。

  尽管大多内地居民,尤其跑来买香港保险的人们都认为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是漫漫长路,但事实上这个趋势很可能正走到微妙的节点上,很可能出现逆转。美元过去两年以来的升值主要基础是加息预期,以其国内经济的形势来看并不非常乐观,近日大选剧情不断反转,再添浓重阴影,不少分析人士都提出在市场消化了12月美国加息后,美元或许失去上升的动力——这意味着这两年来对美元普遍贬值的过百种货币,有很大机会短期“见底”。

  无论是从中美两国的经济增长情况,还是国际贸易地位来看,长期而言人民币并没有持续贬值的基础,这其实已是各方的共识。然而,要扭转过去两年市场上已经成型的人民币“贬值预期”并不是那么容易,一旦美元指数走跌,人民币汇率却没有应声走强,贬值预期反而会遭到进一步强化。

  因此,在这样一个节点上,对于监管机构而言,未来如何引导外界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既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又要避免汇率的大幅波动,既要防止资金大幅外流,又要允许合理的海外资产配置,的确是一项需要高超技巧和艺术的工作。

  (本文作者介绍:北大毕业后赴港留学,任职多年,贴身体验国际金融中心枯荣动荡。)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保险 香港 内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20万新三板投资者必关注:刘士余亲自站台意味着啥?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