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债务决策渐进

2016年08月16日07:43    作者:Project Syndicate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机构专栏 Project Syndicate 作者 肯尼斯?罗格夫(Kenneth Rogoff) IMF前首席经济学家,哈佛大学经济学和公共政策教授。

  美国政府应该通过发行长期债券锁定今天的极低借贷成本吗?这是个困难的决定,但在总体债务水平已经很高的情况下(更不用说入不敷出的退休基金和医疗保险负债了,这两者都有可能继续增加),时机已经到来。

美国债务决策渐进美国债务决策渐进

  美国政府应该通过发行长期债券锁定今天的极低借贷成本吗?这是个困难的决定,但在总体债务水平已经很高的情况下(更不用说入不敷出的退休基金和医疗保险负债了,这两者都有可能继续增加),时机已经到来。

  到目前为止,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联手压缩了长期政府债务,目的是降低私人部门的利率。事实上,眼下美国债务平均久期(并入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不到三年,远低于大部分欧洲国家,即使后者自身央行采取了大规模量化宽松操作。

  借贷向短期倾斜,试图以此刺激经济,这一策略到目前为止是有效果的。30年期美国国债利率大约比一年期债务高200个基点,短期借贷也有利于节约政府资金。

  但政府不应该向银行或对冲基金那样操作,用短期债务为长期项目融资。美国政府净债务已经高达国民收入的82%,利率迅速提高所带来的财政成本可能非常巨大。

  没人认为这样的转变可能或即将发生,但其概率并不像某些人愿意相信的那样渺茫。首先,利率可能因为战争或其他灾难性事件激增。比较平稳但可能性更大的是美联储有一天找到办法推高通胀预期,和大部分发达经济体一样,美国的通胀预期始终顽固地在低位徘徊。如果通胀预期真的开始上升,将推高利率。

  借贷利率的上升还可能来自自我造成的伤害。比如,设想美国选民选择了一位无法预测又没有能力的商人做总统,他认为破产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或者,不难想象可能出现一连串高度民粹主义的领导人,他们采信江湖骗子的观点——政府债务根本不重要,绝不应该成为公共支出最大化的障碍。

  不幸的是,如果美国果真面临利率的突然正常化,那么可能需要大规模税收和支出调整。而总负担——包括失业——几乎肯定将主要落在穷人头上,而相信债务是免费午餐的民粹主义者心安理得地忽视这一事实。

  提醒诸位,延长借贷期限并不意味着更少借贷。大部分经济学家都同意,如果将赤字用于支付必要的基础设施和教育改善,或者强化国内实体和网络安全,那么增加赤字是有意义的。美国可以开动大量划算的项目,而真实(经通胀调整的)利率很低(尽管以合理的指标衡量,真实利率可能比官方数字高得多,这主要是因为政府无法合理计算新产品的好处,这导致它高估通胀)。但愿下一任总统能够成立一个具备很高独立性和技术官僚性质的基础设施任务小组,以帮助管理项目方案。脱欧前的英国政府就是这么做的。

  美国掌握着全球储备货币,拥有接待空间;尽管如此,它也应该明智地安排借贷结构。几年前,美联储花样百出拉低长期借贷成本仍有其意义。量化宽松通过将长期债券吸出市场有效地缩短了振幅债务期限。如今,随着经济的正常化,这些创造性政策效果大不如前。

  因此,美国财政部是时候考虑比近几年来更长期限的借贷了。如今,美国政府发行的最长期限债务是30年期国债。但西班牙成功地以非常低的利率发行了50年期债务,而爱尔兰、比利时甚至墨西哥都发行了100年期债务。诚然,不能保证未来利率不会进一步降低,但要点是保证风险更小的未来利息流。

  许多左倾辩论家拿出日本的例子——日本债务目前大约为GDP的140%——来论证大幅增加债务是一个好主意,丝毫不顾日本萎靡的增长纪录。言下之意是没有必要担心债务,更不用说其期限结构了。事实上,日本决策者和经济学家都非常担心,并且不推荐其他国家效仿日本的债务状况。

  诚然,欧洲的情况非常不同,它的失业率要高得多,冒着未来债务维持成本增加的风险继续采取刺激的理由也充分得多。但美国经济现在正在经历扎实的复苏,最佳方针也许是更快实现债务政策正常化,而不是认定外国贷款人不管美国政治方向如何始终会保持耐心。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16.

  www.project-syndicate.org

  (本文作者介绍:报业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被称为“世界上最具智慧的专栏”,作者来自全球顶级经济学者、诺奖得主、政界领袖,主题包括全球政治、经济、科学与文化塑造者的观点,为全球读者提供来自全球最高端的原创文章、最具深度的评论,为解读“变动中的世界”提供帮助。)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美国 债券 借贷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20万新三板投资者必关注:刘士余亲自站台意味着啥?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