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赵雪
《21世纪的资本》触及了“美国梦”的现实痛处,而这正是美国朝野在过去二十年辩论不休的话题。当代美国人致富,是依靠努力工作、奋斗不息,还是源于继承前辈财富,而非亲手创造?本书中详实的数据、但相对简单的分析,给正反两方都补充了充足的弹药。
《21世纪的资本》是过去几个月美国最畅销的书籍。作者法国经济学家皮克迪(Thomas Piketty)也因此声名鹊起,以至于媒体专门创造了“皮克迪狂热(Pikettymania)”一词。读者的反应则极度两级化,有人爱至深,也有人恨极切。
然而,在笔者看来,我等普罗大众完全没有必要花费太多时间来研读这本700页的大作,除非是专门从事相关方向研究的学者。
一本学术书籍值得花时间研读,至少需要满足下面三个条件。其一,发现了前所未知的现象。其二,阐述了与众不同的观点。其三,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对非专业人士而言,最后一点往往更为重要。而《21世纪的资本》恰恰是在这一点上缺乏足够的贡献。
皮克迪这本书的主要结论可以概括成三点:
一、从长期来看,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的贫富差距在不断增大;
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资本的投资回报率倾向于超过经济增长速度,因此贫富差距扩大是资本主义的必然结果;
三、需要对富人征收更高的税收(最高80%)来保护民主社会,否则拼爹的“遗产型资本主义(capitalismepatrimonial) ”将是下一阶段。
坦率的讲,这些并不算很新颖的观点。
首先,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已经是大众切实感受到的事实。仅以美国过去二十年的经验为例,第五大道上奢侈品店的持续红火,对比数千万国民尚没有基本的医疗保险、食品券的发放屡创新高,收入日益不均并非新鲜话题。美国有识之士也曾一再呼吁正视这一挑战。斯蒂格利茨在2012年曾出版专著,讲述不平等对社会和经济的巨大威胁。
其次,从马克思开始,资本主义制度难以长久持续一直是争议不断的话题。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们曾提出过许多侧重点不同的理论。不仅如此,本书中的数据和分析方法还有进一步修正的空间。《金融时报》对数据的质疑,法国一些经济学家对房产投资在分析中所带来的误导,都在技术层面挑战本书的结论。
最后,即使撇开上述争议不谈,假设贫富差距还会持续扩大,本书提出的解决方案远非完美。2011年法国总统大选后,为兑现竞选承诺,新政府将最高边际收入税率调高至75%。而现在,总统奥朗德反而在谈及减税的可能性,而非进一步加税。还有其他很多相关的现实问题需要回答。
80%的的税率会不会抑制企业家精神、滋生静待大锅饭的思想?在全球化的时代,会不会使得有能力、有创意的人才移居到别国?如果你熟悉美国国会最近几年的议案,加税的利弊已经在所有可以想到的层面进行过连篇累牍的辩论。如果抑制贫富差距扩大的方法如此简单,美国应该早就尝试过类似的变革。
相对于在法国的冷遇,为什么这本书在美国如此大行其事?笔者提出两种可能的假设,待日后验证。
一方面,该书触及了“美国梦”的现实痛处,而这正是美国朝野在过去二十年辩论不休的话题。当代美国人致富,是依靠努力工作、奋斗不息,还是源于继承前辈财富,而非亲手创造?本书中详实的数据、但相对简单的分析,给正反两方都补充了充足的弹药。
另一方面,现在正是政治上比较敏感的时点。年底的国会中期选举和两年后的总统大选已然不远,可以借本书的观点来测试选民的意见。对右翼保守派而言,正好放大本书的缺点和错误,让未来加税的逻辑不攻自破。对左翼自由派来说,借用本书强调美国贫富差距扩大的现状,为进一步对富人增税进行提前铺垫。
有鉴于此,或许本书对相关方向的专业人士颇有益处,但对于普通读者而言,本书能够提供的价值十分有限。站在实用的角度,理由并不复杂。不论贫富差距是否还会持续扩大、拼爹社会是否已经到来、“美国梦”是否已成幻影,诚实工作、累积知识、增加创造性,仍是普通人打通底层上升通道、对抗社会阶层固化的不二法宝。除此之外,别无良方。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不管是狮子还是羚羊,都不得不开始跑。
因此,对于普罗大众而言,面对洛阳纸贵的《21世纪的资本》,借用李国主的名言,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
(本文作者介绍:加拿大卡尔顿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加拿大某大型退休基金全球资产配置投资经理,原中金公司驻纽约经济学家。)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