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股登陆香港20年 年均涨不到2%

2013年07月30日 14:04  作者:彭琳  (0)+1

  文/新浪财经香港站站长 彭琳[微博]

  H股登陆香港20周年,整体涨幅仅43%,年均不到2%。除了在上市时刻意淡化“包袱”、夸大“故事”之外,国企的经营问题也令投资者怀有戒心。未来从内地来港的H股新秀,在企业的管治水平、财务的透明程度等各种方面,都将面对比前辈们更为严苛挑剔的环境。

1994年香港恒生国企指数正式设立(H股指数),至今升幅仅达43%,年均增长率还不到2%,不但远远跑输20年间中国年均10%的GDP增幅,甚至不如同期上升了超过180%的恒生指数。(路透社图片)  1994年香港恒生国企指数正式设立(H股指数),至今升幅仅达43%,年均增长率还不到2%,不但远远跑输20年间中国年均10%的GDP增幅,甚至不如同期上升了超过180%的恒生指数。(路透社图片)

  一肚子怨气的A股股民如果看看香港的H股股民,很可能大感安慰。

  20年前的1993年7月15日,首只H股青岛啤酒(00168-HK)登陆香港联交所。从那时开始至今年6月底,H股在香港总集资规模已超过1.5万亿港元,市值膨胀到占据整体香港股市20%以上,其中打头炮的青岛啤酒[微博]上市20年来股价飙升19倍。

  然而可惜的是,这样的战绩仅仅是零星个例。

  如果一笔钱放在股票中每年仅增长1%-2%,还要面对时不时大跌的危险,恐怕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直接存银行了。然而1994年香港恒生国企指数正式设立(H股指数),至今升幅仅达43%,年均增长率还不到2%,不但远远跑输20年间中国年均10%的GDP增幅,甚至不如同期上升了超过180%的恒生指数。与经济增长远远不如内地的英美相比,富时指数在过去20年里增长超过了100%,标普500指数则上涨了接近250%。

  从今年上半年就可看出,虽然A股上半年表现号称“熊冠全球”,跌幅近13%。但如果我们回头看看H股指数,同样是内地大企业,上半年下跌竟超过22%,大家心里恐怕好受多了。

  香港人习惯将跌破招股价称为“潜水”,H股中就有一支巨大的“潜水艇集团军”。最老资格“潜水艇”马鞍山钢铁(00323-HK)是与青岛啤酒同样首批登陆香港的H股,20年下来股价至今还低于招股价23%。知名度高的大型“潜水艇”还有中国远洋(01919-HK),2005年上市时招股价4.25港元,上市第一天就潜水10%,到今天依然不到3.4港元。但就是这只声名远播的“潜水艇”,6年前在内地A股上市时市盈率竟然被吹到高达98.67倍,无怪乎时至今日股价只剩下不到招股时的1/3。

  带着“中国经济腾飞”闪亮标签的H股,多年下来的表现却令不少股民跌破眼镜,大为痛心。不过其实在投资银行界人士眼中,H股一直就不被看好。过去20年来,赴港上市的许多大型央企、国企都是背着“包袱”上市,大量不良资产需要时间消化,母公司将上市部分资产修饰得极为漂亮,再加上保荐人的“整容”、“化妆”,保证个个都“看起来很美”。

  曾经手早期许多内地企业以海外注册公司在港上市,被誉为“红筹之父”的梁伯韬就坦言,体积庞大的国企上市都是“大生意”,投行为了争生意放松把关是常事,同时受利益驱使更会不断抬高上市的市盈率,往往在上市后不良资产和管治问题原形毕露,“最后是投资者输钱”。

  他近日更对媒体指出,这种情况近几年愈演愈烈,原因之一是大型国企越来越少,“现在国资委[微博]只剩下5、60家央企,每间大行都争取大型国企上市,竞争白热化,IPO可能有十几个账簿人(承销商)。”他表示,早期账簿人只有两三家,家家都很负责,后期的情况则可比喻为“一个和尚担水吃,十个和尚无水吃,十几个更加没得吃了”。

H股著名“潜水艇”中国远洋2005年在港上市当日,送给港交所一座货船模型作为礼物,谁知股价当日就跌去招股价10%,至今依然只有招股价80%。(路透社图片)  H股著名“潜水艇”中国远洋2005年在港上市当日,送给港交所一座货船模型作为礼物,谁知股价当日就跌去招股价10%,至今依然只有招股价80%。(路透社图片)

  因此,大多数投行界人士认为,H股股价不振其实是企业经营情况的忠实反映。除了在上市时刻意淡化“包袱”,夸大“故事”,定价过高之外,国企的管理层由政府指派,经营缺乏延续性,业务中不少配合政策的“任务”也是其慢慢令投资者怀有戒心的原因。

  显然,“敢于”在境外上市面对国际市场,并不说明企业水平一定过硬。当然,对于企业自身而言,通过IPO大幅改善企业管制,海外融资化解企业“包袱”,的确是H股上市的一大功勋。

  不过,H股尽管股价增长不理想,在香港依然有不少忠实粉丝。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与内地A股市场“习俗”不同,香港H股普遍有明确的分红派息制度,其中部分更是典型的高息股。例如上文提到的20年长期“潜水艇”马鞍山钢铁,除了去年巨亏不派息之外,过往分红比例一直很高,甚至一度超过50%,股息率曾高至8%。H股中钢铁、银行、能源等行业,股票往往都能进入“高息股”之列。

  根据近期统计,在股东持有实物股票比例最大的H股中,首六位都是内地银行股,前十个股票中有八家是内地银行。这些股东显然都不太留意股价,而是以收息为主要考虑的。以中国银行H股(01398-HK)为例,今年3月公布去年度每股派息同比增加13%至0.175港元,宣布派息前一交易日股价为3.47港元,以此计算股息率高达6.2%。

  香港资深股评人“陆叔”陈永陆是内地金融股大粉丝,长期持中国银行、工商银行(01398-HK)、建设银行(00939-HK)、招商银行(03968-HK)、交通银行(03328-HK)、中国人寿(02628-HK)等,对于股价长期无起色,“陆叔”认为在目前香港负利率时代,闲置的资金缺乏投资机遇,高息的金融股是不错选择。本地经济学家林本利博士也是个偏爱“闷股”的散户,他手中许多股票虽然股价升势普通,但股息10年来增至10倍,令他十分宽慰。

  无论如何,H股已经成为内地与香港融合的最显著体现。尽管许多H股表现让股民开心不起来,但20年来香港却已藉此成为海外资金投资内地的主要平台,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内地企业大举来港上市,香港根本无法被视为国际金融中心。

  在可见的未来,H股仍将继续在香港市场上扩大“势力范围”。中国证监会[微博]在去年底降低民企境外上市的门槛,对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取消了诸多限制,业界相信地方企业、民营企业即将成为H股市场关注焦点。一个多月前宣布考虑在港整体上市的阿里巴巴[微博]集团,连保荐人都未选定,已经三天两头占据香港媒体财经头条,牵动全港投资人的神经。

  20年过去,一众H股的市场表现清楚显示出投资者对这些企业的评价。随着内地经济步入改革攻坚阶段,中国高增长“神话”在投资者中已经不再流行。

  对于未来的H股新秀而言,仅仅有美丽的故事早已不够,在企业的管治水平、财务的透明程度、增长的可持续性等各种方面,他们都将面对比前辈们更为严苛挑剔的环境。然而与此同时,这一切也将更大程度地帮助赴港上市的企业改善治理,是香港股市回馈给它们更胜于丰厚上市融资的珍贵礼物。

  (本文作者介绍:北大毕业后赴港留学,任职多年,贴身体验国际金融中心枯荣动荡。)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香港H股上市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