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告别青春期

2016年03月29日11:28    作者:慧保天下  (0)+1

  文/新浪财经金融e观察(微信公众号:sinaeguancha)专栏作家 慧保天下

  2016年前两个月,产寿险冰火两重天,这说明事情正在起变化。产寿两件事现象背后其实都是一个问题,就是保险业发展到了一个转折点,新的发展理念已喷薄欲出,负债端管理正粉墨登场。

  2016年前两个月,成为保险业发展历史上的一段奇葩。一方面,人身险公司整体规模保费达到11847.29亿元,同比增速96.85%,吃了激素一般疯涨;另一方面,财产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499.23亿元,同比增速仅为9.91%,一个趾高气昂、一个忍辱负重,人身险和财产险是冰火两重天。

  是何道理?其实很简单,当下的行为都是对未来确定性事件的一个正反馈。拿人身险来说,大家都知道“资产驱动负债”不可能持久,监管已经发话征求高现价产品的意见了,政策落地已是必然,那么,趁机多吃进一些保费,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拿财产险来说,车险长期以来占据后宫正室的宝座,但如今汽车市场不景气拖累车险,其他类财产险长久以来不受待见,想上位取而代之但有心无力,一个缺少增量的市场必然是苦苦鏖战且血肉横飞。

  事情正在起变化。产寿两件事现象背后其实都是一个问题,就是保险业发展到了一个转折点,新的发展理念已喷薄欲出,负债端管理正粉墨登场。如果说玩资产价值是青春少年,那么玩负债价值将是成熟大叔。

  1、资产端不能创造价值了吗?避免歧路亡羊

  只要是在保险业工作个十年以上的人,都不能否认,资金运用对于保险业做大做强的重要贡献。当年的保险业可没有这么财大气粗,每年有限的保费收入捉襟见肘,保险资金运用在过热和过冷之间徘徊。正是由于逐步的市场化资金运用,保险资金才能财大气粗,保险业也挂上了“土豪”的名片在资本市场大手买卖。

  但凡事有个度。有些社会资本看准了保险资金运用的灵活度,想通过保险来实现低成本揽资、高收益运作,催生了一时之盛的“资产驱动负债”模式。资本嗜血、毫无节制,最大的风险还是来自于人心。人心不足蛇吞象,尝到甜头后贪大求全必然带来加杠杆操作。你说你看好保险,其实你盘算的是一夜暴富的机会。

  保险业有杠杆吗?有。年均增长100%以上的、3年保费收入过1000亿的,那些依托高现价产品而存在的保费英雄们,都打的是资产端杠杆的主意。保险业杠杆玩的大吗?好在,目前还比较小。负债端,一小部分收益率最高给到7.9%或者8%的水平,再加上三三两两的成本,也就是差不多10-12%的成本,资产端,虽然高风险高收益的股票基金大类最高可到30%,但一大帮公司几乎都在15%左右转悠,激进的公司也不过是20%多一点。总体风险上还是可控的。

  但这种玩资产价值、一条路走到黑的事,只适合个性化的公司,专门从事理财型保险产品的开发和投资,万花丛中一点红。而不能是全行业一多半公司,都在玩这种简单的资产驱动负债模式,你学他、我学你,一哄而上必然是不断加码收益率,倒逼资产端加杠杆去冒险。

  加杠杆的后果,想必大家都能想得到。去年的股市,还历历在目。今年的房市,首付贷大行其道,高杠杆又重复上演。成于杠杆,可能也毁于杠杆。这繁花似锦、烈火烹油,男女老少一起往里冲,只有少数聪明人才能高位套现,大部分人都会被套牢斩仓,杠杆加到最后,肯定是一地鸡毛。证监会的教训,必然使得监管部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近期,深圳、上海、南京等几大城市纷纷出台政策,限制购房热潮,控制杠杆成为各级监管者心中的第一要务。所以,一纸文件《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出台就顺理成章,毫不犹豫地压制了加杠杆的可能。

  说来说去,保险资金运用必须为保险主业服务。规模小的时候,折腾一下不为过,谁还没有个青春呢?规模这么大了,还敢玩这么行业高度一致性的运动,就狂热了,超出了身体的承受能力。树大自然直,也该到了转换发展理念的时候了。

  2、负债端该怎么创造价值?专业人干专业事

  人是会慢慢成熟的,在青春期冲动敏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身无牵挂可一日千里;但到了成熟期,则是要谨小慎微、安身立命,再也不信什么一夜暴富的神话,只求养活一家老小。保险也一样,随着市场逐步成熟,价值创造的基础逐步由资产转向负债,负债风险管理将成保险公司价值差异的分水岭。

  保监会主席项俊波两会期间在人民大会堂部长通道表示,“目前已有200多家企业排队申请保险牌照,他强调,社会资本进入保险业要明确核心是姓‘保’,树立扶危济困、雪中送炭的意识;股东要对保险责任和盈利期限有长期准备,不能捞一把就走,更不能把保险公司作为提款机”。简而言之,保险业要明白身份地位、学会承担责任。

  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保险业?扶危济困,政策工具,功能发挥。国家需要保险来解决居民的健康问题、养老问题、财富管理问题,需要保险来解决自然灾害问题、农业生产保障问题、社会关系调节问题、经济社会平稳运行问题。总之一句话,就是做好马前卒。

  老百姓需要什么样的保险业?靠谱管用、简单便捷、值得信任。如今赚钱不易、各种危害生命安全的疾病和事故高发,老百姓也想配置便宜靠谱的重大疾病保险,也想要可以治病支出不心痛的健康类保险,也希望在车辆出事、财产被盗的时候能方便快捷完成理赔。老百姓要的是平平安安过日子。

  负债风险管理成为保险公司价值差异的分水岭,这句话说白了,就是保险公司要有能力站着把钱挣了,让消费者愿意为产品买单、为服务买单。一个税优健康险,刚性保障范围大、讨价还价余地小,就因为是参与医疗健康的入口,保险公司都打破头争着做。但慧小保把话放在这里,负债端做得好的公司可能一举成名,做不好的则可能深陷泥潭而不能自拔,魔鬼都在细节中。

  负债端风险管理是一个大课题,几乎穷尽了保险业的方方面面。比如产品服务怎么直达消费者、降低成本和价格,不再受制于渠道?比如产品设计如何推陈出新,个性化多样化产品,而不是照搬照抄?比如理赔如何迅捷快速,让消费者少操心少跑腿,从后端理赔出竞争力?比如怎么扩大保险产业链,在上下游之间开拓健康管理、养老服务、风险管理等协同产业?比如如何适应技术进步和风险形态转变,读懂大数据、人工智能、精准医疗,推动保险理念和思维与时俱进?比如形形色色的健康保险、巨灾保险、农业保险、科技保险、航运保险、互联网保险,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有着很深的门道。保险公司喜欢做资产端,是因为没有耐性和投入去做负债端,但一旦深耕细作,必有大的回报。

  做好负债端风险管理,关键在人,要依靠保险业匠心独具的手艺人。曾几何时,一大帮深谙各种专业技能的专业人士,带着梦想进入保险业,却从事的是完全另类的工作,把精力用在和渠道费用讨价还价上、用在理赔的反复扯皮上、用在合同文字规避责任上、用在公司内部路线的倾轧上。结果呢,车险反反复复,拼费用拿保费,还在重复20年前的老路子。也是醉了。

  负债端风险管理成为趋势之后,必将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保险人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能堂堂正正的用专业技术来施展才华,专业人员将成为聚光灯下的主角。靠忽悠的、拍马屁的、混关系的,都到一边去,能精算的、会技术的、懂趋势的,都到碗里来,保险的事还得靠保险人来办。

  保险业从资产端走向负债端,这条路一定很难走。不妨借鉴一下互联网的百花齐放,互联网作为深度竞争市场,创新探索层出不穷,因为独辟蹊径才有垄断,垄断才能产生最大的红利。关键一点,马云、马化腾、李彦宏、丁磊、王兴、张一鸣……互联网企业的大老板都是一线指挥官。马化腾肯定是腾讯最高级别的产品经理,就连微信这个暴强的武器,在商业化上迟迟没有大动作,就是想谋定后动,不想因小失大,毕竟事关真金白银。这种领导靠前指挥、绞尽脑汁创新的作风值得保险业好好学习。

  保险业告别青春期,就是要走最难走的路,简单的路已经无路可走。

  (本文作者介绍:慧保天下,记录保险业神话所讲述的时代,书写内容极客的媒体故事。)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邹枫 SF168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比创业板还猛 110家三板公司老板“当”掉全部股权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烂肺要不要上烟盒?你们继续吵 天大文化默默赚钱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