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常现类泛鑫事件 声讨监管不如做强自己

2013年08月21日 14:56  作者:宋聆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宋聆[微博]

  “同业都这样”,成了比烂的挡箭牌,“不这样就没法儿做业务”,成了最厉害的武器,所谓的“愿景”、“使命”、“目标”都只是华丽的纸上企业文化口号,但是,所有的企业都有外部性,你的行为会影响到消费者,金融企业影响的,甚至不仅仅是消费者。

  【相关专题:泛鑫保险美女老板携款出逃

  除了声讨监管部门,我们还能做什么?

  九十年代初有一幅颇为有名的漫画,名为《批评与自我批评》,作者仿佛是丁聪。画为两幅,一幅为“批评”,画中人倒持鸡毛掸子、挽袖瞪眼,以棍刺对人;与之相对照的是另一幅画,画中人用鸡毛拂着自己的脖子,一脸微笑,这当然是“自我批评”了。

  隔了这许多年,我仍然为艺术家的犀利与深刻所折服。在许多场合,这幅画都会跳进脑子里,让我会心一笑。如今,我们在跨入二十一世纪后已过了十年,这幅画依然有生命力。特别在发生较大的公共事件时,这幅画仍是最现实的写照。

  近日,关于泛鑫的报道与讨论甚为热烈,随着事件的深入,许多细节逐步被揭开。例如,合作的保险公司超过首期保费的高额佣金、泛鑫的私制理财协议、“跑路者”的落网,还包括此前上海保监局曾两年四次对泛鑫做过检查都未发现问题、甚至颁发了奖杯的情况。有人据此认为,应该对上海保监局问责,还有人上升的层面更高,认为泛鑫之乱象,为保险监管失职之过。

  鸡毛掸子的倒与正再一次浮现在我脑子里。

  昨天与友人议论泛鑫,说到有人言语锉锵地提出要问责上海保监局,俩人皆一笑。别人是没做好,那么你做好了吗?

  这种风气小到一个公司、大到一个行业,甚至当前社会中许多地方,都能看见鸡毛掸子在跳舞:只要发生了负面事件,先做的不是检讨自己的过过失、而是指责别人,仿佛错误都是别人的,自己是无辜的受害者。

  笔者绝无意认为监管没有问题。过去十几年,保险监管之烂不需要再费笔墨论道,但是,另一方面,作为一名从业人员,保险业烂到如此地步,你就没责任?

  以笔者的观察,泛鑫事件关注最多的还是圈外人,保险业内对于泛鑫事件的重视,比投资圈对于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的关注要低得多。

  何也?或者八个字可以覆盖:司空见惯、干我何事?

  泛鑫事件其实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高于首期保费的佣金,另一为私制理财协议。前者司空见惯,后者实际是又一起非法集资,没披保险代理机构皮的,发生的也不少。

  渠道竞争之惨烈,费用之高,拼了折本的费用也要拼保费,这不是泛鑫一家、或者是经代一个渠道,“我们图它以后的保费”,这种说法哪里都能听到。话是人说的,总能说圆,可拆了东墙补西墙也是现实。

  恐怕,最大的现实是,经营风格缺乏、经营思路缺乏、经营人才缺乏。大家都这样做,我也要这样做,保险业起步时思路延用至今,市场竞争激烈了,就靠费用拼渠道,至少先把保费规模做上来。否则,现金流都没有,对于金融业来说,不是死地?

  恶性循环,越做越烂,什么内控,什么斟选,其实未必不知道是烂的。

  在面对不好的事情或做法时,我想,大多数人与我一样,听到最多的话就是:同业都这样。

  “同业都这样”,成了比烂的挡箭牌,“不这样就没法儿做业务”,成了最厉害的武器,所谓的“愿景”、“使命”、“目标”都只是华丽的纸上企业文化口号,但是,所有的企业都有外部性,你的行为会影响到消费者,金融企业影响的,甚至不仅仅是消费者。

  可惜,这些并不被看到,或者被暂时放弃了。

  当然,这种缺失并不仅是保险业,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已经昭昭,隔壁行业也好不了多少。除了金融业,许多行业都是如此,食品业的掺杂掺假,都快不能称之为新闻了。

  笔者并非不识时务,亦非不食人间烟火。市场竞争之惨烈,先顾生死、后顾荣辱,倒也是实情。只是这实情和做人一样,要有借口,总有借口;要有底限,也总有底限,老老实实的,有时也未必就是那么吃亏。

  理想主义的消退已经不仅限于企业,社会唯利是图,道德处在下风的例子时有发生,泛鑫告诉我们,或许,谨慎未必就是一种成本,也可能一种隐性投资。

  当然,也许,它还告诉我们,正如病菌永远存在,我们能做的是强身健体一样;当发生不好的事件时,先找自身的原因,让自己强大,才是远离麻烦的最佳途径。

  (本文作者介绍:宋聆,关注保险业中宏观的运营与发展。)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保险业监管泛鑫美女老板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