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紧盈利增长的缰绳 重点推荐金融股龙头

2017年09月18日10:37    作者:张忆东  (0)+1

  文/新浪港股(微信公众号xlgg-sina)专栏作家 张忆东

  近期的震荡仍是战略性配置核心资产的布局良机。港股依然便宜;10月A+H型公司发布三季报,龙头盈利提升,将有望驱动市场,继续重点推荐金融股龙头。

  投资要点

  抓紧盈利增长的缰绳

  ——上周(9月11日至9月15日),港股继续震荡,恒生指数小幅上涨0.5%,恒生国企指数下跌0.74%。金融股是影响恒生国企指数跑输大盘的主要板块,指数成分股周跌幅前四位均为保险行业。恒生AH股溢价指数131.05%,接近16年年初港股牛市启动前的水平。

  ——港股短期仍处于蓄势震荡阶段。1)上周发布的8月中国经济数据回落,对港股风险偏好产生一定影响。8月工业增加值同比降至年内低点6%,固定资产投资单月增速同比降至4.76%。2)本周须关注,9月21日美联储会议大概率将正式宣布“缩表”,9月25日预计特朗普总统将宣布税改计划,从而,可能引发美元阶段性反弹,影响欧美资金短期对新兴市场配置偏好。

  ——我们要强调的是,经济在低位震荡反复不会影响核心资产的盈利趋势,核心资产已经进入盈利新周期,这是港股市场的主要驱动力。不需要什么经济新周期,凭借结构优化、赢家通吃,核心资产的盈利就可以提升。盈利的主要矛盾是经济和行业发生的结构性变化,而非经济总量的扩张与收缩,体现在:1)周期性行业供给收缩;2)消费升级改变传统消费行业竞争格局。3)新兴消费推动新旧增长动能转换;4)总量扩张缓慢而结构变化剧烈的过程中龙头企业凭借竞争优势赢家通吃。

  ——近期的震荡仍是战略性配置核心资产的布局良机。港股依然便宜;10月A+H型公司发布三季报,龙头盈利提升,将有望驱动市场。继续重点推荐金融股龙头,精选科技、消费升级领域有竞争力的核心资产。近期调整后,金融股估值再度降至较低水平。港股中资银行股PE降至0.93倍,工、农、中、建行与A股的价差回升至20%以上。中资保险股PEV也下降较多。基本面反转趋势确定,优质大行受益于不良率企稳和净息差见底;保险龙头受益于保障型保险高增长和750日国债收益率将见底带来准备金释放利润。

  ——沪深港通南北资金流向:南下资金周净流入47.99亿人民币,汇丰控股、腾讯控股、工商银行

  报告全文

  抓紧盈利增长的缰绳

  上周(9月11日至9月15日),港股继续震荡,恒生指数小幅上涨0.5%,恒生国企指数下跌0.74%。金融股是影响恒生国企指数跑输大盘的主要板块,指数成分股周跌幅前四位均为保险行业。恒生AH股溢价指数下跌至131.05%,依然处在历史高位。

  港股短期仍将继续处于蓄势震荡阶段。1)上周发布的8月中国经济数据回落对港股市场风险偏好产生一定影响。8月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降至年内低点6%,固定资产投资单月增速同比降至4.76%。2)本周须关注,9月21日美联储会议大概率将正式宣布“缩表”,以及特朗普预计于9月25日宣布税改计划。这些叠加欧洲、中国等主要国家汇率政策选择的变化,从而,可能引发美元阶段性反弹,影响欧美资金短期对新兴市场配置的偏好。

  我们要强调的是,经济在低位震荡反复不会影响核心资产的盈利趋势,核心资产已经进入盈利新周期,这是港股市场的主要驱动力。不需要什么经济新周期,凭借结构优化、赢家通吃,核心资产的盈利就可以提升。

  中国核心资产盈利启动上行周期,主要逻辑在于经济和行业发生的结构性变化,而不是经济总量的周期性扩张与收缩,体现在:1)周期性行业供给收缩;2)消费升级改变传统消费行业竞争格局。3)新兴消费推动新旧增长动能转换;4)总量扩张缓慢而结构变化剧烈的过程中龙头企业凭借竞争优势赢家通吃。

  近期的震荡仍是战略性配置布局核心资产的良机,继续重点推荐金融股龙头,精选科技、消费升级领域有竞争力的核心资产。

  1)港股便宜仍是硬道理,港股市场依然是全球配置的避风港。虽然海外资金的风险偏好短期有较大不确定性,但是,在欧美主要股市的估值已经偏高的背景下,跨市场配置来分散风险是中期的必然选择。经过近期调整,金融股估值再度降至较低水平。港股中资银行股PE降至0.93倍,工、农、中、建行PB分别为0.88、0.78、0.7、0.89倍,与A股的价差回升至20%以上。中资保险股PEV也下降较多,平安PEV1.25倍,新华保险PEV0.85倍,中国太平PEV0.94倍。

  2)业绩反转的趋势仍将延续,10月A+H型公司发布三季报,龙头盈利提升,将有望驱动市场。以金融为例,优质的大型银行受益于不良率企稳和净息差见底;保险龙头受益于保障型保险高增长和750日国债收益率将见底带来准备金释放利润。

  沪深港通南北资金流向

  9月11日至9月15日,南下资金周净流入47.99亿人民币,较上周净流入下降。港股通周成交占全部港股成交金额的比例达到6.89% 。自开通以来港股通累计净流入5131.97亿人民币。

  北上资金周净流入45.7亿人民币,净流入小幅上升。深股通周净流入15.79亿人民币,沪股通净流入29.91亿人民币,陆股通周成交占全部A股成交额0.89%。自开通以来,陆股通累计净流入3066.42亿元,其中,沪股通累计净流入1846.44亿元、深股通累计净流入1219.98亿元。

  南下资金的配置方向

  南下资金流向变化

  个股方面,9月11日-9月15日一周,南下资金净流入最多的股票为汇丰控股、腾讯控股、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洛阳钼业净流出最多。

  本月,港股通增持较大的行业是地产建筑、原材料和其他金融业,分别增加了1.81、0.24、0.2个百分点。

  南下资金持股一览

  根据港交所披露的港股通持股数据,截止到2017年9月14日,港股通持股总规模达到7249.23亿港元,持股规模最大的前20只股票的持股市值达4004.19亿港元,占港股通持股总市值的55.24%。前十分别是汇丰控股、建设银行、腾讯控股、工商银行、融创中国、吉利汽车、招商银行、中国银行、新华保险、中信银行

  北上资金的配置方向

  北上资金流向变化

  个股方面,9月11日-9月15日一周北上资金净流入最多的股票为美的集团老板电器长江电力,净流出最多的股票为万科A

  北上资金持股一览

  根据陆股通持股数据,截止到2017年9月7日,陆股通持股总规模达到4197.15亿元,持股规模最大的前20只股票的持股市值达2548.92亿元,占陆股通持股总市值的60.73%。前十大分别是贵州茅台海康威视、美的集团、中国平安恒瑞医药格力电器、长江电力、伊利股份上海机场方正证券

  北上资金持股行业分布

  北上资金持股主要分布在食品饮料、家用电器和非银金融行业,按市值分别达陆股通总市值的17.3%、11.72%和10.73%。

  (本文作者介绍:兴业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专业学位兼职导师。)

责任编辑:张海营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