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董小姐们到底看上了银隆什么?

2016年12月16日15:18    作者:刘丽丽  (0)+1

  文/新浪财经能见派(微信公号:nengjianpai)首席能源记者 刘丽丽

  在董小姐下手之前,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信证券已经联手华融资产、东方资产、阳光保险、三峡资本、北京公交等20家品牌企业共同注资数十亿人民币,成为银隆主要股东。为什么银隆吸引了这么多投资者?恐怕不只是简单一块电池的问题。

这次董小姐们到底看上了银隆什么?这次董小姐们到底看上了银隆什么?

  大连万达集团、中集集团、董明珠等与珠海银隆签署增资协议,共同增资30亿,获珠海银隆22%股权的消息刷屏了。不过这背后的故事,其实没那么简单。

  这一波投银隆的金主都怎么想的?

  从参与此次增资的各方面对外表态看,各家都有各家的打算。

  坐拥30多年在能源与物流领域积累的优势资源,中集集团考虑的相当全面,而且确实是几家金主中,产业协同度最高的。

  中集集团副总裁李胤辉表态称,中集,在重型卡车、冷藏车、空港设备等多方面对新能源有着巨大的需求,中集看好珠海银隆在钛酸锂电池和新能源汽车、储能方面的研发及生产能力,双方未来合作空间巨大。

  在中集与珠海银隆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双方在新能源卡车(如新能源码头内拖车、新能源物流车等)、新能源机场摆渡车、新能源客车、乘用车设计、停车场充电桩等领域都将展开合作。

  首先,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其中包括新能源客车、卡车、专用车、码头内拖车等多品类,珠海银隆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方面为中集提供相应产品,中集则适时为银隆提供相关车型生产资质、整车制造能力、市场推广等支持。其主要着力点是中集旗下的重型卡车品牌——“联合卡车”。联合卡车在2014年就对新能源卡车市场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计划,十分看好新能源卡车市场。

  在特种车方面,中集在需要运用储能装备的特种集装箱、道路车辆业务上也对新能源有迫切需求。中集2015年销售了约8.8万台海运冷箱,占全球三分之二的份额,同时销售了陆运冷藏车6000台,在国内居市场第一,占比达20%,特别是后者主要用于城市物流的冷链配送、商品配送,在目前国内冷链运输仍处于短板的情况下,电动能源的运用前景广阔。李胤辉在确认签约消息时就表示,将与珠海银隆共同开采这一市场富矿。

  而中集集团在登机桥、摆渡车等空港设备上难以撼动的市场地位,正可配合银隆进军机场摆渡车的意图。中集还计划将银隆产品引入旗下“首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北京等城市建设机场、医院等充电桩设备,未来公司旗下的钢结构机械立体停车库也将引入充电桩,中集在此领域已有30年经验。

  这盘棋是不是很大?

  至于王健林,他特别简单,跟投。他说的明白,董小姐觉得行,我就投,反正钱也不多,就五个亿。

  王首富说了,比起新能源汽车的制造,他个人更看好银隆集团在储能产业上的发展。这基本上也表明了董小姐的思路。

  这次代表自己投资的董小姐,反复强调的是银隆电池技术的先进性。“使用寿命30年,6分钟充满电,高温60度,低温零下50度,在这样的范围内保持正常运行,最起码银隆的电动车不会熄火”。

  还有一家外界关注度很不够的投资者——江苏京东邦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必须要说一说。这家公司成立于2015年8月,法人代表是刘强东。

  对,就是京东家的。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熊青云讲得相当豪迈,“与银隆新能源的合作是京东向新能源领域踏出的第一步,绿色出行、环保物流的大潮中,电商绝不会缺席。”

  钛酸锂电池真能改变世界?

  董小姐最看重的钛酸锂电池技术,其实还有点故事。

  2009年6月前后,忽然有消息称,珠海银通成功研发出了环型纳米超导锂离子动力电池,首次使纯电动大巴车的续航里程延长到500公里,即一辆公交车一次充电至少可以跑一整天,每次充电时间只需十几分钟。这里的珠海银通就是银隆新能源的前身。

  之后,也有银通内部人士曾对外透露,银通的“杀手锏”其实在于收购了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奥钛纳米科技有限公司(Altair Nano)公司53.6%的股权,并将其技术、生产线和销售体系收入囊中。

  关于奥钛纳米技术公司,银隆对外介绍是:总部设立于美国内华达州的里诺(Reno, Nevada),钛酸锂材料、电池生产和储能系统、调频调峰技术方面已获得30多项专利。其钛酸锂材料、电池、储能系统等产品已在美国电动汽车、美国电网及美国军事领域被广泛应用。

  2010年9月,银隆新能源收购奥钛纳米科技有限后,获得了其钛酸锂材料生产技术,以及在亚洲其他地区、澳大利亚、新西兰的非独家技术许可权。2012年5月,奥钛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在华北成立北方奥钛纳米技术有限公司,称是全世界第一家用专利的纳米结构钛酸锂取代传统负极材料石墨的高科技公司。其合作伙伴包括美国的AES, Proterra,特斯拉,夏威夷能源学院和TSK,英国的庞巴迪,瑞典Hybricon, 芬兰Cargotec, 捷克斯柯达,澳大利亚Isoloader等。

  其实一直以来,业界对钛酸锂电池的普遍看法是这样的:钛酸锂确实是一种有用的材料,只是优缺点都比较明显。能量密度低是其最为突出的问题,所以更适合于一些特种用途的电动汽车,比如,固定里程或固定线路的公交、码头拖车等车辆。至于想跑得更远的,那就只能呵呵哒。

  它的优点明显:钛酸锂材料结构特别稳定,安全,寿命长,在功率型以及低温用途下表现出色。也就是说,大倍率功率性能良好,因此对于“快充”、“功率型”用途,比较适合。

  缺点也明显:功率型用途是靠牺牲能量密度得来的,以前装100kg电池,现在如果还想跑那么远,就要装200kg。如果算单位能量(RMB/WH)价格,钛酸锂比较缺乏竞争力。

  不过,银隆集团董事长魏银仓对外称,通过战略控股美国奥钛以及持续研究和创新,银隆研发的第四代高能量密度钛酸锂电池,与第三代相比,实现了成本下降40%,能量密度提高30%。北方奥钛也称其第四代产品已全面国产化,且已量产,并开始出口欧洲、美国及东南亚市场。

  如果,上述成果经得住实践检验,那钛酸锂电池一直被诟病的两大问题,将不再是问题。

  除了技术之外,其实,银隆为之量身定做的商业模式,更有看点。

  银隆的四方共赢商业模式为自己的目标客户想得特别周到。首先,可实现公交购车初期的零投入、缓解地方财政的一次性支付压力;第二,提供"电池、电机和电控三大系统"的十年质保,并提供24小时全天保姆式服务,让政府实现高安全、轻资产、零风险、高效率;第三,公交以融资租赁方式支付租金,零首付,按十年期分期支付车款;第四,提供备用车辆,可整车替换,确保运行不受影响。

  双剑合璧之下,银隆的业绩颇为可观。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珠海银隆新能源汽车销售订单7000辆。其中,完成生产纯电动客车3189辆,纯电动客车年销量全国排行第七,市场占比为3.6%。这个数字虽然不能和客车行业龙头老大宇通(年销新能源车超过2万辆)相提并论,但也与比亚迪等企业相当。

  其实近几年,布局钛酸锂电池的企业不止银隆一家。

  比如,安徽天康新能源有限公司与北京大学等合作研发纳米钛酸锂电池,称经测试使用寿命超过15年。涉及钛酸锂电池研发和生产的上市公司还有,当升科技中国宝安众和股份等。其中,众和股份控股子公司深圳市天骄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当升科技还曾参与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钛酸锂》。

  但当下风头最劲的,除了银隆,还能有谁?

  其实,在董小姐下手之前,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信证券已经联手华融资产、东方资产、阳光保险、三峡资本、北京公交等20家品牌企业共同注资数十亿人民币,成为银隆主要股东。

  为什么银隆吸引了这么多投资者?恐怕不只是简单一块电池的问题。

  (本文作者介绍:新浪财经能源记者)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董明珠 王健林 银隆集团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