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连奎
第九章 内生性与外生性通胀理论
第一节: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内生性通胀”与“外生性通胀”
宏观经济学起源于凯恩斯学派,后来又出现了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等,但后三者主要在是凯恩斯学派的基础上进行的延续性创新,凯恩斯学派毕竟也有不完善之处,如果凯恩斯学派完善起来,那么这些学派也将失去生存空间。而凯恩斯经济学最大的不完善之一就是缺乏强有力的通胀理论。
凯恩斯学派为何衰落?
因为凯恩斯经济学缺乏强有力的通胀理论,导致滞胀无法解释,后来被货币学派替代,70年代后,以费希尔、曼昆等人为代表的“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学者虽然在凯恩斯学派擅长的领域有所创新,但这些人大部分在货币理论方面基础薄弱,很难完成“复兴凯恩斯经济学”的任务。“后凯恩斯学派”的卡尔多、温特劳布、兰德尔雷等虽然在货币学上进步很大,甚至对货币学的理解远远超过了弗里德曼等人,但是他们更多是知识点的创新,而非货币思想体系的创新,仍然无法让凯恩斯学派重塑辉煌,甚至重新一统天下。
尽管凯恩斯多部著作的名称中都带有“货币”一词,但凯恩斯经济学的衰败仍然源于“货币理论”的不足,货币理论仍然是宏观理论中最难的一个分支,笔者认为凯恩斯经济学的复兴还必须从“货币理论”开始,特别是要从让凯恩斯学派折戟沉沙的“通胀理论”开始。凯恩斯学派从哪里倒下去,就要从哪里站起来,萨缪尔森、曼昆虽然极其聪明,但他们并没有带领凯恩斯学派实行全面复兴。笔者在本章中创新的通胀理论就是要重新建立凯恩斯学派的通胀理论,补上凯恩斯经济学的这一重大缺失。
凯恩斯学派的衰落直接源于一个“菲利普斯曲线”无法解决的问题,也就是通货膨胀无法与宏观经济增长实现“顺周期”的问题。菲利普斯曲线最理想的经济情形是,经济繁荣时有通胀无失业,经济萧条时有失业无通胀,但“滞涨”打破了这一局面。“滞胀”造成了通胀与失业的并存,现实经济与菲利普斯曲线的偏离造成凯恩斯学派的衰落。
内生性与外生性通胀理论的提出
本文提出的“内生性与外生性通胀理论”就可以给各类通胀得到完美的解释,可以让各种与通胀有关的宏观经济问题都可以得到解释。
凯恩斯经济学派将通胀区分为“需求拉动型”和“成本推动型” 两种,货币学派则将通胀看作是一种“货币现象”,导致经济学界至今没有统一的通胀理论,以至于经济学教材中讲通胀时不得不放到两个章节中讲授。凯恩斯本人曾经雄心勃勃的想解决这一问题,他在《通论》第二十一章中,通过“充分就业临界点”理论对通胀理论的统一进行了一些创新,但后来并没有成为主流。
笔者将通货膨胀分为“内生性通胀”和“外生性通胀”两种。“内生性通胀”是指由经济内部因素变动引起的通胀,本质是劳动生产率提高带来的工资提高导致的通胀,这种通胀与供需无关,与货币因素也无关,这种通胀是正常经济增长必然出现的现象。所谓经济正常增长是企业产能正常扩张能力之内的经济增长。
经济过热也属于经济增长,但是不正常的,是指就业饱和之后或企业产能达到极限后的经济增长。经济过热引起的通胀是外生型的,是由生产要素短期造成的。
“外生性通胀”是由经济外部因素导致的通胀,比如自然灾害、生产要素短缺、国内货币超发、外国货币外溢等非经济自身因素导致的通胀。外生性通胀也可以分为“生产要素短缺型外生性通胀”和“货币增多型外生性通胀”两种,绝大多数外生性通胀是由生产要素短缺引起的,真正货币超发引起外生性通胀的情形极其少见,只有在一些战争、经济危机或极端政治条件下才会出现,另外货币增多型通胀,也并不一定是外生货币的增加,也可能是内生货币增加造成的,这是两种不同的情况,因为货币型的外生通胀也是可以分为两种的,一种是外生货币增多,一种是内生货币增多。
货币通胀辨析
“内生性通胀”和“外生性通胀”都不能轻易动用货币政策进行治理。内生性通胀是经济发展的正常情况,不需要治理,人类一直无法将通胀清零,就是因为“内生性通胀”的存在。外生性通胀则需要“辩证治理”,如果外生性通胀是由于生产要素短缺引起的,则应该通过产业政策加快生产要素的供给来治理通胀,如果外生性通胀是由货币增多引起的就需要用货币政策解决。货币政策能否引发通胀主要用我们前面提到的“有效货币供给通胀理论”进行检验,主要看有效货币数量,而非发行货币数量。
在中国,通胀周期经常体现为“猪周期”,通胀跟“猪肉价格”高度相关,而生猪养殖的产业周期却是与宏观周期不相干的。“猪肉价格”引起的通胀需要通过产业政策鼓励生猪养殖,放松养猪用地要求,放宽养猪行业的环保限制等方式解决。由粮食价格、房地产价格引发的通胀也应该用产业政策解决,中国近年实行的敏感地区房地产“限购”、“房住不炒”政策都极大地缓解了来自房地产价格的通胀。
同样,自然资源短缺引起的外生性通胀同样也需要产业政策解决,比如中国存在石油短缺现象,我们可以利用风能、太阳能对石油加以替代。美国的页岩气产业的崛起,也极大降低了美国的能源价格,缓解了美国经济的通胀压力。而滞涨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第四次中东战争引起的石油禁运,也带有典型的外生性通胀的特征。
货币引发的外生性通胀,很多是故意为之,通胀是转移经济财富最隐蔽的手段,很多国家的政府正是看中了这点通过故意通胀转移社会财富,但这往往发生在特殊时代,比如魏玛政府时代的德国、津巴布韦的通胀,这些都是政府刻意进行通胀以实现财富转移。
现实中的货币通胀更多是因为美元周期导致的,更多是由美元货币外溢引发的通胀,2008 年后美国实行的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曾经引发了“金砖国家”的大幅通胀,中国当时采取的措施是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建立“蓄水池”。这种做法由当时的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提出,社会媒体将其称为“小川池子”。
美国“滞涨”的发生也有货币超发的因素,但当时美国货币当局也并非故意,而且因为错误运用了弗里德曼的“单一规则” 货币政策。单一规则要求一个国家的货币按一定比例稳定增长,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基数比较高,再按一定比例增长,就会呈现几何级增长,最后形成通胀,当然这属于无意的通胀。2022年美国出现了通胀也主要是因为供应链出现了问题,再加上俄乌冲突所致。
总之,治理“外生性通胀”要“辨证施治”,大家经常忽略的产业政策反而在治理外生性通胀时会发挥作用。目前经济学理论中很少提到用产业政策治理通胀,这个短板必须得补上。中国在利用产业政策治理通胀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非常值得总结。
第二节 “内生性通胀”原理与“自然通胀率”
对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来说,几乎每年都会发生通胀,但是很少有国家特意进行治理,因为这类通胀属于“内生性通胀”,本质是是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的工资提高引起的通胀,属于“劳动生产率通胀”,我们将这种通胀引起的物价增长称为“自然通胀率”。
内生性通货膨胀很大一部分是由劳动者工资上涨造成的,当然劳动者工资上涨也是因为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基础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意味着劳动者创造的价值提高。劳动者创造的价值提高,劳动者的收入就提高,劳动者的收入越高,劳动力的价格就会越来越贵。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必然会推动商品价格的上涨,内生性通货膨胀就是这么来的。所以说,一个国家只要经济不停滞,必然会产生内生性通货膨胀。只要是正常的年份,都会发生轻微通胀,这也是经济增长的自然规律,是内生性通胀的主要来源。
如上所述,内生性通货膨胀形成的逻辑链条如下:
经济增长→工资升高→用工成本升高→产品成本升高→物价升高。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会不会出现工资和物价同比例增长的现象呢,一般不会。通常情况下,工资的增长会高于物价的增长。工资上涨与物价上涨的缺口来源于劳动生产率提升过程中节省的劳动。劳动生产率提高后, 企业在生产中所需的劳动就会减少,这些产品的生产成本会降低,价格自然会降低,比如汽车、电子产品价格就上升得很少,甚至一直在降价。
一个产品会涨价还是会降价主要取决于其劳动生产率的改善情况,劳动生产率改善快的行业其产品会降价,劳动生产率改变慢的行业其产品会涨价,前者可以缓解通货膨胀,后者可以推高通货膨胀。正因为有一部分行业一直在提升劳动生产率,所以通胀才不会与劳动力价格同步提升,社会才可以进步,民众的生活水平才可以提高。而劳动生产率的改善一部分是因为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生产工艺的改良。
经济平稳增长时期出现的通胀与供给和需求没有关系,纯粹是工资推动型的通胀,而工资增长又是由经济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推动的。因此这种经济平稳时期的通货膨胀也是由经济增长造成的,与货币因素无关。
因为内生性通胀的形成原理非常清晰,所以内生性通胀的数值也可以非常容易计算出来。
内生性通胀完全与经济增长相关,所以我们可以用一个模型来计算内生通胀情况下的经济增长与通胀膨胀的关系。在这个模型中,我们将通胀率等同于劳动成本的增长,并且不考虑企业家的利润等因素。
我们以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为假设进行计算,如果劳动生产率增长一倍,即增长 100%,那产出增长也是 100%。我们再计算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时的劳动成本变化,在产出增长一倍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劳动生产率的变化,那用工成本增长也是 100%,但是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用工数量降低一半,所以用工成本只增加 50%。
所以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时,产出增长率为 100%,劳动成本增长率为50%。正常经济增长情况下,劳动成本增长率可以视同为通货膨胀率,所以内生通胀情况下,通胀率仅仅为产出增长率的 50%,用公式表示为:
通胀率 =GDP 净增长率 *50%
在现实中,不仅要计算 GDP 净增长率,也要计算名义 GDP 增长率, 名义 GDP 增长率为 GDP 净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所以在上面的假设之中,名义增长率为 150%。这样内生通胀膨胀率为名义 GDP 增长率的三分之一,也就是:
内生通胀率 = 名义 GDP 增长率 /3
在现实中,通胀率并不是计算出来的,而是统计出来的,这样就为我们计算外生性通胀提供了可能,也即是:
外生通胀率 = 统计通胀率 - 内生通胀率
第三节 经济过热引起通胀的原理
在笔者的通胀理论中,外生性通胀主要有两种,分别是生产要素短缺造成的外生性通胀,另外一种是货币增多造成的外生通胀,后者比较容易理解,经济过热引发的通胀主要是由供需引起的,这类通胀也属于外生性通胀。
在微观经济学里,物价的变化都与供需有关,当供给大于需求时,物价下跌;当供给小于需求时,物价上升。通货膨胀对应的是价格上升现象,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是因为需求大于供给,这里面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确实是因为供给太少,另一种情况就是现实需求太大。经济增长过快的时候,社会投资旺盛,企业家为了更多得占领市场,所安排的产能扩张规模要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企业产能的扩张往往伴随着企业采购规模的扩大,企业产能扩张越多,采购就越多,这会造成基础原材料的供应紧张,如石油、钢铁等的价格上涨,从而造成整个社会的通货膨胀。
经济衰退时,企业投资需求下降,就会出现供给大于需求,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物价就会出现大面积下降,进而出现通货紧缩。因为很多产品的“供给难度”很大,故价格提高也不能马上增加生产,让价格得以重新下降,最终只会体现为一段时间内的高价格,对外就表现为通胀。
我们在这里比较强调“企业的需求”,经济过热性通胀都是由企业需求带动的,而非民众需求。石油、钢铁属于“高供给难度产品”,产能扩张不那么容易,一个油田或一个钢铁厂从建设到投产往往需要很长的周期, 比较容易产生供给不足问题,因此这些产品最先出现价格上涨现象。这种价格上涨根本上是由“供给难度”造成的,因此每一轮通货膨胀都会出现基础原材料的价格上涨,生产资料的物价上涨在经过一个周期后会体现在生活资料上,也就是我们经常见到的“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中。
一个国家绝大多数时候面临的通胀是内生性通胀,即因为经济经济增长造成的通胀。凯恩斯在其《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以“充分就业”为界线,将经济分为“充分就业”和“非充分就业”两种状态。市场就业不饱和时,扩大社会需求不会引起通胀,市场就业饱和之后,扩大社会需求会引起通胀。
笔者与凯恩斯不同,认为应该增加两个经济阶段,分别是“企业未达到产能极限”的阶段和“企业达到产能极限”的阶段。如果投资引起的需求超出了企业产能极限,就会引起通胀。企业产能极限一般出现在“生产资料”市场,因为“生活资料”市场的产能扩张得很快,“生产资料”市场的产能扩张则比较慢,最常见的就是石油、钢铁、农业几个市场,生产周期都很长,不容易扩大产能。
凯恩斯的通胀划分非常具有“洞见性”,但是还是存在一种状态,即 “就业不饱和,但是社会总需求已经超出了企业产能极限”的阶段,这时仍然会出现通胀。
当然“就业”也是“企业扩张能力”的一种,如果“充分就业”出现在“企业达到产能极限”之前,那“充分就业”就是界线。如果“企业达到产能极限”出现在“充分就业”之前,那“企业达到产能极限”就是界线。
因此宏观经济会有四种状态,第一种是,既没有达到“充分就业”, 也没有达到“企业产能极限”的市场状态,第二种是市场已经达到“充分就业”,但还没有达到“企业产能极限”的状态,第三种是“未充分就业”,但是已经到达“企业产能极限”的状态,第四种是既达到了“充分就业”, 又达到了“企业产能极限”的状态。
不管市场先达到了“充分就业”,还是先达到了“企业产能极限”,都不能再扩大市场需求,不然就会引发比较大的通胀。超出产能极限,或是充分就业之后的经济增长就是“过热增长”。中国在 2007 年和 2010 年曾经
出现过两次经济过热,其中 2007 年的“经济过热”就是典型的超出“产能极限”的过热,2010 年的经济过热就是“充分就业”型的过热,当时主要表现为“民工荒”。
当然无论哪种“经济过热”都是中国经济独有的情况,其他国家经济增长很慢,都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中国未来能否再现“经济过热”,也很难说。
第四节 “通胀 - 增长定律”——兼论解美国、日本“量化宽松”暴露出的问题
“通胀 -增长定律”我们分解为两个定律。其中第一定律是“经济有增长就必然有通胀”,这背后的理论就是我们的劳动生产率通胀理论。第二定律是,在没有外生因素的情况下,没有增长就无法形成通胀。第一定律我们不需要解释,经济运行情况时刻都在验证这个定律。定律二可以用来解释美国和日本为何实行量化宽松政策而没有出现通胀的现象。
美国和日本实行量化宽松政策时,虽然释放了货币,但是这些货币并没有推动经济增长,所以也没有引起通胀。当然这是建立在货币超发不太多的情况下,货币超发太多,就会引起外生性通胀。
通过“通胀 - 增长定律”,我们还可以得出两个与通胀有关的政策建议。第一,出现了通胀,不必“紧缩货币”,通过“经济降速”也可以解决。第二,要想形成通胀,必须先有经济增长。换言之,要想走出通缩必须先有经济增长,日本常年走不出通胀,就是因为经济没有增长。“量化宽松政”策非但不能促进经济增长,反而会阻碍经济增长。人们虽然警惕通胀, 但通缩的危害比通胀还厉害,所以很多发达国家经常面临通缩。
第五节“生存模式”升级造成的“通胀感”不同于通胀
在生活中,民众总是可以感觉到比较明显的通胀,笔者称之为“通胀感”,这背后其实是“生存成本”在变贵,而不是由通胀造成的,通胀感是“生活模式”升级造成的。社会普遍弥漫着的强烈“通胀感”,事实上与货币和物价关系都不大,而是因为“生活方式在变贵”。不是物价越来越高,而是民众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当因为消费水平变高而出现钱不够花的现象,更多反映的是人们消费欲望与消费能力的差距。
“通胀感”,和真正的“通胀”是两码事。通胀的时候不一定有“通胀感”, 有“通胀感”的时候也不一定存在“通胀”。这种“生活方式变贵”带来的 “通胀感”,即使在物价全面下降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
“生活方式升级”是通胀感的主要来源,而导致“生活方式变贵”的唯一因素就是经济发展。笔者根据后面将要提出的“生存经济学”来分析,当下中国确实处于“生存方式不断变贵”的时代。而经济发展越快,这种由“生活方式变贵” 导致的通胀感就越强。解决的办法绝不是放弃发展,而是要想方设法降低 民众的生存成本,具体来说就是建设“低生存成本社会”。
(本文作者介绍:经济学家,美国麻省大学达特茅斯CIE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北京海归协会副会长,中国原创经济学论坛发起人)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