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经济乍暖还寒 中国仍面临经济下行压力

2017年03月20日13:56    作者:张明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张明 魏伟 陈骁

  尽管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可能略高于2016年,但难言步入持续复苏。全球经济仍然运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长期性停滞格局当中。

警惕经济乍暖还寒 中国仍面临经济下行压力警惕经济乍暖还寒 中国仍面临经济下行压力

  全球宏观经济:长期性停滞格局延续

  尽管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可能略高于2016年,但难言步入持续复苏,仍然处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长期性停滞格局中。2017年,发达经济体中除美国经济增长较为乐观之外,欧元区各国将面临政治选举不确定性的挑战,日本经济受到强劲日元的冲击和宏观政策空间狭窄的制约,加拿大依赖于能源价格上涨的经济复苏也难以持续。

  新兴经济体中去年表现强劲的资源出口国,则可能受到大宗商品价格由反弹转为盘整的影响,经济反弹的持续性较差。

  全球资产价格:风险资产或调整,避险资产存机会

  ①外汇:美元受基本面复苏支撑,将在95-105区间高位盘整;英镑得益于基本面强劲及前期超跌而将有所反弹;欧元受到欧元区政治不确定性及银行业风险的拖累,延续下行态势;日元反弹已基本完成,盘整概率较大。

  ②股票:当前发达股市定价并未充分考虑未来的巨大不确定性,以美英股市为代表的全球风险资产价格面临显著下行风险。

  ③债券:债市长达35年的大牛市可能终结,但全球经济疲弱及潜藏的不确定性导致今年债市难以出现大调整。

  ④大宗:需求转弱、供给平稳、美元升值、金融市场避险情绪加强,大宗商品在当前水平上盘整是大概率事件;下半年避险情绪的增强可能为黄金带来投资机会。

  中国宏观经济:尚未完全走出L型下降阶段

  中国经济增长可能仍未走出L型的下降阶段,2017年仍将面临下行压力。三大需求中:房地产及汽车消费走弱,居民收入制约消费增长;基建投资面临融资约束,房地产投资周期性回落,制造业投资改善空间不大;出口受外需改善拉动,但外需改善空间有限,且人民币高估与贸易摩擦加剧等都将对出口产生负面影响。

  2017年通胀不是大威胁,大宗商品价格盘整将导致进口成本对PPI的推动力减弱,主周期仍在下行阶段也将制约CPI反弹。财政政策有望更加积极,但赤字率持平、以收定支的政策基调难以改变,地方财政压力仍较大。货币政策需兼顾稳增长、稳汇率与资产价格去泡沫,政策左右为难,只能保持稳健中性。

  中国资产价格:股市脱虚向实,债市分化加剧

  ①外汇:2017年汇市的关键词仍为“温和贬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年底有望贬至7.2-7.3,下半年贬值压力大于上半年。

  ②股票:2017年股票市场仍将箱体震荡,但箱体中枢水平有所上升,约为3000-3500。2017年股市的关键词或为“脱虚向实”,这意味着估值偏低的蓝筹股、增长超预期的成长股与风口浪尖的科技股值得关注。H股的投资机会仍值得重点关注,但估值缺口正在被快速填平。

  ③债券:2017年债市的关键词将是“分化加剧”,高评级的利率债仍有投资价值,低评级的信用债的信用利差会显著拉大。

  ④大宗:2017年的关键词或为“盛况难再”。国内大宗商品市场面临显著调整风险,尤其是去年上涨较快的品种。

  ⑤房地产:2017年的关键词将是“周期回落”。房地产价格整体趋于回落,下行周期尚未结束,但一线城市房价难以显著下调,可能量缩价平,2018年甚至有反弹风险。

  投资建议

  全球:多配美元、英镑;减配美英股票;正常配置发达国家政府债券;减配大宗商品,上半年定投增持黄金。中国:增配低估值蓝筹股与H股;正常配置利率债(年中可能是增持良机);减配高风险信用债与大宗商品;减配房地产(至少降杠杆,一线城市核心地带房地产依然具有配置价值)

  (本文作者介绍: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冯梦雪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经济 资产 通胀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