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为何有恃无恐拿地王?

2016年09月25日15:36    作者:许权胜  (0)+1

  文/新浪财经金融e观察(微信公众号:sinaeguancha)专栏作家 许权胜

  我国在实际操作中却以做大做强国企为战略目标,因金融资源向国企倾斜,国企的领导与政府领导之间关系可以相互转换,国企如果运作失败,后果由全民承担,因此,这些因素使国企缺乏真正的市场竞争基因,这也是国企有恃无恐地争做地王的原因所在。

国企为何有恃无恐拿地王?国企为何有恃无恐拿地王?

  今年以来,一二线的房价持续的飙涨对实体产业的恢复更是雪上加霜看不到头。

  本来实体经济长期低迷,民间投资持续下滑,我国的经济供给侧的改革正处于深化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房地产竟然能一枝独秀领跑各业,这种虚拟经济的一路高歌必然挤占实体投资,上市公司一年利润不如一套房,说明房地产市场已经严重泡沫积重难返。

  自从我国把房地产当做支柱产业以来,房地产就一天也没有消停过,每当房地产业低迷时,政府就调集各种工具救市,增加货币降低利率放低首付贷,行业高涨时则又不敢去其虚火,只能用限购这个笨办法来稍微维持一下秩序,其实限购所起的作用正好相反,限购引起了人们的联想,一定是东西物有所值造成短缺,就像早先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物质匮乏,只能用粮票布票肉票来限制每人的消费。那时候各种票证一票难求。同样道理,房子限购,也是一房难求。所以限购等于就是明白告知人们“短缺”时代到来,也是每次限购都迎来新一轮上涨的原因。

  其实限购只是政府以为自己能解决一切市场问题的一种强势思维。我国是国家掌控下的市场经济,真正的市场作用太小,就像这次张维迎与林毅夫二位教授的产业政策的争论,其实他们各自的观点主要在于市场与计划之争,张宣扬市场的力量,林突出计划的作用。

  对于政府而言,二者之间的争论林更符合政府口味,因为市场的脉动里如果含有大量的政府控制权,政府当然更愿意接受,接受的好处是市场成为政府管理的一部分,存在感很强,而且政府官员个人权力能找到寻租运作的机会。而张的市场理念突出市场的作用,权力与市场要划清界限。但焦点在于西方的政府为市场服务,我们的市场为政府服务,所以这二种概念水火不容。可是张维迎教授竟然拿着西方的市场来教条套用我国的市场,显然是撇开国情盲人摸象。

  镜头再拉回到房地产中来,我国的房地产师从香港,产权有期限,政府招拍挂,一切都是香港照搬过来,笔者几年前到香港,没去之前以为香港弹丸之地到处是房子,哪里知道一跨进香港,大巴疾驰了二十几分钟,二边多是空阔山地,连个大型村落都没有看到,一直到维多利亚港湾才看到高楼鳞次栉比。

  当时听香港导游说香港房价按平方尺算,她形容她家里的狭窄、进门走二步就到床边,像个鸟笼,她说在香港她家还算宽敞的,像大陆的80平方米房子在香港算是豪宅了。我当时问导游:我们跨进香港时那么大片土地,拿出部分盖房子,你们也不至于住得这么憋屈吧?

  她苦笑:说香港的土地拍卖由香港政府掌握,但地块一般都被几大财团购得,财团为了维持房价稳定,拿到的地也不会过多过快来建房子。这使我想起我们的官员拒绝承认楼市推升与土地供应有关,好像“出处”来源于此,就像香港,是财团为富不仁,财团之间联合起来用土地来剥削民众。

  香港是财团拿地,而我国是国企拿地,只是国企的背后始终戳着政府的影子。这个好像我们的国企等同于香港的财团,当然不同之处在于香港是资本主义体制,资本有绝对话语权,但我国政府与国企之间类似股市中的一致行动人,也就是说政府释放出土地,一般被国企购得,国企为了控制房价,房价低迷,就会像香港财团那样放慢建筑节奏,政府也放缓供地节奏,如果用此种饥饿疗法不能奏效,政府则运用各种货币金融杠杆政策来诱导人们放下抵抗。若民众还不听话,国企与政府就故意演双簧,抬高土地价格,地王频现,用此来昭告天下,看看:你们再不进场就越来越贵了。用这种带有恐吓的方式驱赶人们入市。

  其实我国房地产政策是政府自救的一种手段,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财政工资、各种行政运行费用都要靠土地财政来维持。政府在产业思路上也是充满矛盾的,我国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且就当前的经济形势分析,当局可能是无意抬高房价的,就像权威人士5月份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称房子是给人住的,这个定位不能偏,恢复房地产市场正常运行,去掉一些不合时宜的行政手段。其潜台词是要抑制资产性价格暴涨来纾缓其他产业的资金紧张,把钱花到实体经济上去。

  但分寸是难以把握的,我国在实际操作中却以做大做强国企为战略目标,因金融资源向国企倾斜,国企的领导与政府领导之间关系可以相互转换,国企如果运作失败,后果由全民承担,因此,这些因素使国企缺乏一种企业精神,缺乏真正的市场竞争基因,这也是国企有恃无恐地争做地王的原因所在。

  现在可以说房地产产业打乱了政府整体的产业部署,民间投资断崖式滑坡,政府补贴的项目接二连三的倒闭,这些只能说明政府没有这个能力来引导市场,即使一个表面光鲜的房地产市场与政府调控有关,但也是政府与国企联手吹的泡沫,里面危机重重。就像之前政府推崇的风电光伏产业,最终都将会被打回原形。

  所以政府对产业政策的制定只是一种市场干预,市场也不会按照政府所愿所想。如果产业不是用竞争形式存在而是用行政保护,产业政策只会被那些执行企业加以利用,最终保护了落后。而我国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的所作所为,最终也会破坏整个市场价格体系,代价是物价飞涨、百业凋敝。

  因此,从房地产产业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正确之道在于建立市场竞争政策而不是回归产业政策。

  (本文作者介绍:资深财经评论员,长期在金融行业一线工作。)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房地产 楼市 产业政策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20万新三板投资者必关注:刘士余亲自站台意味着啥?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