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真的是来自印度的猴吗?

2016年09月23日18:07    作者:吴顺煌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吴顺煌 、周聪

  种种迹象表明,孙悟空可能与印度猴神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两者之关联的切实证据,至今还没有定论。不过,在如今中印关系难以出现明显转机,而中国对印投资又翘首以待的情形下,“孙悟空出自印度”这出戏,可以作为推动中印友好交流的一个谈资。

孙悟空真的是来自印度的猴吗?孙悟空真的是来自印度的猴吗?

  自1962年发生冲突以来,中印关系经常受到羁绊,难言顺畅。不过,在双边交流时,为了找一个突破口,中印双方都喜欢提及两国间深厚的历史交往,特别是中国佛教传自印度这个渊源。

  自莫迪上台以来,受到新政府改善投资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多中国人亲身到印度寻找投资机会。令中国人意外的是,佛教在印度居然找不到了(佛教徒在印度几乎要消失了),不过,到处却可以看到“猴神”。

  每当笔者和其他来印的中国人路过新德里一座用猴神的裤档做门的神庙时,都要生动地解释说:这就是“孙悟空”。孙悟空和印度猴神哈奴曼,渐渐成为中印两国间浓厚历史交往的民间谈资。

  一般来说,小说中的人物都有原型。《西游记》中唐三藏的原型就是大名鼎鼎的玄奘大师。那么,孙悟空又是谁呢?难道真的是印度猴神哈奴曼?

  其实,关于《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学术界的争论早就炸开了锅,至今还未形成统一答案。

新德里的哈奴曼神像与中国猴王孙悟空图新德里的哈奴曼神像与中国猴王孙悟空图

  孙悟空和印度猴神很相似

  到过印度的人都知道,猴子在城市里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因为印度人有敬猴的习俗。猴子和牛一样,是印度人心目中的神的化身。所以在印度很多地方,您都会看到有猴相和雕塑的神庙。这个猴神叫做“哈奴曼”。

  哈奴曼出现于印度梵语史诗《罗摩衔那》,此书成于公元前3世纪。《罗摩衔那》在印度人心中的地位如中国的《论语》,西方的《圣经》。

  《罗摩衔那》记载,国王罗摩的爱妻悉多被魔王瓦拉纳掳走,罗摩请求哈奴曼协助救妻。猴王哈奴曼飞越保克海峡到达锡兰岛(今斯里兰卡),烧毁楞伽城、智斗大魔王。营救王妃悉多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火烧楞伽城之后跳海逃走,最后只得搬救兵与魔王决战。凡事多磨难,哈奴曼搬来救兵却让罗摩受了伤,前往喜马拉雅山采摘草药救治罗摩之后方才战胜魔王瓦拉纳、救出悉多王妃。整个故事的发展线路成功塑造出了一个勇敢、超能但又不乏顽劣性格的英雄形象。

  哈奴曼有猿猴外形,其母为猴,其父为风神。极速飞行,隐藏身形,变形换态,几乎同悟空一样无所不能。此外,哈奴曼可以生命永续,即使生命枯竭也可风吹而复生,就像孙悟空一样长生不老。

  不少学者和文人都对孙悟空和哈奴曼的关系进行了考证,季羡林、胡适都在其列。暂且不论这两只中国和印度的知名猴子是否有联系,我们先从其外在行为和其经历的相似性比较一番。

  1、孙悟空和哈奴曼都曾以变形之技能对抗蛇精。在前往锡兰岛的时候,一个叫Sursa的蛇精吃掉哈奴曼,哈奴曼不断变大身形,差点撑破蛇精。《西游记》中孙悟空跑进蛇精肚子,以同样的手法同蛇精斗争。

  2、两者都会腾云驾雾,拥有一跃千里之能,并且两者飞跃时姿势极像。

孙悟空和哈奴曼腾云驾雾姿势孙悟空和哈奴曼腾云驾雾姿势

  3、中印两猴王的出身均离不开风。印度猴王哈奴曼父亲为风神,而中国猴王则因见风而从石头成为猴子。

猴王孙悟空诞生图猴王孙悟空诞生图

  4、哈奴曼和孙悟空都曾毁坏了仙林。哈奴曼达到锡兰岛之后,为了找出魔王拉瓦那而毁坏了阿育王仙林。孙悟空师徒在镇元大仙那里歇脚时,孙悟空偷吃人参果被发现,一怒之下毁林之后一逃了之。

  5、两只猴王的成长背景相似。哈奴曼和孙悟空并非自小就是明晃晃的英雄形象,两只猴子小时候都生性顽劣。哈奴曼小时候就极其贪吃,不知厌倦,到了见啥吃啥的地步。紧接着,哈奴曼整日追着太阳要吃掉它,弄得神界不得安宁。神界各位大神最后不得不安抚哈奴曼,给予其各种神力以平息其深不见底的欲望。

  孙悟空年轻时的调皮捣蛋、做事不计后果的形象是各位所熟知于心的。两者的成长过程有很强的一致性,都是由坏到好,由世界之威胁转变为世界之正义。

  中印自古就有发达的经贸往来,其中一条比较经典的路线是海上丝绸之路。印度人通过东亚南,然后在中国南方上岸。泉州曾经一度是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在泉州的千年古寺开元寺中,一具哈奴曼的石雕仍存于世,上面还镌刻着“Monkey King Hanuman”的字样。

泉州开元寺哈奴曼石雕泉州开元寺哈奴曼石雕

  孙悟空真的是印度猴?

  种种迹象表明,孙悟空可能与印度猴神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两者之关联的切实证据,至今还没有定论。支持孙悟空形象借鉴于哈奴曼的大学者有胡适、季羡林和陈寅恪。

  但鲁迅等一些学者却认为孙悟空的形象来源于《太平广记》中的巫支祁,有些学者认为猴王孙悟空来源于福建当地的信仰猴子的本土风俗,另外一些学者还认为孙悟空的原型出自于玄奘的一个胡人徒弟。其实,世界之大,两个形象出现雷同也未尝不可能。

  嘉晋年间,吴承恩在河南新野当知县。新野本地的猴戏十分出名,有据可查的新野猴戏最早出现在两千多年前。任职新野知县期间,吴承恩对于当地猴戏迷恋不已。吴承恩还查看了新野的县志和新野的相关作品,在一个盛行猴戏的地方吸纳一些与猴子有关的民间轶事后并且将其加入《西游记》中也极有可能,甚至可以和印度一点关系都没有。

  既然没有定论,我们就此打住。不过,在如今中印关系难以出现明显转机,而中国对印投资又翘首以待的情形下,“孙悟空出自印度”这出戏,可以作为推动中印友好交流的一个谈资。

  (本文作者介绍:毕业于印度德里大学,现任 印客 CEO,印度商圈发起人。)

责任编辑:黄诗儒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中印 投资 友好交流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20万新三板投资者必关注:刘士余亲自站台意味着啥?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