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大时代来临

2016年05月20日09:39    作者:王汉锋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王汉锋

  受企业内在发展需求及宏观环境驱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近年风起云涌。2016年年初至今的海外并购交易额已经达到785亿美元。这种趋势在当初具有类似发展路径的日本、韩国等经济体中也发生过。我 们相信在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大时代正在来临。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大时代来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大时代来临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大时代来临

  受企业内在发展需求及宏观环境驱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近年风起云涌:(1)从企业内在发展需求来看,中国经济整体增速的放缓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拓展海外市场,而产业升级的迫切性也使得从海外收购获取相对先进的技术或品牌成为中国企业的选项之一;(2)从宏观条件上看,人民币未来双向波动的可能性更大,而非过去多年的单向升值,促使企业考虑将剩余资金配置在海外资产。2015年全年中国企业在进行中或者已经完成的海外并购交易559笔,交易金额1022亿美元(同比增86%),2016年年初至今的海外并购交易额已经达到785亿美元。这种趋势在当初具有类似发展路径的日本、韩国等经济体中也发生过。我们相信在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大时代正在来临。本篇报告是此主题系列的第一篇,我们将主要梳理目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趋势与基本特征。

  中国企业海外收购三大趋势

  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过程出现了三大趋势,值得关注:

  一是行业的变化(从资源到技术):近几年间,“走出去”企业所在行业已经从传统能源、矿业一家独大的格局逐步转向制造业、消费品行业、TMT等多个领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2015年,信息技术、制造业、消费品及医疗等行业并购交易已经占到了海外收购总交易额的61%,五年前这个比例只有10%。

  二是目的地的变化(从亚非拉到欧美):相比于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中国企业越发青睐发达经济体中的成熟资产。在整体收购规模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对非洲、中东、拉丁美洲的企业收购占比有所下降,而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及欧洲)的企业收购的占比提升。2015年,中国企业对美国及欧洲企业的并购交易占总交易额的比例达到66%,而2010年该比例仅有32%。

  三是收购主体的变化(从国企主导到民企主导):新兴产业中的民营企业快速崛起,对外投资热情高涨,逐步成为对外收购的主力军。从2003年开始,在全部上市公司中,国企海外收购交易额占比持续在70%以上。国企占比从2012年开始下降,2015年已经降至50%以下。

  海外收购:估值及股价表现

  2015年完成的交易中,被收购企业市盈率中位数达32.6倍,创07年以来的新高;市净率2.0倍,同样是近年新高。中国企业支付的溢价中位数达26.4%,较2014年有明显上升,但仍在历史平均水平附近。

  完成收购的企业普遍在长期内有超额收益,A股企业股价表现强于港股。以中位数计,收购完成三年后A股收购企业取得了16%的超额收益,高于港股(5%)。分行业来看,A股工业、电信、消费等行业公司收购完成后一年内股票表现较好,港股公用事业及信息科技表现领先。

  我们基于已经完成的交易情况,筛选了交易规模较大、对收购企业的经营可能有较为明显的拉动、收购企业估值较为合理的公司,这些公司可能在未来有较好的股价表现。

  (本文作者介绍:在中金和高盛等金融机构从事市场和经济研究。)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海外 并购 走出去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五月第一周新三板的奇葩股:神州专车亏37亿上市底气何在 20万新三板投资者必关注:刘士余亲自站台意味着啥?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