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光:决策层不会再度为牛市背书

2016年03月22日09:11    作者:沈建光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沈建光

  去年牛市时期,官方媒体曾一度公开表态资本牛市,被市场解读为政府背书,但高杠杆、高估值、快钱效应、背离经济基本面使国家牛市面临风险。总结教训,决策层不会再度为牛市背书,而是从制度建设的角度理顺直接融资机制,恢复投资者信心。

决策层不会再度为牛市背书决策层不会再度为牛市背书

  过去三天笔者在北京参加2016年中国高层发展论坛,会上周小川行长就十三五金融改革做演讲,提到如何健康发展资本市场以及如何看待中国企业部门高杠杆率。其中,周行长提到的中国国民储蓄率高是化解企业高负债的有利条件之一,被有些媒体解读为决策层鼓励“储蓄入股市”。本周首个交易日,股市了延续上周创业板带动下的反弹局面,A股上证综指收盘价3018.8,涨幅2.15%。?

  针对牛市是否到来的问题,笔者参会后有如下几点感想:

  第一,市场对周行长表态的过度解读,可能更多是有做多的一厢情愿的立场。笔者亲临现场,并未感觉到周行长演讲中对股市的过多“青睐”。周行长提到国民储蓄率较高,其中包括居民储蓄与企业储蓄,而这可以解释为长久以来我国是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模式,是债务率较高的原因之一,把这个直接解读为央行鼓励居民入市,十分牵强。

  同时,周行长讲话中主要提到发展资本市场化解企业存量债务较高的局面,而化解存量债务以及二级市场炒股并非直接相关。

  第二,政策牛市是去年股灾的惨痛教训,相信决策层不会为国家股市背书。去年上半年,中国资本市场经历了一轮火爆牛市。从早前不足2000点短短半年期间上涨到逾5000点,涨幅牛冠全球,但脱离基本面的火爆表现也为下半年股灾埋下伏笔。当时官方媒体曾一度公开表态资本牛市,被市场解读为政府背书,但正如笔者在去年六月《牛市不需“国家战略”》文章中所提到的,高杠杆、高估值、快钱效应、背离经济基本面、以及透支改革预期都使得国家牛市面临风险。因此,总结教训,笔者不认为决策层会再度为牛市背书,而是从制度建设的角度理顺直接融资机制,恢复投资者信心。

  第三,资本牛市的根基在于日益完善的制度建设。十三五”规划中提到创造条件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发展多层次股权融资市场,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建立健全转板机制和退出机制,这为未来五年资本市场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笔者看来,制度建设是重拾市场信心的关键,包括注册制仍符合市场化改革的路径,待市场时机成熟后仍需适时推进;引入机构投资者,强调中小投资者保护;做好监管改革的调整,及时发现并积极防范金融风险等等。

  第四,投资者信心恢复在于经济企稳与供给侧改革的有效推进。股市的波动与基本面联系不无关联。从短期来看,两会后稳增长措施加码,基础设施投资与房地产新开工有反弹迹象,且新经济与服务业在传统产业低迷之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加大。

  在此带动下,如果二季度中国经济可以企稳,将有助于资本市场信心的恢复。而从长远来看,供给侧改革,如国有企业、户籍制度、财税体制、金融体制、社会保障等诸多改革均位列十三五改革重点,还需切实推进,毕竟惟有改革开放才能重拾投资者信心,为资本市场繁荣提供扎实的支持。

  今年,国内外经济环境是极其复杂和艰难的,恢复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挑战是巨大。但正如在发展论坛上的主旨演讲中,张高丽副总理的总结:只要度过了今年艰难的转型期,明年就能迎来一片海阔天空。同样,中国股市只有完成深刻的制度重建,才能迎来持续的牛市。

  (本文作者介绍:经济学博士,现任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 首席经济学家。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员。)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黄晓峰 SF058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牛市 股市 政府 监管 A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老艾侃股:下一目标3200点 回调就是介入机会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3天暴涨97000倍!新三板频现“妖股”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