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梁海明
有不少舆论甚至政府官员认为,多设立自贸区,在国际航运、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等方面狠下功夫,可以在中国内地复制几个新加坡、香港,更有人认为可以取代这两个地区。这种想法虽然雄心勃勃,但实际操作起来很难。
近来上海、天津、广东和福建的“自贸区”相继成立,陕西、甘肃、河南和广西等省份也开始陆续申报自贸区。笔者近期在出席一些与自贸区相关的论坛期间,却发现不少人对“自贸区”其实缺乏认识,甚至存在误解,以下是五个最常见的误区。
第一、是成立自贸区还是自贸园区?
在一些地方政府公开的有关自贸区申报、发展规划的材料中可发现,地方政府把“自由贸易区”等同于“自由贸易园区”。
“自由贸易区”的英语为“Free Trade Area”,指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通过签署自由贸易协议,分阶段取消绝大部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例如中国与新西兰、智利等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议,属于“自由贸易区”,其涵盖范围是两国的全部关税领土,定位是国与国合作性质的,两国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的市场准入条件接近于全方位。
“自由贸易园区”的英语为“Free Trade Zone”,指的是国家在某几个特定的区域内,设立的实施优惠政策以及推行特殊监管政策的区域。定位是区域性质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的市场准入条件是有限制条件的,相当于我们过去所说保税区、经济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的2.0升级版,或者说是3.0版。
因此,地方政府申请成立的其实是“自由贸易园区”,而非“自由贸易区”。但一些地方政府混淆了两个概念,定位不清,在规划中包罗万象;许多地方的规划也比较雷同,而且在某些领域如金融、服务贸易和投资的市场准入条件上,大大超过了“自由贸易园区”定位。这需要各界去拨乱反正。地方在规划自贸区发展方面,需要有清晰的定位,避免大而全,避免规划太多高大上的产业,要仔细权衡计划能否真正“落地”。
第二点,自贸园区能够促进周边城市发展?
虽然长远而言,设立自贸园区可以通过“扩散效应”,向周边地区扩散、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这些周边地区又可反过来进一步促进自贸区的发展,形成一个逐渐上升的循环积累过程。但是,在初期、中短期而言,自贸园区容易产生“回波效应”,很大可能会影响周边城市发展。
在政策倾斜下,各方大力推动自贸园区发展,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集中流向“自贸区”,周边不发达或相对落后的地区则会因为政策的不平衡,以及资源、生产要素流失,导致地区之间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因此,地方政府在大力推动设立自贸园区的同时,需要同时思考如何协调自贸园区优先发展对其它落后地区不利影响之间的问题。
第三点,自贸园区不会影响有关产业的发展?
地方政府设立自贸园区之后,原意是希望推动有关产业的发展,但自贸区的设置,反而有可能会导致部分国内产业由于进口替代(import-substitution)的影响而式微,甚至出现倒闭,国内外的投资也会因此减少对有关产业的投资。
由此产生的后果是,不但有关产业遭受冲击,甚至容易产生结构性失业及技术性失业问题,影响设立自贸园区的实质效果。
因此,地方政府在进行自贸园区规划时,不能一味认为自贸园区对产业的影响只有益处,而无弊处,需要更加全面考虑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的影响,以及平衡自贸园区内的产业发展与园区外产业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四点,设立自贸园区就能吸引他国前来合作?
一些地方政府提出要分别通过与一些核心国家建立自贸平台,以打通与拉丁美洲、欧洲和非洲等的自贸通道。这种想法虽然好,但需要考虑别国的实际需求,并非所有国家对自贸平台都很感兴趣,对一些国家而言,自贸区也不是“大蛋糕”。
笔者以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巴西为例,由于货币贬值、外资大量撤退,巴西政府近年来更倾向、更聚焦通过内需推动经济,希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因此,即使全球贸易协议的扩展,巴西也透过南美地区的“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以及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LAIA)签订几项协议,但一直未有实质性突破。部分协议也只限于优惠税率,其他如经贸深度合作、服务贸易等重要议题均无深入探讨。
巴西这种趋向孤岛化的经济政策,未与国际充分接轨,加上中国与巴西产业结构相似,巴西政府向来视中国为竞争对手,设立诸多贸易壁垒。中国的地方政府要与巴西建立自贸平台,难度有些大。
即使不谈政府,中巴两国在企业层次的合作未来可能也有可能会越来越困难。在通胀的威胁下,巴西政府推出的紧缩货币政策,已经令不少巴西企业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巴西家庭目前平均把每月的1/5收入用以偿还信用卡债、贷款,在债务偏高的情况下,再经过近年大幅度加息,等于直接增加家庭负债比例,进一步削弱巴西人消费意欲。巴西消费差,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发展乃至生存。实际上,巴西经济也走到了萎缩边缘,未来的情况也可能会继续恶化。
这种情况下,中国的自贸园区即使是与巴西成功设立自贸平台,可能象征性的意义会更大一点,实质性的意义会小一点。而且,这个自贸平台在巴西经济水深火热之际,还有可能成为“扶贫平台”,合作赚钱未成,反而出钱扶贫。
因此,地方政府要和他国建立自贸平台要有针对性,更要看他国的意愿,而非一厢情愿。另外,也必须先和一些国家进行充分沟通,以及要充分、深入了解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现状,否则的话,设立自贸平台只会吃力不讨好。
第五点,设立自贸园区就能取代新加坡、香港?
有不少舆论甚至政府官员认为,多设立自贸区,在国际航运、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等方面狠下功夫,可以在中国内地复制几个新加坡、香港,更有人认为可以取代这两个地区。这种想法虽然雄心勃勃,但实际操作起来很难。
以新加坡为例,新加坡的国际航运中心不是一日建成,而且付出了非常大的代价,同时也与其地理位置有关,实际上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了。
虽然身处马六甲海峡的优越地理位置,同时也有身靠东盟国家的便利条件,但新加坡为了发展航运,不但成立海洋法庭,更积极争取世界大海运公司都去落户,土地几乎是用送的,给予一切可能的优惠。表面上看,新加坡当时是吃亏了,失去了不少利益,但到了后来,变成只要开设海运公司,就不能不到新加坡去,因为新加坡已经是世界的航运中心了。
这就是所谓的“车票效应”,必须先有车票,才能上车。新加坡当时为了“车票”豁出去了,倾全国之力才有了今天的国际航运中心地位,
中国地方政府要考虑的是,到底可以付出多大的代价去买这张“车票”?即使买到“车票”,要用什么后发优势去与新加坡竞争呢?笔者认为,较佳的选择还是与新加坡、香港错位发展,采取互相合作和良性竞争的形式,才更能促进自贸区的各项建设。
简而言之,地方政府对自由贸易的热情值得肯定,但需要清楚认识到自贸区的利弊,以及消除误解,如此才能在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下,既能加大发展与世界各国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也能有助于发展本地经济。
(本文作者介绍:香港经济学者、盘古智库学术委员,著有《你不知道的财经真相:美国退出QE之后的世界》、《中国经济新政策与我们》。)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