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陈志龙
政府采购的每一分钱都来自纳税人,本来是"阳光下的交易",却不时曝出"豪华采购"、"天价采购"、"质次价高"等问题,引致社会对政府采购的质疑。这要求我们保证评审专家"随机"产生,明确评审专家的评审要求和责任,强化对评审专家的失信惩戒。
"能不能设计一个随机选择专家评审的办法,让专家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选中,让企业不知道该找谁'走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压缩可能的寻租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这段话是总理在参加审议《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时说的。一个收支均超过10万亿的政府,其政府采购行为备受瞩目,连总理都煞费苦心要为其“支招”,想办法补漏。
政府采购法自2003年1月1日实施以来,对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资金使用效益、培育社会服务组织、促进廉政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多年来,我国的政府采购总规模从千亿元上升到2013年的16381亿元。但是,政府采购也暴露出质量不高、效率低下,个别地方也滋生“灯下黑”的腐败问题。
媒体不时曝出政府采购活动中出现的"天价采购"引发社会强烈关注。因此,总结政府采购中的经验教训,制定出台配套法规,对过去“牛栏关猫”的粗犷制度进行细化,完善体制机制,促进采购行为规范化、法制化,构建规范透明、公平竞争、监督到位、问责严格的政府采购工作机制是《条例》出台的意义所在。
政府采购的每一分钱都来自纳税人,本来是"阳光下的交易",却不时曝出"豪华采购"、"天价采购"、"质次价高"等问题,引致社会对政府采购的质疑。从近年来政府采购领域引发的案件看,突出问题是质次价高,把财政资金当唐僧肉。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往往通过隐瞒政府采购信息、改变采购方式、
不按采购文件确定事项签订采购合同等手段,达到虚假采购或者让内定供应商中标、成交的目的。要让"阳光下的交易"真正体现“三公”原则,全过程的信息公开透明是前提。现在,《条例》在提高政府采购透明度方面,有硬性的核心信息“四公开”规定,一是项目信息须公开。政府采购项目采购信息应当在指定媒体上发布。
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只能从唯一供应商处采购的,还应当将唯一供应商名称在指定媒体上公示。二是采购文件须公开。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在中标、成交结果公告的同时,将招标文件、竞争性谈判文件、询价通知书等采购文件同时公告。三是中标、成交结果须公开。四是采购合同须公开。“四公开”旨在防止暗箱操作,遏制寻租腐败,保证政府采购公平、公正和透明。
政府采购事务中专家评审制赋予了专家评委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有时他的一票对供货商来说就是"生杀予夺"的大权。但评审专家获取的名义报酬即评审费非常有限,三五百元的车马费和误餐费,一个标的采购完成,评审小组就自行解散,法律也不可能对其最终的违规评审结果设定过重的法律责任。
在实际操作中,供应商对专家的"公关"活动越来越隐蔽,想要查实专家的违法违规行为比较困难。很多时候,即使从评审结果来看,明知专家不够公正,但往往也对其无可奈何。
如何体现总理所说的“让专家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选中,让企业不知道该找谁'走关系'”,《条例》对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的入库、抽取、评审、处罚、退出等环节作了全面规定:一是为保证评审专家"随机"产生,防止评审专家终身固定,明确省级以上政府财政部门对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实行动态管理,扩面并随机抽取评审专家。
二是明确评审专家的评审要求和责任。评审专家应当遵守评审工作纪律,根据采购文件规定的评审程序、评审方法和评审标准进行独立评审,并对自己的评审意见承担责任。
三是强化对评审专家的失信惩戒,对不良行为予以记录,并纳入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针对评审专家不同违法行为的性质,区别设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其评审意见无效,不得获取评审费,禁止其参加政府采购评审活动,给予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行政处罚,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既使其从业受到限制,又使其经济上付出代价。以杜绝长期以来违法采购结果无人负责、责任无法追究等问题。
(本文作者介绍:南京财经大学中国区域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财经专栏作家,报人。)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