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长为何债多不愁?

2014年03月12日 11:56  作者:冯奎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冯奎

   中国市长们债多不愁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一是中央的导向有变化,不搞GDP崇拜;二是央地关系正在理顺,尤其是财政税收体制;三是各个方面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更加重视。尤其是舆论的监督力度加大;四是离任追究责任机制正在建立中。

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中国的市长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量需为入”、“量入为出”,努力追求健康的城市财政。    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中国的市长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量需为入”、“量入为出”,努力追求健康的城市财政。

  一,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评价。今天的中国青年报的标题很抢眼,说地方负债发展,就像是吸食了鸦片。这个标题其实过了。负债经营是个中性词,是双刃剑。可以去割别人的肉来喂自己,也可以导致自己破皮,甚至伤害到自己的筋骨。

  二、核心问题界定。不是不能负债,而是负债的量化标准、评级信息、预警机制等等,付之阙如。核心就是中国市长们做到了债多不愁。

  三、中国市长们债多不愁的五个原因: 

  第一个,推到“保增长”身上。以前是保8。后来是金融危机时闯关。都是不惜一切代价。

  第二,推到一些制度身上。央地之间,财权事权显然错位严重。事多,钱少,那就负债。

  第三,推动领导头上。大领导们都有大手笔意识。大领导说宁可多负债也要搞建设、搞发展。一个精神下去,负债增长一大截。

  第四,推到舆论头上。地方媒体热衷于鼓吹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有鼻子有眼。这对当政者的负债是个正向激励。

  第五个,推到后继者身上。离职审计,只要你自己不贪、不占,债务问题基本上就不是个事,可由下任承担而与己无关。

  四、债多不愁的好日子就要到头的几个分析:

  一是中央的导向有变化,不搞GDP崇拜。

  二是央地关系正在理顺,尤其是财政税收体制。

  三是各个方面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更加重视。尤其是舆论的监督力度加大。

  四是离任追究责任机制正在建立中。

  五、结语感想

  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中国的市长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量需为入”、“量入为出”,努力追求健康的城市财政。中国市长债多不愁,有着极其复杂、多面的成因。如果制度、政策、机制的层面不做根本性的调整,市长们仍然不用为城市负债去担心受怕。这样下去,结果当然可怕,因为城市高负债的风险正在系统性地累积,对于中国城市以及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都将是个严峻的挑战。

  (本文作者介绍: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研究员,城市中国网总编辑,管理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城镇化与城市发展战略专家。)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14新浪金麒麟论坛”定于2014年11月22日在北京JW万豪酒店召开,本届论坛主题:变革与决策。聚焦改革深水期的中国经济的转型与挑战。 报名入口》》》 2015,决策下一步,等你来!)

文章关键词: 市长地方债债多不愁

相关专题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给公务员涨点工资如何? 如果毛泽东是企业家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楼市需要告别全民普遍的自利情结 中国富人大举投资移民美国为了啥 墨西哥取消高铁订单背后博弈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提振房地产中国还有啥政策? 中国奶粉我们为啥还是没信心?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