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莫开伟
毫无疑问,将迫使金融监管部门加快制订资管产品统一监管制度、确立统一监管标准,已是金融业发展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近日,央行牵头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管局等部门合力酝酿一部针对不同资管产品的统一监管制度(《征求意见稿》)。主要内容共30条,核心包括打破刚性兑付,限定杠杆倍数,消除多层嵌套,强化资本约束和风险准备金计提要求等(2月25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很明显,金融业资管业务统一监管制度意图使各金融机构按照资管类型、而非现在的发行机构的类型统一标准制定行业底线和最低准入标准,对共性的问题做最基本的规定,最大程度地消除套利空间。
毫无疑问,将迫使金融监管部门加快制订资管产品统一监管制度、确立统一监管标准,已是金融业发展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而整合资产统一监管制度正如一杆“金融天平”,能公平、公正、客观地开展好金融资管业务监管,能在最大程度上消除金融监管套利空间,从根本上消除金融业务无序竞争和金融监管混乱的局面。尤其,金融资管业务统一监管制度出台后,更能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寻求共识,并奠定扎实基础。
具体说,资管监管新规出台意义重大:一方面,开启资产行业统一监管新篇章。中国当前实施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各资管业务在不同监管体系开展,监管要求不一致,这也给了资管业务嵌套规避监管、扩大投资范围以可乘之机,导致通道业务盛行。而监管新规只允许理财非标业务通过自己管辖的信托公司进行。因此,这次央行牵头制定资管监管新规在推动我国资管行业统一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另一方面,求同存异,对现阶段资管行业重大问题进行了基本规范。《意见》主要内容涵盖了打破刚兑、强化投资者适当性、禁止资金池、强化资本约束和风险准金计提、统一监管要求、消除脱层嵌套等内容,这些内容是近年各监管机构都反复重点提及以及加强监管约束的, 体现了平衡各资产管理差异性以及各监管制度习惯方面做到了求同存异,先达成共识,然后在逐步解决不同意见,为后续一系列资管统一监管举措开个好头。
而且,出台金融业资管业务统一监管制度,也是金融混业监管的必然要求。因为,近年来,我国资产管理业务快速发展,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基金子公司、保险资管公司等设立的各类资管产品,公募基金,私募投资基金等,仅从名字上就让人觉得眼花缭乱。据相关资料,截至2016年末,我国资产管理行业规模已轻松超过了110万亿元,同比增速约为33%,远高于同期GDP增速,是2016年全年GDP总额的1.6倍。可以说近年我国资产管理行业正在快速跑马圈地,规模扩张明显,这既展现了行业内生增长动力的充足,也引发了市场担忧。
同时,不同的产品之间多层嵌套,层层加杠杆,金融交叉领域的风险不断积累。如产品过渡嵌套,规避监管,隐藏风险;过渡加杠杆,资金空转;资产产品运营透明性不高,投资者权益保护不足;产品同质,部分机构主动管理能力不足,恶性竞争等等。
我国资产管理行业所呈现的问题是成长阶段的特有问题,既是行业不成熟的表现,也是继续发展壮大需要克服的问题。这些问题与多种因素有关,这其中缺乏资产管理顶层设计也是重要因素,这些问题如果不加重视必然有可能引发金融风险,从而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形成巨大冲击。因此,在金融资管业务这种乱象下,如果不及时出台统一监管制度,就有可能引发新一轮金融不规范竞争,催生更多的金融风险隐患。显然,出台金融资管业务统一监管制度,能在最大范围内遏制金融无序加杠杆行为,有效抑制金融泡沫,从而避免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然而,将来金融业资管业务统一监管制度出台并实施,到底会带来哪些影响?笔者认为会带来四方面变化:
首先,将有效打破刚性兑付,让投资者保持理性、谨慎投资态度,注意防范金融投资风险。统一监管制度明确规定资管业务的本质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是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最终的风险和收益都应该是投资者自身的。目前,各类资管产品中,只有银行保本理财是计入表内业务的,截至2016年上半年,该类产品规模为6.1万亿元。同时,刚兑在银行理财、信托产品中更为普遍,然而打破刚兑需要良好的路径设计,不然将会引发投资者恐慌和金融不稳定因素。未来打破刚性兑付后,投资者将会更加看重金融机构的专业能力以及机构财务实力。同时,要求金融机构不得开展表内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打破“刚性兑付”,这对广大投资者来说,就应保持理性投资策略,把准投资机会,不能再盲目跟风了。
其次,将搅动金融行业变局,使金融业在资管业务的竞争行为日趋规范,金融风险将逐步降低。统一监管制度将禁止资产管理产品投资其他资管产品及自有资金购买资产产品,并对不同资管产品实施统一杠杆率、集中投资度限制和风险备付金等要求。如诸如要求理财投资非标资产规模不得超过理财余额的35%以及总资产的4%;由于信托行业主要以非标资管产品为主,如果加强金融机构非标投资,未来信托产品发行的机构投资者范围可能缩小,同业资金来源将会收窄。
同时,基金子公司、保险资管机构也有开展部分非标产品,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不同限制。此外,禁止金融机构提供旨在扩大投资范围、规避监管要求的通道服务。而且,监管新规要求加强资本约束,金融机构要按照资管收费收入的10%计提风险准备金,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子公司等都有风险资本约束,银行理财、保险资管机构并没有建立资本约束机制。对于10%的风险准备金,目前信托公司实行的是净利润5%计提赔偿准备金,未来实施10%的风险准备将需加大计提力度。
此外,银行保本理财将不再作为资产管理业务,而转为资产负债业务,需消耗银行资本总额。这些规定将会对资管行业产生深刻的影响,引发资管业务重大变局。如银行为规避贷款规模、资本消耗等的监管政策,借助其他资管产品实现表内资产转移,这种方式将无法继续。这虽然可能短期内会使各金融机构资管业务受到影响出现业绩下降,但从长远看,会利好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各金融机构应持理解和支持态度,千万不能再设置障碍或打政策“擦边球”了。
再次,将导致资管行业增速放缓和结构变化,对金融业经营利润造成不利影响。监管新规特别关注的去通道、去刚兑、限制非标、禁止嵌套等思路对于当前资管行业的发展进行更深刻的清理和理顺,这将会消灭大量的通道业务和嵌套业务模式,整个资管行业增速将有显著放缓,业务结构更为优化;而且禁止资金池业务是各大监管部门统一的监管举措,信托、基金子公司都有开展部分资金池业务,未来可能会加快清理速度,部分资金池业务开展规模较大的金融机构比较受到一定冲击;尤其,打破刚兑,通道业务减少,资管产品差异程度下降,各金融机构资管业务竞争更加激烈,金融机构需要真正注重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转型发展更为迫切,经营发展差异化程度逐步提升,市场竞争结构趋向集中化,部分弱势中小机构可能越来越边缘化。整个金融业资管行业将进入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即从盲目单一追求数量到数量与质量并重方向转变,促使金融业资管业务上升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
最后,将对金融监管形成较大冲击,加快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已是迫在眉睫之事。因为即便不久的将来资管业务统一监管制度出台,也需统一的监管力量去实施。如《征求意见稿》大致的监管路线是由人民银行牵头制定所有资产管理产品的指导意见,然后各监管机构制定各类产品的具体监管规则,按照募集方式进行分类统一规制,这需要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协调监管,如何协调微观监管和央行的宏观审慎职能便成了整个资管行业监管格局调整的核心, 这要求尽快整合监管资源,形成统一监管力度,才能确保资管监管制度的贯彻执行。若依然按照现在这种金融监管老格局来执行新的资管业务监管制度,恐怕会存在“本位广义”和“选择执行”的乱象,无疑会让一项好的监管制度效力被大打折扣。对此,加快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机制设计、尽快推出高效能监管体系,已到不可回避和不容迟疑的时候了。
(本文作者介绍:知名财经评论人、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琛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