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金融e观察(微信公众号:sinaeguancha)专栏作家 李庚南
银行贷款方式的背后隐含着不容忽视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空间。如果银行能有效弱化贷款期限错配问题,实现贷款期限与企业资金回流的无缝对接,则无疑将减少企业为转贷付出的额外融资成本。
实业不振,何以兴邦?这是最浅显的经世之道,却也是当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困惑所在。目前,实体企业正挣扎在经济L型的阴影里,举步维艰;帮助实体企业走出发展困境自然成为兴邦之大事。而设法为实体企业卸下沉重的经营负担、让企业活下来,显然是最迫切的任务,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至于实体经济如何“强生健体”的问题应在其次)。
这样,就不难理解:国务院何以三番五次强调要着力降低企业成本;不难理解,日前国务院何以专门印发《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在上述《方案》中,国务院提出了六大降低实体经济企业综合成本的目标,其中赫然在列的是“融资成本有效降低”。这对于正经受“利差缩水”煎熬的银行,是不是感觉很无辜也很无奈?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近年来银行利差正日渐收窄。自去年以来,央行先后5次下调基准利率,由此带动银行利差的进一步收敛。16家上市银行年报显示,2012年-2015年,除个别银行外,上市银行利差总体呈下降趋势,收敛在2.7%以内。其中,工、农、中、建、交5大银行2015年利差分别降至2.47%、2.66%、2.12%、2.63%、2.22%,分别较2012年下降了0.19、0.15、0.03、0.12、0.37个百分点。
同时,银行贷款利率水平总体呈下降态势。据央行发布的2016年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6月末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26%,同比下降0.78个百分点。尽管银行负债的成本也在下降,但负债端成本下降速度慢于资产端收益率,利差收窄态势明显。
在市井坊间,我们一方面经常听到的是“银行躺着赚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的感慨(其中未尝没有幸灾乐祸的意味);另一方面,关于融资难、融资贵的呼声却涛声依旧。市场似乎正考验着银行挤干利差“泡沫”的能力。
那么,在利差不断收窄的态势下,银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究竟还有多大空间,现实路径是什么?
显然,要求银行违背商业可持续原则降低贷款利率,绝非我们所需要的降成本。从长远看,也将导致信贷关系的扭曲,损害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并终将损害对实体经济的信贷供给。
但是,客观地分析,银行也并非完全无可作为。在银行自身成本的控制、贷款定价技术的提升、收费行为的规范、信贷方式的改进与完善等方面,其实都能或多或少找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空间。
其一:从风险定价中发掘空间。
毫无疑问,以收益覆盖成本与风险是商业银行定价的基本准则。作为银行,应该反躬自问的是,我们的贷款定价,或者说贷款利率上浮,是否真正体现了成本的上升,是否真正体现了对风险的判断和评估?是否真的让企业感觉物有所值?
现实情况是,银行机构在贷款定价方面所采取的方法或模型总体还显粗放,一般是简单地依据客户贡献度、信用等价、贷款担保方式等指标打分,并参照同业水平实行加点上浮。至于所确定的贷款利率能否覆盖成本和风险、覆盖到什么程度,大都缺乏精细的测算,且实际上往往是覆盖过度、上浮过多。
这种粗放的定价模式无疑隐含着或多或少的空间。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的银行能否准确测算这一空间的大小,是否有适当让渡这一空间的意愿。这取决与银行定价理念的创新与定价技术的提升。
首先是定价理念的创新。银行应切实强化长期客户发展战略意识,在定价理念上坚持互惠共赢,真正实现由“以我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化。这就要求我们的银行客观研判形势,正视经济新常态下潜在增长率趋缓的现实,丢掉继续保持利润高增长的幻想,合理锚定、适时修正自身的利润目标。在贷款定价时,不仅充分考虑、准确核算自身的成本、风险,还要从维护、培育长期客户关系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客户的可承受能力,要“思其堪受”!
其次,是定价技术的创新。在利率市场化时代,定价能力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挖掘降成本空间的基础。唯有不断提升定价能力,才能尽可能从贷款技术创造上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空间。这就要求我们的银行能综合评估成本、收益、风险及客户关系,实现风险-收益的理性决策。一方面,要夯实成本核算基础,引入作业成本法,完善成本核算机制,真正做到贷款成本“心中有底”。另一方面,要立足于大数据,不断建立完善客户信息数据库,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系统和科学的风险定价模型,合理确定风险溢价,实现利率覆盖风险。
在贷款定价上,要避免陷入一种思维误区,即将利率覆盖风险简单理解为每一笔贷款在定价上都要满足风险覆盖的要求。这种观念实际上是与现代银行经营理念相悖的。利率覆盖风险的真正内涵是立足于组合贷款,以部分贷款成功所获得的风险溢价弥补个别贷款失败所造成的损失是风险定价的精髓。
其二:从收费行为中挤出空间。
实际上,关于融资贵的呼声更多地源于企业对银行各种不规范收费行为的吐槽,而这恰是在降低企业成本方面银行可以挖掘的空间。关键是要规范各种中间业务收费行为,减少、杜绝种种不合理的收费。
毋庸讳言,由于中间业务考核等激励的存在,银行基层经营行违规乱收费的行为依然以各种隐蔽的方式存在。如未以质定价,违规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实质上是“息改费”;违规将本应由银行自身承担的抵押登记费、评估费等成本转嫁客户。尤其令企业深恶痛绝的是“以贷转存”“存贷挂钩”“贷款搭售”等变相收费行为。
尽管监管部门为制止不规范收费行为,先后出台了“七不准、四公开”等一系列严厉的监管措施,开展了违规收费问题的专项检查;但银行违规收费的问题并未彻底根治,且形式更加隐蔽、难以发现和甄别,除非由企业举报。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如果企业举报了银行今后还怎么在融资市场混呢?
“解铃还需系铃人”。根治银行违规收费,除了需要监管部门继续严格监管外,还需要从银行业内部、从问题的根子着手。关键是进行商业银行顶层设计的改革,摒弃不科学、不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规范顾问理财等业务收费行为,逐渐淡化中间业务收费的硬性考核,从源头上堵截基层银行违规收费的行为动机。当然,银行还可以充分运用自身的各种资源,为企业提供真实的理财与顾问咨询,提供各种避险工具,帮助企业降低实际融资成本。
其三:从贷款方式中拓展空间。
在企业的融资成本“账簿”中,除了向银行支付的利息及相关费用外,其实还包括通过小贷公司、担保公司、转贷基金、民间借贷等渠道的融资成本,这些“账”本不该算到银行头上的。
但是,企业花费在其他融资渠道的成本也并非与银行全无干系。企业之所以产生从其他渠道融资进行周转的需要,其中很大一部分源自贷款期限错配下的企业转贷需求。而银行在信贷方式上的粗放、固有信贷产品期限设计上的不合理客观上导致了贷款期限与实体企业资金回流期限的错配。贷款期限的错配,既不利于企业正常生产周转,也凭空创造了企业大量的转贷需求,额外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显然,银行贷款方式的背后隐含着不容忽视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空间。如果银行能有效弱化贷款期限错配问题,实现贷款期限与企业资金回流的无缝对接,则无疑将减少企业为转贷付出的额外融资成本。
在现实条件下,银行纾解贷款期限错配问题的路径有二:一是加强信贷精细化管理。关键是要提升信贷经理的素质,强化对借款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特点的研判,合理确定企业的贷款期限,尽可能实现银行贷款期限与企业资金回流的无缝对接。二是创新还款方式,从制度上突破现行的先还后贷的信贷机制,在对借款企业持续跟踪、审慎评估的基础上,对资信良好、经营正常的企业给予贷款到期无缝续贷。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银行应清醒认识与企业之间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把不断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作为培育长期客户关系、提升自身信贷管理水准的立足点。必须清楚的是,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并不是简单的让利概念,而是银行基于自身长远发展应该作出的理性抉择。只有基于互惠共赢的合作理念,银行才能赢得企业的理解,赢得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赢得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当然,从银行端拓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空间,仅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一个方面,而且还需要监管的引领和银行自身的创新,还需要相关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跟进。特别是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平台的构建与完善,将大大降低银行业信贷营销的成本,为银行批量化营销创造条件,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创造更大的空间。
(本文作者介绍:先后供职于工商银行、人民银行,现为银行监管部门人士,长期负责小企业金融服务推进工作,潜心研究小企业金融服务问题。)
责任编辑:邹枫 SF168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