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资产出清是如何继续演义的?

2016年02月05日10:15    作者:王剑  (0)+1

  文/新浪财经金融e观察(微信公众号:sinaeguancha)专栏作家 王剑

  高额地方债置换推进,当局降低购房首付比例。2月2日的这两则新闻的背后,依旧是有毒资产出清的逻辑。

  继续演义

  2014年12月,当时我供职于光大证券,发布了2015年银行业年度投资策略《有毒资产演义》。

  本篇笔记没有新投资观点,只是延续该报告的逻辑,解释下2月2日出来的两个新闻:

  (1)有媒体引用相关人士的测算,2016年地方债置换金额高达5万亿元,供给压力较大(原文《地方债供给洪峰或来袭,年内发行规模将超5万亿》,记者王姣);

  (2)央行、银监会通知有条件地调低个人购房首付比例。

  这两个新闻,其实也算不上大新闻,因为纵观2015年全年,地方债置换在按部就班推进,支持购房的政策也出了几次。但,有毒资产出清不是一两年的事,这不,我们来欣赏演义的继续。

   有毒资产债务危局

  有毒资产并没有准确定义,这里我们用来指代那些偿付压力巨大,但暂时还没有发生大规模违约的债权资产。具体到我们银行业,主要有两类,一是房地产开发贷款,二是地方政府债务。

  钱还不上,难免会有违约,零星违约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比如中小企业贷款已经如此。但如果出现大面积违约,则会形成债务危机。再如果因此危及银行业经营,则会形成金融危机,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政策提前干预,底线是不出现大面积违约。

  但债务还不起了,又不能大面积违约,解决办法无非是:

  (1)减免:既然还不起,又不能要你的命,就暂时先不逼你,用展期、重组、减免等其他办法(当然也有约束条款),让企业先存续经营,未来慢慢还。

  (2)代偿:找其他人替你还上。

  所谓的有毒资产演义,本质上就是想方设法动上述的脑筋。平台贷的方法,就是由省级政府出面代偿(置换为省债);房开贷的办法,就是促进房地产销售(去库存),把楼盘变现,从而还上债务。

   两种未来现金流

  对债权资产的投资人(比如银行)来说,他们肯定希望债务本息可以按期偿付。偿付需要未来现金流,现实中,现金流可分为两种:

  (1)债务人未来变卖资产来偿还债务;

  (2)债务人有赚钱能力,未来会有持续现金流,用来偿还债务。

  比如,我是一个负债累累的摄影师,我可以变卖器材设备还债,也可以通过辛勤地拍摄作品,赚稿费还债。

  当然,这种划分是粗略,会有中间状态。比如房地产开发公司,未来要通过卖房子来偿还债务,现金流情况完全取决于手中几个楼盘的销售情况。但如果某家房地产企业规模足够大,项目足够多,那么每年的房屋销售是平稳的,平滑的,并且平时的物业经营也有稳定收入,那么就慢慢可以视为是稳定的赚钱能力。

  再如电影公司,起步阶段,突然有部电影作品大卖(可以视为卖资产),一大笔现金流进来;第二年的电影没拍好,票房不行,几乎没现金流了。这就造成公司盈利极其不稳定。但如果电影公司壮大到如迪斯尼,其IP价值很高,即使没有好电影出品的年份,该公司通过销售各种IP衍生品,也能获得稳定的现金流,就不再是卖资产模式,而是稳定的赚利。

  银行会喜欢哪种现金流?

  理论上,银行“理应”喜欢第二种现金流。它是企业未来经营的盈利的变现,只要企业经营不出现严重问题,现金流是可持续的。但毕竟未来可能会有不确定性因素,谁也不敢保证未来现金流预期是绝对可靠的,也怕其他意外发生,所以银行有时会要求企业提供抵押品。但注意,这里,未来现金流是第一还款来源,抵押品是第二还款来源,用以防止意外发生。

  延续上面的例子。摄影师贷款,以设备为抵押,但是还款来源是其稿费,而不是相反。

  但现实中,我们的银行经常把第一、第二还款来源颠倒过来的。一个企业,抵押品充足,我就给你放款,不管你经营现金流如何。我们曾经戏称,这哪是开银行,这分明是开当铺。

  最为典型的就是地方政府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贷。此处贷款为广义,包括信贷、非标等。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本身盈利非常糟糕(很多是公用事业,本身也不该高盈利),其债务的还款来源就是地方政府未来的卖地收入。房地产开发企业也类似(大龙头除外),其还款来源就是那几个楼盘的销售。

  这里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还要包括主业不是房地产,但融了大笔资金去开发楼盘的企业。这种企业被房地产拖垮的案例实在太多了。

  以资产变现为还款来源的放款,最担心的就是资产价格暴跌或变现能力变差。楼盘和土地的销售,是房企、地方政府的主要还款来源。所以,一旦房地产销售出现问题,那么房地产开发企业就收不回资金,更不会有钱去新拿地。于是,地方政府卖地也成问题了。两个还款来源都成问题了。

  这就是目前我们银行业所面临的情况,若不处理,有毒资产的毒性可能爆发。

   两个债务置换

  前面述及,平台贷的方法,就是找省级政府帮还;房开贷的办法,就是促进房地产销售,把楼盘变现,从而还上债务。

  本质上,这两个方法,都是把“变卖资产偿还”的债务,置换为以“未来经营现金流偿还”的债务。所以,虽然债务不可能立马还清,但至少,让银行放款回归到了的正常轨道,即把第一、第二还款来源的次序,矫正了。

  地方债置换,很多是县市级政府以平台公司的名义举债,以其税收收入根本还不上,只能卖地偿还。但现在土地卖不动了。置换为省政府发行的地方债券后,以省政府财政收入为偿还来源,稳定性更强,对卖地的依赖性大幅下降。当然,既然风险更低了,那么银行利息收入也要下降,这才匹配。又想没风险,又想收益高,天底下没这样的好事。

  房开贷也是一种“置换”,即居民购房,从银行申请了按揭贷款,把钱付给开发商,开发商再把钱还给银行。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大致地,是房开贷款“置换”成了个人按揭贷款。按揭贷款的偿还来源,是购房者的未来收入(也就是个人未来的赚钱能力),肯定比房开企业卖房收入更加稳定,所以风险下降。同样,风险下降,收益率也会下降的。

  所以,通过两种置换,有毒资产置换成了风险更低但收益率也更低的资产,由省政府、个人的未来现金流偿还,更加稳定。政策当局希望看到的是,这种置换能够加快推进,从而降低银行去除有毒资产,降低风险。

  当妈的希望孩子健康,不要吃垃圾食品。可是,熊孩子并不懂事,竟然还有觉得垃圾食品好吃舍不得放下的。

  据媒体报道,近期有些银行对地方债置换一事产生抵触,因置换会导致其利息收入大幅下降……

  毫无疑问,基于上述逻辑,在有毒资产获得有效释放前,类似化解地方债务压力、帮助房企去库存的政策,还会继续出台。让我们继续观察其效果。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硕士,CFA持牌人,曾供职于浙商证券、光大证券研究所,担任金融行业分析师,2015年7月加盟东方证券研究所。)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秦婷 SF165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资产 债务置换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中国房地产泡沫应该不会溃破 老艾侃股:首日表现优异 猴年牛股机会多多 为什么今天的香港是会这样?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e租宝事件后中国互联网金融路在何方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