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身月”的港股操盘策略

2016年07月01日09:23    作者:郑磊  (0)+1

  文/新浪港股专栏作家 郑磊 微信公众号(xlgg-sina)

  今天是七月一日,香港回归纪念日。不知道中央政府是否打算把宣布深港通作为礼物。即便今日不宣布,这种预期仍然是存在的,甚至随着时间的发展,还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

  港股市场一直有“五穷六绝七翻身”的传统。渡过了并不淡静凄惨的“五穷月”和“六绝月”之后,由于深港通的期待愈发高涨,似乎“七翻身”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港股在经历了英国脱欧公投的单日打击之后,很快复苏而且不断上行,正好应验了我在公投前一周接受香港经济日报智富周刊(iMONEY)的看法,深港通能够支撑起港股市场。现在还只是预期阶段,由于北方资金每日仍不断加量,借助沪港通,在买入港股(抄底),港股一直在成交量小的情况下,不断上升。同时,两地基金互认之后,香港基金管理机构在内地开售的港股基金,反而遇冷,说明此时的北方来水,主要是机构投资者性质的资金,而非散户。换言之,散户尚未被动员起来,如果这类资金开始活跃,港股将重新进入类似2015年4-5月份的“大时代”。

  今天是七月一日,香港回归纪念日。不知道中央政府是否打算把宣布深港通作为礼物。即便今日不宣布,这种预期仍然是存在的,甚至随着时间的发展,还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

  英国脱欧公投造成的人民币贬值压力,可能是近期妨碍宣布深港通的一个主要顾虑因素。现在万事俱备,实在没有其他方面的因素值得当局如此缓慢和审慎地宣布这个消息了。

  6月30日,港股期指结算。本栏对1000万港元港A股模拟组合的持仓进行了普遍加仓。这个模拟组合的选股标准是“港A股”,即主要收入或者成长因素来自于中国大陆,所以没有包含业务主要在香港以及大陆以外的本港上市公司和在香港上市的国际公司,如汇丰,长和,欧舒丹等。主要跟踪股票数量保持在100只以内,目前是99只,大多数为中小型市值的股票,其中已经持有的有70只左右。这是在深港通开通之前的操作策略,其中含有跟踪和观察的作用。深港通开通之后,会将持有的股票进一步精简到50只以内。目前整体持仓不重,只有三成仓位,主要是医药医疗、清洁能源、非银金融、基建、消费、国企改革等板块,在军工、TMT、娱乐旅游等板块持有少数重点跟踪股票。这个组合依赖的逻辑是中国政府有望在第三季度启动新一轮需求侧发力,国企改革也会有更大进展,近期公布的中国高铁“八纵八横”规划,武钢与宝钢整合等消息,印证了我的看法,而军工则既有国企改革又兼顾考虑了南海和台湾局势。

  截止6月30日,本模拟组合的净值为1091.685万港元,现金余额降至652.4821万港元,组合收益率为9.17%。在持有仓位中,医药医疗占12.5%,清洁能源占3.7%,基建占3.4%,大环保/公用占2%,非银金融占2.9%,消费占2.7%,文娱旅游占1.5%,国企改革占1.4%,军工占1.4%,TMT和高端制造(包括新能源车)占7%。

  (本文作者介绍:经济学博士,战略管理MBA,在制造业、咨询研究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从业30多年,现在香港某知名中资银行系投行的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买方研究和机构财富管理工作。)

责任编辑:刘耀东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国企改革 港股 沪港通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20万新三板投资者必关注:刘士余亲自站台意味着啥?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