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志新北京报道】
1月19日,以“中国金融大趋势-开放与国际化.银证合作”为论坛主题的第六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在北京长城饭店举行。
论坛围绕大会主题,先后就“开放与国际化:竞争、合作、发展”、“银证合作:创 新、互动、变革”、“中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核心竞争力”、“中国资本市场:潜在危机、未来发展”等四个论坛模块,开展了热烈的讨论。
“中国资本市场:潜在危机、未来发展”,被放在了“压轴”位置,同时也是会场响起掌声最多的论坛模块。面对近日连创新低的股指,面对今年以来已跌去近14%市值的股市,面对诸多的不可预知和变数,中国资本市场将走向何方,成了众多与会者关注的焦点。
投资者缘何心中没底
韩志国认为,大盘如此势如破竹的下跌,是由于市场的预期机制发生了紊乱,投资者或者说老百姓不知道未来会是个什么样子,不知道明天会是个什么样子,甚至不知道上下午会是个什么样子。所以,只有一个办法:“割肉”、“斩仓”。在现在预期机制不明朗的情况下,市场是不会起来的。
刘纪鹏认为是因为投资者有三个没底,第一个没底是上市公司的造假没底。投资人从当初响应为国企脱困服务进入股市,并且上市的培育都是按照计划额度指标制选拔的,到今天发现一个又一个的骗子公司,投资人何罪之有。第二个没底是政策没底。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查违规资金,到国有股减持,这些政策对股市的影响,投资人也没底。第三个没底就是理论探讨没有底。从对股市与生俱来就有的毛病,以及后来在中国发生的毛病,有些是虚拟经济本身特点带来的,如果不加分析地把它当作“赌场”、“老鼠会”,在以德治国的今天投资人再落个“赌徒”或者“不法之徒”,大家就更没底了。他认为导致股市下跌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政策没底。
造成股市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魏杰对股市下跌如此之大的程度感到非常震惊。他认为,其实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构建市场时发生了战略性的失误是导致目前状况的主要原因。这个战略失误就是建立股市之初提出为国企脱困服务。结果股市是投资场所,不是为谁脱困的地方。结果把市场给政策化了,导致大量的不该上市的企业上市,最后这些企业没有投资价值,投资者当然不会投资。现在中国经济正在从非理性向理性转变,现在大家终于看清楚了。这种非理性的战略性失误还在继续,继续的标志就是仓促地进行国有股减持。
刘纪鹏认为,现在中国市场确实遇到了危机,首先是信心危机。
韩志国认为,如果说是危机的话,是因为十年来只有一个圈钱主体,现在增加了一个更大的圈钱主体:政府。1999年的国有股减持和现在的国有股减持,只有一个目的,就是钱,根本没有改革的内涵。市场都要追逐利润,只有政府不能逐利。如果说是危机,就是政府没有站好位置,打着市场化的旗号来挑战市场原则,打着为更多老百姓的利益的旗号,来侵蚀6500万股民的利益。国有股减持是最集中的表现,分两个层次的问题,第一是,国有股减持怎样做才符合三公原则,第二是减来的钱干什么。对于整个市场来说,只有第一个层次是有意义的,不能反过来,用减持资金的合理性来反证减持方式的正当性。
金星金融工程研究院副院长王林认为,中国股市正处于危机之中,正在滑向危险的、趋于崩溃的边缘。减持也是由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现在的预期是会增加很多的供给,股市的反应是不与减持数量成正比的,很可能会作出过分的反应。他认为,减持不当很有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魏杰认为,政府在建立股市之初,参与太深,现在不能再强制参与配置资源了。如果到现在还不想让市场来配置资源,可能会出现大危机了。
韩志国认为,金融风险分为个别风险、类别风险和系统风险,而且风险是可以转变的。这个危机一旦爆发,不是从银行发起的,而是从券商发起的。股市下跌,个别券商委托理财,产生大面积亏损,甚至破产,会从个别的风险转变到类别风险,甚至到系统风险。韩志国认为,2002年是中国股市发生重大转折的一年。短期跌不深、中期涨不高、长期不看好。下一轮股市怎么走,关键是要解决一个制度问题:行政的力量太强,市场的机制太弱,信息的披露太灰,监管的趋向太乱。国有股减持是关键,市场不允许国有股减持问题有第三次失败。韩志国认为,决策失误没有赢家,决策者损失的是权威,社会损失的是信誉,市场损失的是机制,投资者损失的是利润。国家无论如何也不能把“矿石”当成“钻石”卖。不然的话,真的会上演新的“农夫与蛇”的故事。
缺少产权竞争是潜在危机
陈淮认为,中国资本市场有很多潜在的危机。资本市场是产权交易的地方,中国需要把一大二公的产权格局配置到多元化的市场化的出资人、投资主体头上。这需要一个很大产权流动过程,不管把每一个环节叫做什么,现在没有找到一个合适办法来解决,这是一个危机。第二,没有一个足够周转如此产权量的资金,就像银证合作的问题,简单地以老百姓的消费结余来实现这样大的一个产权周转,实际上是一个不可能做到的事。第三,产权市场的竞争,现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是股民和大户,参与投资者和政府之间价格上的竞争和政策上的竞争。股市是一个产权竞争的地方,是投资人争夺投资有利竞争领域的地方,是有效率的要素支配者驱逐那些没效率的要素支配者的地方。我们的产权竞争还几乎没有展开,中国的资本市场或早或晚都会向世界开放的,国外的竞争者不会仅仅在价格高低上和我们进行博弈,实际上是争夺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所有这些经营性资产的支配权。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在我们这个市场,大家举牌最多,价格波动最厉害的实际上就是八个全流通的股。产权竞争已经来到我们身边,市场还没有产权竞争、产权优胜劣汰的机制,这是个潜在的危机。
危机中也有机会
证监会培训中心的刘李胜认为,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前景十分光明。刘李胜的依据是,中国证券市场目前经济的证券化率,不仅低于全球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而且低于全球证券化率的平均水平。刘李胜解释说,证券化率是股票市值与这个国家的GDP的比率,来说明一个国家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指标。目前,全球证券化率平均是67%多,中国目前的证券化率不到50%。如果去掉不能流通的国有股,仅以市场市值来计算,我国的证券化率只有15%左右。从业绩看,上市公司的业绩要高于不上市的公司,亏损面与发达国家成熟证券市场相比也处在比较低的水平。很多的国有企业正在积极地进行股份制的改造,我们正在大力推进、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今后还会选择更多的优质企业上市以改变上市公司的质量和结构。
林义相认为,目前资本市场确实处于危机之中,但是也有机会。中国证券市场已经到了一个蜕变的时候,股票市场的出现,实际上是对原有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否定,但这个否定是不彻底的,在这基础上,股票市场发展的空间是有限的。股市所出的问题不能指责中小投资者,最大的责任者是大股东,是对上市公司起决定作用的大股东。第二次否定,从一个不彻底的市场,转化成一个更加市场化的市场,这个蜕变过程很危险。危机的机在于,一定要把国有股卖掉,配套的就是要拓展市场的资金来源,让更多的社会储蓄转化成股票的投资,这就涉及到银证怎么合作的问题。
刘纪鹏认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长期看,股市的反应应该是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相适应的。由于不去启动民间投资,仅仅靠政府国债,就是我们不敢动产权,不敢动所有制。相信十六大召开之后,产权问题必须动,民间投资必须启动。国有股减持不是一个简单的市场的个别因素,是中国一场产权革命的集中表现。
短信圣诞站送大奖:数码相机、CD/VCD…好机会别错过!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