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原创互动 > 券商集萃 > 正文
 

阿蒙:中信建投能否托得起华夏证券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9日 16:43 新浪财经

  阿蒙

  华夏证券本周正式更名为中信建投证券。目前,中信建投重组华夏证券工作已接近尾声,华夏证券各营业部正在为正式更名做准备。曾经是全国最早的三大老牌券商之一,但以往的辉煌已经随同华夏证券一起成为历史。其实,对华夏证券的挽救不止一次了。1999年底,在华夏证券曝出问题之后,中国证监会派驻“四人工作小组”,信心十足地开始改组、
处理,然而公司在这段时间里依然发生多起严重违规行为。前不久,重庆分公司原总经理王林被正式逮捕,一系列问题还将有待进一步爆光。尽管改头换面,但华夏证券的余震并没有结束。

  回顾历史。

  1998年7月10日,是华夏证券命运转变开始。这一天,在证监会的要求下,华夏证券向全体分支机构下达了“110号文件”并开始对违规事件进行查处。在随后一年的时间里,华夏证券被查出有30亿元左右的保证金被挪用,这直接导致了时任董事长的邵淳离去。

审计工作完成之后,1999年8月,经时任中国证监会常务副主席的陈耀先推荐,证监会派出以赵大建为首的“四人工作小组”进入华夏证券。“四人工作小组”的人事任命,既不是由董事会推荐,也不是由股东大会选择,而是由以证监会为主的上级主管部门向公司董事会作了“不可改变的推荐”。来自国泰君安带来的旧部则被赵大建安插到各个要害部门。

  2002年,周济谱上任。

  一开始,周济谱就想通过对华夏内部分公司进行重组,以期达到削弱赵势力之目的。于是,周济谱着手对太极集团、西藏矿业两只股票调查,并下达"经营管理十大禁令",不准账外经营,不准擅自对外担保,不准私设小金库,不准搞任人唯亲等几大弊病。

  然而,强龙难敌地头蛇。

  周济谱不但没有降服赵,反而陷入了孤立。据报道披露,在一次干部考核中,周济谱的支持票数竟然排在赵大建及其他高管之后。执意改变现状的周,同力保既得利益的赵,矛盾逐渐激化,并最终让华夏证券种种见不得光的事情大白于世人。2004年6月周济谱和赵大建一同被免职,同年9月对周济谱和赵大建的专项审计开始进行。按专项审计报告,周济谱任董事长期间,对公司虚增利润、掩盖亏损负有直接责任。不论周的出发点如何,这种欺骗行为不能帮助华夏证券摆脱火坑,反而失去了外界的信任。

  就是这样一个赵大建,好事情总是根着他的感觉走。

  赵大建离开华夏不久,证监会就任命赵大建担任民族证券党委书记,并提议他担任董事长一职,但在董事会没能通过通过。从阅历看,1983年至1994年,赵大建先后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机关团委、党委任职。1994年1月至1999年7月,他担任国泰证券执行董事、副总经理,1999年进入华夏证券。此前一年,华夏证券刚刚完成“银证脱钩”,原五大发起股东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交通银行将所持股份转让北京市政府。至1999年8月,公司原董事长邵淳由于一个投资项目而被调查审计,随后被撤职。当时,国泰证券与君安证券正在重组,赵于是经证监会推荐调任华夏证券,担任四人临时领导小组组长,随后担任董事长,直至周济谱来后被贬为总裁。

  一山不容二虎,华夏证券雪上加霜。

  据传,2005年3月,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和北京市政府联合向国务院递交了一份报告,就华夏证券重组问题作汇报,希望得到相关政策及资金支持。5月,国务院有关部门就此报告作出批复。批复共有三点:一是由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汇金公司)出资;二要做好华夏证券原股东和债权人的工作;三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批复下发后,相关部门开始了紧锣密鼓的重组工作。据悉,截至2004年6月,华夏证券挪用客户保证金16亿元,委托

理财规模为34亿元,而投资股票的市值缩水至7亿元,自营投资累计亏损17.9亿元,另有十亿余元的经营性亏损,亏损额总计约为55亿-60亿元。

  即便如此,华夏证券依然不甚安份。

  华夏证券自去年问题不断曝光,以致被中信建投全面托管。恰在这个时候,华夏证券总部的交易异常活跃,难道有新资金注入?按常理,新东家中信建投接管后更是不可能允许华夏总部开展大量的自营业务。消息人士推断,华夏证券虽大不如前,但人脉资源、渠道资源并没有受到太大破坏。从二级市场来看,华夏重仓股

火箭股份已经蜕变成超级蓝筹股,其他同类华夏坐庄的股票也有再度活跃的迹象。华夏内部人员强调,“华夏证券的自营盘通道,都走各自的分支营业部,从华夏证券总部席位打出的成交量不大可能是自营盘!”那么,华夏证券总部席位释放的巨量交易资金究竟从何而来呢?答案,一时还真难找到。

  前不久,一批债权人已经要帐要到了华夏证券总部,令华夏昔日风光和颜面彻底扫尽。真可谓:此一时彼一时啊!其实,这只是纠纷开始的序幕。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华夏证券的清算工作还没开始。据悉,由于华夏证券坏资产庞大、资金窟窿多、涉及单位广,因此清算工作举步艰难,也就是说清算工作才刚刚开始。清算是矛盾集中爆发期,也是债权债务凸现的时候,华夏证券将怎样应对呢?

  话说回来,名义上华夏证券已经消亡了,但消亡的是空壳,它的腐肉和阴魂并没随风而去。综上,华夏证券如此归宿,主要是考虑稳定,依照华夏证券景况应该比南方证券甚至还糟糕,而及时宣布成立中信建投也是为了稳定。因此,目前的华夏并没有脱胎换骨,一些陈芝麻烂谷子还正等待处理,也可谓置身多事之秋呢。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2@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82628888 转517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