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央行调整外汇管理政策 > 正文
 

新汇改后对外证券投资将超4000亿 香港现商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8日 10:58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于晓娜

  香港报道

  对外证券投资将超4000亿

  4月13日的新汇改无疑牵动了关注QDII的各方神经。“实际上,国家这次汇率改革可以说是一个不叫QDII的QDII,而且改革的力度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瑞士信贷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说,此次调整对中国经济和投资的影响,可能比去年7月份的人民币汇率改革还要大。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外汇政策调整可以说是放行了一种广义上的QDII。”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分析,所谓的广义QDII主要包括四种渠道,即银行、保险、基金和证券公司。

  根据德意志银行4月17日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今后5年中,通过以上四种渠道,国内资金可以进行一些新的投资业务。而从总额上估算,中国对外的

证券投资额将会从2006年的180亿美元上升到2010年的520亿美元,约为4170亿人民币。

  陶冬认为,这次政策调整对香港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放开QDII的瞬间,国内有多少资金可以流到海外市场,甚至香港市场,更重要的是,通过此次调整,中国完成了一次资本管制上的重大开放,一次意义深远的结构性变化。

  陶冬表示,一直以来,香港始终是中国与世界进行资本沟通的窗口。此前香港的作用更多体现在将世界的资金引到国内,包括直接投资、上市等,而今后,香港的一个重要职能将是把大陆的资金引向世界。“对香港来说这是一个绝大的商机。”他说。

  根据德意志银行的研究报告,由于广义QDII机制的引入,流入香港股市的中国资金会从2006年的20亿美元左右上升到2008年的70亿美元,其中最大的受惠者是在香港上市的中国

股票,包括石油股、电信股和金融机构股。

  陶冬认为,香港市场已经对QDII的到来作了一些初步准备,但仍然不够充分,“现在大家关心的依然是马上能有多少钱进来,我们可以帮你管理多少资金。其实中间还有很多技术上的东西,比如资金的进出、监管等等,很多事情要做”。

  谁家渔利谁家忧

  在申银万国(香港)联席董事郑家华看来,QDII带来的最直接的机遇,就是在香港的资产管理公司从此以后可以直接服务中资金融机构。

  “我相信对很多资产管理公司来说,会非常希望能够拿到可以到海外投资的中资机构的单子,一些投行为了拿到单子,可能会愿意收取很低的管理费。”郑家华表示,虽然中资机构做海外投资的初始规模不会很大,但今后资产必定越滚越大,所以各大投行都会争相抢单,或者担任顾问角色。

  这与市场的普遍预计一致。“对香港来说,投资气氛上的影响要大过对实际资金的影响。”陶冬说。

  据他推算,最乐观的估计初期赴海外投资的资金大概在40亿-50亿美元,主要分布在全球各大市场,真正能到香港的资金有限,而且债市、股市还要大概对半分,全球股市能够分到的估计约20多亿,香港能分到十几亿就很不错了。“这实际上是很小的一个数字,任何一个全球前50大的基金,应该都有放10亿美元到香港股市的能力,因此主要还是一个气氛上的影响。”

  马骏也认为,广义QDII放行后,短期内主要还是基金公司的投资会对香港有所影响,而保险公司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有一部分资金进入香港市场,银行相对就会更长远一点,其短期内还是主要做固定收益类投资,“但长期来看,随着政策的放宽,银行资金也会有益于海外的股市,包括香港股市”。

  但郑家华认为,此次政策对香港股市短期会有很正面的作用,但是长远来看则未必。

  “这个政策主要是舒缓

人民币升值压力,而香港股市中的国企股在过去半年来之所以涨势如虹,主要也是炒人民币升值的概念。现在这个政策出来,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没有以前厉害了,部分国企股公司的盈利会有一定影响。”郑家华分析,比如说内地的航空公司,其债务主要是美元,而收益则是人民币。这个政策出台之后,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和幅度没有预期的快了,“所以,明天香港股市开盘时,中资航空公司的股票会有一定压力”。(本报特约记者罗绮萍对此文亦有贡献)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01,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