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金信信托停业整顿 > 正文
 

金信信托危机调查 目前已经查明亏损高达42亿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1日 14:21 和讯网-《财经》杂志

  监管层紧急托管金信信托,显然是为了化解一场迫近的支付危机。阴云再度笼罩了全行业重组完成仅数年的信托业

  本刊记者 程吉吉 郭琼 何华峰 于宁/文

  元旦假期刚过,地处浙江中部的金华市烟雨蒙蒙。

  2006年1月4日,78岁的老人王龙喜神情木讷地站在街头,双手颤巍巍地递上一纸信托合同,“这都是我的保命钱,牙缝里省出来的保命钱。”

  老人的背后,是金信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信信托)设在金华市城北街道西峰山庄的一处债权权益登记点。总部位于金华、一度声名煊赫的金信信托,此时已经笼罩在停业整顿的凄迷和惶恐之中。

  2005年12月29日晚7时左右,浙江省公安厅执法人员开赴金华。在同当地政府召开紧急会议之后,将金信信托原董事长葛政、总经理朱江平、副总经理黄昕、资金部负责人方征、董事会秘书金乐清等五人以“协助调查”名义,自金华带往杭州。

  当晚,金华市领导通宵开会,会上有人表示,“这是痛苦的决定,也是无奈的决定。”

  翌晨,浙江省银监局、金华市政府分别发布公告,宣布金信信托因“违规经营和经营不善,造成较大损失”,即日起停业整顿。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建银投资)受中国银监会委托,在金信信托停业整顿期间进行全面托管。

  随即,一场彻查金信信托的风暴以金华为中心,在浙江省内迅速铺开——

  12月31日,浙江省银监局和建银组成的金信信托停业整顿工作领导小组(下称整顿小组)在杭州、温州、绍兴、衢州、台州和金华展开债权和信托权益登记工作。当天,债权人蜂拥而至,仅金华下辖县级市义乌一地,当日完成登记的个人信托权益即达9117万元。

  2006年1月2日,金信信托总经济师朱旗、金信信托大股东通和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朱新民被要求“协助调查”。截至6日夜本刊发稿时止,金信信托高管及下属各公司负责人共计20人,已被司法部门控制。

  这是一场看似突然、实则必然的谢幕。自2004年以来丑闻不绝、危机不断的金信信托,至此结束了15年明暗交织的历史,而它的未来,远未明朗。

  巨额亏损

  据一位前金信信托中层透露,公司停业整顿的主要原因,一是历史上积欠的巨额亏损难以弥补,二是近年来大量违规吸收资金。

  《财经》获悉,随着工作组调查的深入,截至1月6日,初步摸清的金信信托亏损数额已达42亿元,包括证券投资、实业投资及资金拆借等方面的亏损。其中,证券投资亏损居多,多年来金信信托借发行信托计划所融资金,大半投入了这个无底洞。

  长期以来,金信信托和金信证券的资金一直混用,前者是后者的控股大股东。金信多年来在二级市场坐庄热炒,浙江广厦(上海交易所代码:600052)、浙大网新(上海交易所代码:600797)等都是金信系的著名庄股。2002年后股市连年走熊,金信证券亏损严重;金信信托则忙于拆东补西,以高息大量发行信托产品,所融资金旋即抽调金信证券“救市”。

  如此“借新还旧”手法,进一步使金信系陷入恶性循环。

  《财经》获悉,此次导致金信信托停业整顿的直接原因,正是其在2004年至2005年间因急于筹措资金,大量违规开展单一信托及委托理财业务。

  金信信托停业整顿当天,整顿小组即印发“致金信信托权益人的一封信”,称金信信托“信托财产损失很大”,其单一信托业务更是违规严重、权属不清,已导致严重资不抵债,未来存在支付危机。

  来自金华市检察机关的消息称,目前初步查实的42亿元亏损中,有高达32亿元与权属不清的单一信托及委托理财业务有关。金信信托个人高息揽存的情况非常严重,所融资金绝大部分都被用于偿还此前的融资本息。被高息所诱的投资者遍布浙江各地,上至政府工作人员,下至下岗工人,个人投资额少则五六万元,多则上百万元。

  所谓单一信托,指为单个投资者制定的信托安排。因为单一信托是单个投资者作为委托人将资金委托给信托投资公司,以后者的名义运用,故对于单个投资者的投资额要求相当之高。例如,近日全国社保基金首次运用信托方式大规模投资大型基础设施,由中海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向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定向发行一年期银信合作结构化单一信托,总规模达到30亿元。

  由于单个投资者实力雄厚,一般被认为有实力和判断力为信托行为承担后果,对单一信托的监管要求远比集合信托(为多个投资者制定的信托安排)为低。按照目前监管要求,集合信托产品一次发行不能超过200份,每份不得低于5万元。此外,单一信托产品对于委托人之外的其他人没有信息披露义务,但必须按委托人指明的用途使用资金。

  以此对照,金信信托大肆开展的所谓“单一信托”,显然只是假借其名敛财而已。

  《财经》记者在金华市债权登记现场看到,很多个人投资者手持金信信托开具的“转让协议”要求兑付。这些转让协议对应大量资金信托合同,其信托金额大多仅为30万元,由原来的所谓“单一资金委托人”转让信托权益形式,分拆转售予公众投资人。在转让协议上,甲方都是事先敲好名章的委托人,乙方空栏处则由金信信托新拉来的信托权益受让人签名,丙方是项目管理人金信信托。一份30万元的信托合同往往转予三名受让人,每人10万元,后来甚至拆分为更多受让人,每人5万元即可签约,信托权益则许诺为年息8%。

  事实上,金信信托如此胆大妄为,不仅绕过对集合信托产品的监管要求,达到从公众投资者手中集资的目的,更剥夺了投资者的知情权利。许多个人投资者告诉《财经》,金信信托业务员只是口头告知上述信托项目将被用于投资山西煤矿、本省房地产等等,但从未示以原资金信托合同文本,转让协议上更只字不提转让人的有关信息,投资范围归为“其他”,用途归为“待定”。面对投资人的疑问,金信信托业务员只是告以“不会骗你的”。

  如今尘埃落定,真相又如何?

  目前,金信信托已遭冻结的“单一资金信托”资金高达58.23亿元。直到金信信托被停业整顿前的一天,下属营业部仍在兜售此类转让协议。

  违规加速度

  金信信托另一存在严重违规的业务是委托理财业务。至停业整顿前,金信信托在浙江当地的金华、杭州、温州、衢州、台州等市设有五家分公司;其中,又在总部所在地金华市下辖的义乌、东阳、永康、兰溪等地设立工作部。

  工作部下设组长,组长下设大量业务员,各层级竞相以委托理财形式吸收公众资金,“形式如同传销。”金华市财政局一位官员说。

  在每份委托理财合同中,金信信托往往向公众投资者许以8%以上的年回报率,有时回报率甚至高达10%-20%。从业务员到组长,从分公司高层到总公司,逐层上缴所纳资金,也逐层提取回扣,最终将委托理财资金汇入金信信托总部,被用于借新还旧,“继续拿去坐庄。”人行杭州中心支行的一位消息人士说。

  时至2005年初,金信信托资金亏空,已危若累卵,故而继续大力开展委托理财业务吸纳资金。当时,公司给下属每个营业部下达指标,要求当年完成8000万元到1亿元的委托理财业务,并对业务员许以高额回扣。在高回扣、高收益率的刺激下,金信上下倾力揽存,公众投资者也堪称踊跃,许多营业部均迅速超额完成指标。

  在金信信托被停业整顿后,整顿小组迅即明令通知,各营业部须立即向公众退还资金,撤销委托理财合同,否则依法处理。

  单一信托业务和委托理财业务违规严重之外,即便是在相对要求严格的集合信托业务上,金信信托也有明显违规行为。在整顿小组致投资人的公开信中,特别点名其中一项“双龙房地产投资项目”,指其“挪用资金”。

  “双龙”集合信托项目于2003年12月发起,发起人为金地集团(上海交易所代码:600383)、通和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和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金信信托为项目受托人和管理人;项目存续期五年,首期募资2.79亿元,年收益率为8.5%。但“双龙”项目从未披露具体资金投向,而是笼统概括为房地产项目公司股权投资及土地开发等。

  截至目前,金信信托集合信托资金总值23亿元,已被全部冻结。

  与近年来大量违规业务所并行的,是金信信托的巨额亏损。早自2001年以来,金信信托已是债务缠身,不堪重负。

  大量调集委托理财资金及信托资金坐庄炒股引致巨亏之外,金信在实业投资上也亏损惨重。目前除了在浙江本省的少数基础设施投资上略有盈余,其余大多数项目均为亏损,如在海南房产投资中,就曾损失3亿元之巨。

  金信信托还利用大量关联公司,向浙江当地银行贷款,并以自身所持股票向银行抵押。在股票连番下跌之后,当地银行风险已经日益加大。

  《财经》获悉,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和金华市分行自2003年起就对金信系公司逐步收贷。当地建设银行对金信也一度有7亿元贷款,在收回近2亿元之后,目前仍有5亿元贷款余额,存在一定风险。

  银行收贷进一步增加了金信系的资金压力。2004年,葛政被迫对金信信托进行重组,将所有非信托业务剥离。2004年3月,葛政更是正式辞去金信信托董事长职务,退而掌控上海金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重组可能性

  时至2004年底,金信信托危机日重。知情人称,当时金华当地政府已要求葛政收拾残局,最终退出金信信托。为此,葛政一度在国内外寻找买家,意欲转让其实际控制的金信信托股份,套现还债。

  之后,葛政结识香港资本市场“能人”汪晓峰,请其寻找下家接盘。2005年中,汪晓峰刻意托市,制造了轰动一时的“苏格兰银行投资金信信托”新闻,事后被揭露为一场闹剧(参见《财经》2005年第19期“谁在投资金信信托?”)。

  事实上,苏格兰银行从未参与投资,与金信信托洽谈合作的是英国房地产公司斯嘉博集团(Scarborough),苏格兰银行仅是在斯嘉博集团持有少量股权。金信信托停业整顿后,斯嘉博集团主席凯文麦凯比(Kevin McCabe)告诉《财经》,“经过尽职调查,发现金信信托的问题比预计的严重,我们已在数周前结束了与金信信托的接触。”

  引进外资托市不成,葛政转而寻求当地政府重组支持。据闻,2005年10月底,浙江省、金华市两级政府一度决定以财政支持金信信托重组,各自出资10亿元增资金信信托,但方案最终未能成行。

  增资重组再度遭遇失败,金信信托惟有继续发行信托投资计划吸纳公众资金。在不断借新还旧发行信托计划的过程中,金信信托日益失控。直至2005年12月30日被停业整顿,一切戛然而止。

  “金信危机由来已久,政府最后托不住底,才向国务院上报。”消息人士告诉《财经》。

  为避免酿成金融风波,浙江当地政府有关负责人四处奔走,并于2005年12月中旬拜会了建银投资,寻求帮助。

  随即,中国银监会就金信信托危机制定了数套方案。2005年12月29日,建银投资接到银监会关于金信信托的紧急接管通知,由一位副总裁带队赴浙,同时从建行浙江省分行借调20余人,进驻金信信托。

  银监会究竟制定了哪几套方案,如今尚无从得知;而之所以选择建银投资托管金信信托,消息人士分析,这是因为建银投资有国家投资机构的背景,可以对金信信托债权人起到稳定作用。

  建银投资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投资性公司,其重要职能之一即是处置金融资产。建银投资曾重组南方证券,自此被赋予维持金融稳定之责,其主要工作已从之前的“接收、经营、管理和处置从原建行承继的非信贷资产”,转变为通过注资解决重点券商问题。

  据悉,建银投资对金信信托的托管将至2006年6月30日,期间还将展开相关审计。金信信托债权和信托权益的登记工作将为时三月,至2006年3月30日止。建银投资有关人士告诉《财经》,未来究竟如何处置金信信托,尚待具体审计结果。

  另悉,金华市近日也向有关部门提交了一份重组方案:先从当地财政中拨出2亿元作为启动资金,再向央行申请再贷款,以偿还债务,恢复经营。

  同时,由当地政府主持,将金信信托在其各子公司中股权进行重组后予以拍卖,同时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所得款项用于偿还央行再贷款。金华市政府提出,必要时还将动用政府土地储备,进行再融资以偿还投资者权益。

  金信信托被托管,来得看似异常突然,其实事前并非全无征兆。中国信托业在经历自上世纪90年代末整顿后,可能正在面临新一轮高风险期的到来。

  中国银监会早于2005年8月初就在内部工作会议上强调,下半年要“高度关注信托业的支付风险”。

  9月初,银监会下发《关于加强信托投资公司部分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要求各银监局提示信托公司密切关注存量的证券和房地产风险变化情况,并对信托公司内控制度建设及新发生的

房地产业务做出相应规定;要求各银监局要特别注意信托投资公司用单一信托置换到期集合信托来掩饰风险,要提示信托投资公司不得用单一代定类信托资金构建资金池,混用资金形成风险——一位信托业人士告诉记者:“整个信托行业很难承受兑付危机的打击。”

  于此意义上,金信信托在通常的下半年信托计划兑付高峰期限的最后一天之前(12月30日)被托管,恐怕是意料之外亦在情理之中的下场。-

  本刊记者曹海丽、楼夷对此文亦有贡献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9,2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