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师称股市年内见1800-2000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3日 00:28 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 金士星

  上海报道

  2005年中国控制在4%以内的CPI(消费价格指数)是否能真正反映通货膨胀状况?7月12日,摩根大通中国研究部主管兼首席经济师龚方雄在上海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这位曾经供职于纽约联储的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消费品市场的特殊结构使CPI对通胀的反映失真。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和楼市火热,说明中国的通胀压力正在这两个市场释放。而一旦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无法得到快速释放,加之国家对于楼市的调控,股市将会是下一个为中国宏观经济承担通胀压力的地方。

  根据

商务部近日公布的数据,6月份我国贸易顺差已达145亿元。仅在今年5月,中国外汇储备增加300亿美元。龚预计,加上央行为三大商业银行的美元注资,我国目前外汇储备总量已超过了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增加意味着基础货币供应量的同步上涨,以1美元兑换8元人民币计算,5月份就多增加了2400亿人民币的基础货币投放量。加之4倍的乘数效应,共约一万多亿人民币流入市场。”他说,“而且以央行票据对冲货币供应量的措施(从长期来看)是无效的,只会使风险过度地集中于央行。”

  龚方雄称,中国的通胀没有体现在CPI上,主要原因是我国的消费品产能过剩。通胀体现在了其他市场,例如货币市场。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便是中国国内通胀压力的体现。摩根大通的研究预计,人民币在2006年将继续升值7%。

  其次,楼市的持续火爆也被龚方雄认为是这个市场承担了通胀压力的后果。“

房地产市场在过去5年中释放了改革开放20年以来积累的购买力。”

  他预计,如果国家以行政政策人为抑制楼市的增长,且

人民币汇率步伐缓慢,过度的流动性将流入股市,特别是在中国股市的股改已经基本完成之后。“今年将是中国股市结构性牛市的开始,年内可见到1800-2000点。”他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4,700,000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