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龙事件前前后后 主流经济学家需要反思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5日 10:18 证券时报 | |||||||||
□余丰慧 顾雏军所掌控的科龙电器,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去年卷入“郎顾之争”,今年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最近又被律师发起了一场“倒顾运动”,科龙电器以及顾雏军最近比较烦。据悉,科龙电器产品销售急剧下降,内部职工怨声载道。上周,科龙电器又发布了半年报预亏公告,可谓流年不利。
科龙电器今天的境况,验证了以前郎咸平说过的一些话。现在,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由“郎顾之争”所引发的国企产权讨论的意义。香港学者郎咸平先生对于我国国企改革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质疑,并不是空穴来风、无中生有,而是有凭有据,一针见血。 当然,“科龙事件”也给在“郎顾之争”中那些所谓的主流经济学家们一记响亮的耳光。想当初,郎咸平尖锐地指出,顾雏军用于收购科龙的资金只有9亿多元人民币,而这9亿元换回了资产总值共计136亿元的企业,这是一种时机、条件、谋略和操作手法上的精心设计的共同结果。郎先生毫不留情地说,顾雏军利用地方政府急于退出国企的机会,将收购与改制打包在一起,花了点小钱就把大量国有资产纳入囊中,表面上是“双赢”,其实是在大量盗取国有资产。据此,郎咸平进而提出了对整个国企产权改革的质疑。这就捅到了一些所谓主流经济学家的痛处。他们跳出来,召开讨论会、座谈会,纷纷接受媒体采访,大骂郎咸平是“哗众取宠”,是在污蔑产权改革的功绩,是图出名、捞资本。 仅仅一个科龙不能说明所有国企改革都有问题,但是,科龙确实是比较典型的例子。进入2005年后,事态的发展,似乎在一步步应验郎咸平当初的几个假设,例如顾雏军和格林柯尔在收购中存在关联交易、财务数据作假、挪用科龙资金用于收购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验证。 科龙出事后,当初力挺顾雏军的经济学家开始集体失语了。据媒体报道,近日当记者试图再次联系当时的有关专家时,始终找不到人,据说专家最近一直很忙,所有采访一律回绝。而另外也有一些专家不约而同地表示“不想谈”,“不想就此事发表具体评论”。 笔者不明白,这些经济学家当初开讨论会、座谈会,接受记者采访,发表公开宣言的劲头到哪里去了?现在为何就“很忙”,就“不想谈”,就“不想发表评论了”?甚至连人影也不见了呢?这种遇事就溜之大吉的经济学家,怎么对得起“主流经济学家”这个称号呢? 围绕“科龙事件”发生的“郎顾之争”以及“严顾战”,都需要各个方面进行深刻思考。有关方面应围绕“科龙事件”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进行调研、总结,为我们的国有企业改革、证券市场改革、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提供一些有益的教训和启发。一些经济学家特别是所谓的主流经济学家,应该端正态度,从这些事件中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反思一下如何正确对待学术争论,如何面对挑战自己观点的不同意见,反思一下自己建言献策的改革观点和理论是否真的对改革有益。 (作者单位: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