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港股金狮奖评选投票ing 1000家上市公司激烈角逐】雷军、马明哲、王兴等知名企业家激烈角逐,谁将脱颖而出?小米、美团、中国银行、银河娱乐、比亚迪等明星企业争相斗艳,孰将傲视群芳?年度最佳港股企业等你来选!【点击投票】
新浪财经讯11月22日消息,振兴生化股份有限公司于2018年11月21日发布公告,上市公司股票交易自2018年11月22日开市时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证券简称由“ST 生化“变更为“振兴生化”;证券代码不变,仍为000403;日涨跌幅限制恢复为10%。至此,戴帽将近12年的“ST生化”终于实现摘帽。在ST期间,振兴生化2010年年报至2018年三季报利润总额连续9年为正值,净利润连续8年为正值,其核心资产的主营业务为血液制品,毛利率高达50%以上,但由于其大股东债务问题及各种诉讼纠纷,从而被交易所实施了退市风险警示。而随着公司更换新的大股东,债务问题解决,振兴生化摘帽后是否可以凭借其优质的血液制品资产在市场上迎来新的开始,则是投资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振兴生化戴帽ST始末 大股东变更终摘帽
振兴生化的前身为宜春工程机械厂,始建于1969年。1993年,经江西省股份制改革联审小组(1993)13号的批准,通过采取定向募集的方式,原宜春工程机械厂改组成立三九宜工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1996年6月28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正式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00年3月31日变更名称为三九宜工生化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5月9日,由于连续两年亏损,三九生化被交易所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名称变更为“*ST生化”;2007年4月27日,公司因连续三年亏损而被交易所实行暂停上市处理。在暂停上市期间,2007年12月26日,公司大股东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将公司股份的29.11%过户至振兴集团公司,将公司股份的9%过户至山西恒源煤业有限公司,自此振兴集团成为三九生化的控股股东;2010年6月28日,三九生化公司名称变更为振兴生化股份有限公司。6年后,2013年2月8日,公司因恢复盈利能力恢复上市,2014年11月7日摘星,证券简称由“*ST生化”变更为“ST生化”。但由于振兴生化被交易所认定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影响且预计在三个月内不能回复正常,公司主要银行账号被冻结,公司董事会无法正常召开会议并形成董事会决议,公司向控股股东或者其关联人提供资金或者违反规定程序对外提供担保且情形严重,所以即使业绩是盈利的,也存在其他风险警示,所以未能摘掉“ST”的帽子。
2017年12月,浙民投天弘及其一直行动人完成对振兴生化的要约收购,实际控制振兴生化29.99%的股份及表决权,成为振兴生化第一大股东。截至2018年11月21日,振兴生化公告显示,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被冻结的银行账号已解除冻结,董事会正常召开,公司债权纠纷已解决,故向深交所申请撤销特别风险提示,经交易所审核同意,2018年11月22日,振兴生化正式摘帽,结束了长达12年的ST状态。
核心资产盈利能力优秀 公司经营回归正轨
抛开振兴生化旷日持久的大股东债务纠纷问题不谈,公司的核心资产广东双林主营的血液制品业务盈利能力一直以来都是十分优秀的,彼时ST生化并未依靠重大资产重组置入优质资产来摆脱戴帽ST的困境,一是因为大股东深陷债务纠纷,操作难度大,而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振兴生化的核心资产广东双林本身盈利能力优秀,几乎无需借助外力即可独立撑起公司的业绩。
截至2018年半年报数据,振兴生化的营业收入为4.27亿元,扣非净利润6140.51万元,ROE为11.33%,其主要产品血液制品的毛利率高达53.25%,且血液制品的毛利率从2010年以来,一直都维持在50%以上。自2016年9月与2016年11月与原大股东振兴集团签订《关于山西金兴大酒店之附条件生效的转让协议》和《关于山西振兴集团电业有限公司之附条件生效的股权转让协议》之后,振兴生化上市公司主体已将公司拥有的山西金兴大酒店及振兴电业65.216%的股权转让至振兴集团,剥离了盈利能力较差的电力行业资产。同时,振兴生化对于旗下盈利能力较差的主营膏药及敷料的湖南唯康药业也在进行公开拍卖转让的进程之中,其核心思想就是剥离一切不良资产,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将精力集中于血液制品优质资产的运营上来。
新浪财经通过研究振兴生物血液制品主要产品,发现其产品主要分为6大种类,分别为:
另外,振兴生物于2018年7月14日发布公告称,其血液制品核心资产子公司广东双林已获得国家药监局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其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产品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人凝血酶原复合物的用途主要是治疗先天性和获得性凝血因子II、 VII、IX、X缺乏症(单独或联合缺乏)包括:(1)凝血因子IX缺乏症(乙型血友病), 以及I、VII、X凝血因子缺乏症;(2)抗凝剂过量、维生素K缺乏症;(3)肝病导致的 出血患者需要纠正凝血功能障碍时;(4)各种原因所致的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而拟作外 科手术患者,但对凝血因子V缺乏者可能无效;(5)治疗已产生因子VIII抑制物的甲 型血友病患者的出血症状;(6)逆转香豆素类抗凝剂诱导的出血。
新浪财经通过查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发现,目前国内获得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产品生产批文的企业只有上海新兴医药、上海莱士、华兰生物、贵州泰邦生物、山东泰邦生物及国药集团5家。若振兴生物取得生产批文,其血液制品产品线将由白蛋白类及免疫球蛋白类产品扩展至凝血因子类产品,实现血液制品全产品线布局,在产品线布局上与目前国内头部血液制品公司,如上海莱士、华兰生物等看齐。
截至目前,振兴生物旗下广东双林共运营着13家采浆站,年采血浆数约为300吨,这个体量与行业龙头上海莱士(采浆站40个,采血浆数超千吨)、天坛生物(采浆站47个,采血浆数超1400吨)、华兰生物(采浆站40个,采血浆数1100吨)虽然仍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也可以算得上是行业中游水平。由于血液制品行业的特殊性,导致血液制品行业的国家准入政策壁垒较高,国家从2001年开始即没有再批准新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同时,国家也严格限制血液制品的进口,自2015年5月发改委、卫计委等七部委联合下发的《推进药品价格改革的意见》取消政府限价药品价格管制后,血液制品的价格随即开始市场化,对于血液制品生产企业而言,目前血液制品行业仍有很大的空间。
在基本解决债务危机并顺利摘帽后,振兴生化作为一个血液制品资产标的,能否迎来新一轮的发展,与目前国内头部血液制品企业缩小差距,甚至实现赶超,我们拭目以待。(公司观察 DICE/文)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