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宝来资本(亚洲):中国仍将处于巨大的多头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6日 16:16 和讯网-红周刊

  ———访宝来资本(亚洲)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齐元先生

  本刊记者 林鹰 张宇

  也许是常年行走于大陆的缘故,宝来资本(亚洲)有限公司、宝来证券大中华资本市场处总经理黄齐元一开口, 并不太有我们惯常听到的“台湾同胞口音”,有时甚至还带点北京的“儿话音”。9月12日中午,在参加“2007 资本论坛”间隙接受《红周刊》专访时,说起SEEC(中国证券市场研究中心,业内简称“联办”),黄先生备感亲切:“我在里昂证券任职期间与王波明先生 (联办控股集团CEO、《红周刊》 出品人) 有过接触啊! ”当天上午在一个关于人才管理的主题发言时,黄先生曾感慨,“中国股市这两年火热, 不少人也跑到我们公司来挖角……”于是,我们的话题就从股市的火热开始谈起。

  A股市场长期向好,短线宜审慎

  《红周刊》: 您如何评价目前A股市场发展的态势?

  黄齐元:对A 股市场,我觉得要从长期和短期两方面来看。 从长期看,诚如吉姆•罗杰斯所说,A股市场是非常值得投资的市场。 我认为在未来3-5 年内, 中国都将处于一个巨大的多头市场中。 据我了解,外资对中国市场均持非常看好的态度。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市场的游戏规则更加成熟,另一方面,中国企业本身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成长阶段。成长是中国市场最吸引人的主题,我们在其他股市很难看到企业有50%-100%这样高速度的增长,但我们却可以看到很多中国企业这种爆发式的增长,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企业如果年增长率达到30%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所以,从长期来看,游戏规则的确定、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及中国企业体质的提升对A 股市场的发展都将起到支撑作用。 而从资金量上来看, 不管是外资还是国内巨额游资对市场的看好也对A 股形成了很好的助力。当然了, 如果谈到市场近期的走势, 我觉得大家还是应该持比较审慎的态度。 中国股市不能自绝于全世界,你可以看到,世界各国股市都受到了美国次级债的影响, 而中国市场自绝于世界股市, 从常理来说,这是难以理解的。 随着中国市场越来越国际化, 短期的压力等越来越多的因素支持中国市场应该进行合理的调整。 休息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如果没有调整,市场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投资者可能短期内很高兴,但看到世界股市普跌的时候,任何一个理性投资者都会感到紧张。

  《红周刊》:很多人担心中国股市会否重蹈日本和台湾股市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泡沫破裂的覆辙。

  黄齐元: 我觉得倒还不至于那样,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中国企业的增长还是很强劲的。中国股市的高估值是以中国经济的高增长为支撑的,当然,发展到一定程度,股价与基本面会相背离, 但不能背离得太多。从市盈率的角度来讲, 目前60倍的市盈率绝对是太高了,这需要增加股票的供给, 需要等待市场逐渐成熟。另一方面,我觉得中国的监管层是很有智慧的,不希望股市太热,做了很多调控和宣传引导工作。最糟糕的情况是奥运会前涨得过高,奥运会后突然崩盘或是出现较深的调整。与其这样,还不如现在调整,将来再涨上去。最近, 政策面在不断地提示风险,可是效果似乎并不好。

  《红周刊》: 这次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但A 股市场却一枝独秀,您如何评价?

  黄齐元:我认为次贷危机还没有过去,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在时间上会拉得更长,在地域会分布得更广泛。与blackMonday(“黑色星期一”)那样的股市暴跌不同,次贷危机的影响是比较深远的。它会在世界不同的市场上爆炸,但具体的爆炸时间没有人得知。比如说最近像澳大利亚的麦格理银行, 这是家非常好的银行,但它的债券基金在很短的时间里也跌了25%。美国中小投资银行在次贷危机中损失惨重,即使全世界最好的投资银行高盛,最后也是自己拿钱出来把损失弥补了。我认为次贷危机的教训对于中国来说值得思考。Good day istoo long(好日子过得太久了),现在应该居安思危了。 美国的次级债开始大家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但其实信用评估公司和投资银行都有责任,虽然知道里面蕴藏风险,大部分评估机构还给它高的信用评级,投行还以金融手法进行了包装,以至于到最后已经没有办法对次级债内在的风险进行有效地评估, 谁也没有料到它的影响会如此之大。 不能说我买了500 亿的次级债券,就可以把风险控制在500 亿内, 要更多考虑对投资者心理的影响, 对世界金融市场的影响。当全世界投资者信心不足时, 就是悲观情绪的开始,这将影响到证券市场价值的重估。《红周刊》:您刚才谈到了中国企业的高速增长。 大家都看到了,今年A股上市公司中报公布后,业绩增长超过预期。 但令人担忧的是,有相当多的公司利润增长源于投资收益,也有许多公司通过并购实现了增长。黄齐元:我认为企业内在的、有机的成长更为重要。如果站在产业整合者的角度,通过一系列兼并、收购来把企业做强做大, 这当然是好事。但如果只是做些与本业无关的投资,迟早会被投资人看出这不是持续的增长。虽然中国市场的快速增长是毋庸置疑的, 但也应看到A 股也不是全球惟一高增长的市场,比如印度市场的增长潜力就不逊于中国市场。从增长率来看, 印度企业爆发式的增长率不逊于中国企业。中国是公认的“世界工厂”,而在国外,很多国际大企业把研发和设计等高附加值的产品外包到印度,在高端市场上对中国形成竞争。而在中国曾经有优势的低端市场上,新兴国家比如越南的劳动力低廉,更加有竞争优势。 但大陆市场绝对有值得骄傲的地方,只是大家不要陷入本土市场的自我陶醉,这是危险的心态。 中国企业增长要靠创新来带动, 靠知识经济来带动,而不单单是低成本驱动。 中国需要更多像华为这样的企业,不但要做中国企业的领导者,还要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领袖。

  两大创新主题是最好的投资机会

  《红周刊》: 就您的经验来看,你觉得中国式创新主要集中在哪些企业和那些领域?而创新型企业在A股市场中,将有怎样的主题投资机会?

  黄齐元: 以往大家谈到创新的时候,都是讲科学技术的创新。 但我认为中国的自主创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我看来,在目前中国市场中,“创新” 这个主题主要有两个表现领域,一是经营模式的创新,比如在美国上市的分众传媒。以前我对中国的VC(风险投资)不大看好,这两年发现大陆风投行业里面有很大的市场支撑,让很多想法可以应用到市场上面。 不管是手机增值服务还是互联网,经营模式的创新都是企业很强大的成长动力。另一个领域是民生消费领域。随着中国整体富裕程度的提高,衣食住行和娱乐等民生消费领域存在着巨大的商机,很多奥运概念股就属于民生消费领域。人口红利和消费水平的整体提高是看好民生消费领域的大环境,我觉得这些企业还可以在经营模式上提升到更高的层次,要靠管理来驱动而不只是靠市场来驱动,这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一个很大的投资主题。我所接触到的国外很多私募股权基金都非常看好这些行业。

  《红周刊》:您认为“奥运概念”是确实存在,还只是人们的心理认知?

  黄齐元:这个是确实存在的,比如像观光、旅游、航空、金融这些板块还有民生消费,比如食品饮料、服饰、运动器材等这些受益奥运的行业都是存在的,当然具体到奥运概念股还要看企业的实质,要分清是否有企业打着奥运题材来炒作。你可以看看像招商银行这样的快速增长,对企业来说, 奥运的意义不在于事件本身,而是它所带来的业绩的整体增长。国内外的投资者对奥运带动经济增长这一点都是比较认同的,因为企业的绩效会反映在最终的数字上的。

  经过洗礼后的市场才会更加成熟

  《红周刊》: 明年初中国的创业板或将推出。 相对来说,创业板公司上市门槛比较低,投资者应怎样去甄别其中的机会和风险?

  黄齐元: 我觉得这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中国推出创业板必须要谨慎地思考,因为全世界的创业板特别是香港的创业板市场是彻底地失败,惟一比较成功的是伦敦的中小企业创业板市场(AIM)。我觉得中国创业板市场会存在很多机会,很多的股票也会表现不错, 从短期看是可以乐观的,因为市场中有太多的资金,小股本的股票很快就会被炒起来。但从长期看却有隐忧,因为国内的投资者还没有办法对创业板有深入地了解。可能甲上市公司会做包装, 做宣传,让投资者感到这是一个好企业,而乙企业踏踏实实地工作, 没有做宣传,却被认为是不好的企业。 不管怎样,现在国内游资太多,所以不管是好企业还是坏企业都会鸡犬升天。我认为只有受过外在一些因素的洗礼后,市场才会变得更加成熟,如果一直赚钱就容易丧失危机意识,但我可不是看空或者唱衰A股市场啊! (笑)

  《红周刊》: 从8 月份 CPI 数据看, 中国经济呈通胀局面毋庸置疑,您认为它对A 股市场将产生什么样的作用?有人认为正是基于对调控的恐慌使9 月 11 日中国 A 股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

  黄齐元:对于通胀的调控,有些人认为要采取比较强烈的、激进的手段,而有些人说要采取比较温和的手法,我不相信哪次加息会成为最后的稻草,但大家的紧张指数在不断地升高, 升得越高就有越多的人会产生“居高思危”的心态。9 月11 日的调整表明目前市场信心并不是很足,一有风吹草动, 大家都赶紧闪人走掉,这样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人就会形成一种悲观的气氛,如果大部分的投资者都是这样子的话,可以让市场比较有序地稳健地降下来。

  《红周刊》: 您如何看待红筹股回归的影响?

  黄齐元:红筹股都是盘子大、管理透明且符合国际标准的公司,它们的回归让市场有机会购买这些指标蓝筹股, 如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等,这绝对是件好事情,A股应该有很多好公司而不是很多小企业。 另外,最近资金自由行和QDII 的推出,让内地和香港股市彼此联系更紧密,目前A、H 股间存在很大的套利价差,这种情况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改变,存在着把港股推高的可能。

  《红周刊》: 股指期货很快要推出了,它对市场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黄齐元: 金融衍生工具是成熟市场的必备工具,它的推出能够让市场更加成熟、理性化。不过我认为,目前更亟须做的是投资人教育工作,因为有很多普通投资者对新的衍生品像权证、ETF等工具的理解度是不够的。中国市场可以先让机构或者比较好的期货商参与, 等市场比较成熟后,再进行推广,而不是一开始就让散户过多地参与。 我觉得整体来看,现在市场的教育度还不够, 了解市场,了解风险,这是很重要的。我希望投资人了解衍生品, 然后再热情参与。 如果你不了解它,又对它过分热情,这是很危险的事情。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