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医药行业:医疗体制改革将面临的机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6日 19:45 长城证券

  长城证券

  但朝阳

  要点:

  未来5年医药行业将面临深刻的医疗体制改革。相比以往政府主要在药品生产和流通环节进行监管,未来的医改将涵盖药品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等各个层面。本轮医疗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增加政府卫生投入、强化政府在医疗体系中的公共服务职能和监管职能,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人享有医疗保健服务和医疗保障服务,以从根本上解决百姓看病难的社会问题。

  2007年将是医药行业新一轮行业变革的开局之年,行业形势将显得纷繁复杂、风云变幻。一方面行业仍面临

药品降价和打击商业贿赂的负面冲击,短期仍难走出低谷;另一方面OTC与第三终端市场的崛起、处方药终端销售模式的变革、医药商业的并购整合、药品研发在产业链中地位提升等都将成为趋势,市场仍然存在机遇。

  对于2007年医药股的投资,有必要在复杂的行业形势中把握未来几年行业发展的重大趋势,从中寻找投资机会。基于对未来几年医药行业主要的行业发展趋势及对医药企业影响的分析,我们重点看好以下几类医药上市公司:(1)有望分享OTC市场成长机遇的品牌中药、现代中药和OTC类公司;(2)有望在未来几年在流通行业并购整合大潮及医药分开趋势中受益的医药商业行业龙头公司;(3)在农村和社区医疗市场中获得成长机会的大型普药生产公司和中低端医疗器械公司;(4)产品研发能力突出、储备品种丰富的创新型制药公司;(5)储备品种较多、国际认证经验丰富、有望抓住国际原料药产业转移机遇并实现快速成长的化学原料药公司。

  考虑公司竞争实力、成长性和估值因素,我们重点推荐的品种依次是天士力、康美药业、千金药业、上海医药、东阿阿胶。

  一、行业变革拉开帷幕

  变革前夜:监管加强,医药经济步入低谷

  进入2006年以来,医药行业政策变革逐渐深化。除了医保目录内药品价格调控范围继续扩大外,年初开始的整治药品购销商业贿赂的措施趋于严厉;而2006年2季度以来随着鱼腥草注射液、华源欣氟注射液等药品安全事件的不断曝光,政府在药品生产领域的监督检查亦开始全面铺开;药品研发与注册领域遏制“一药多名”、遏制药品注册无序申报等政策则将对企业药品研发以仿制为主要导向的现状带来根本冲击。

  行业监管的加强对医药经济和大量医药企业产生了冲击,尤其是药价调控、打击商业贿赂对行业的短期负面影响十分显著。从医药经济运行状况看,医药制造业销售与利润增速在2006年2季度以来持续回落,医药经济步入低谷。

  变革拉开帷幕

  医院药价过高、医院药品购销中的商业贿赂、医保覆盖面过窄、药品生产质量缺乏足够监管等问题,折射出现行医疗体制长期存在的诸多弊端,而弊端的根源就在于“目前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体制改革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尚未形成可操作的协调与持续发展机制,医保无法对医院用药发挥制约作用,致使用药不合理,市场竞争无序;同时,在目前医药不分家、处方外放难的情况下,医院药房仍然绝对占据药品消费市场的垄断地位”(引自国家发改委2006年9月发布的《医药行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事实上,2006年以来政府在反商业贿赂、药品生产安全监管、药品注册制度等领域的严厉监管措施,只不过是医药行业政策变革大幕开启的序幕;“十一五”期间,政府将从体制层面对医药行业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中国的整个医疗体制将面临深刻的变革。

  在2007年1月8日召开的2007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高强透露了本轮医疗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指出政府将在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卫生保障方面着力建设四项基本制度:一是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二是建设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三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四是建立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制度。

  新医改模式四大基本制度中的核心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即由政府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按成本收费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健康保障制度,包括增加政府卫生投入、建立社区医疗体系等,着眼于缩小医疗卫生服务差距,建设让群众能及时就医、安全用药、合理负担的医疗服务体系。

  其次是建设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包括在城市完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发展社会医疗救助,在乡村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着力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服务。

  第三是建立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制度,包括政府对医院给予补贴、取消药品加成、推行医药分开、改变以药养医的状况,着力于强化公立医院的公共服务职能。

  第四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包括基本药物目录的制定、基本药物的生产、采购和配送以及药品流通秩序的整顿,着力于治理药品购销环节的商业贿赂、降低虚高药价。

  上述四项制度基本覆盖了医疗体系和医药行业产业链的主要层面(图2),亦很可能成为2007年即将推出的新医改方案的草本。可以看出,本轮医疗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增加政府卫生投入、强化政府在医疗体系中的公共服务职能和监管职能,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人享有医疗保健服务和医疗保障服务,以从根本上解决百姓看病难的社会问题。

  二、变革背景下的行业趋势

  有望在2007年破题的新医改无疑将为未来几年的医药行业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短期内,药价下降和医院用药增长趋缓仍将持续,预期2007-2008年医药经济仍将维持低速增长,医药经济暂时仍难走出低谷,大量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中小医药企业仍将面临生存困境,行业的优胜劣汰将在未来几年体现得更为明显。但长期而言,医改有望重塑中国的医疗服务、医疗保障以及药品生产和流通体系,营造一个更为健康的产业环境,这无疑将为医药行业的长远发展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并孕育更多优秀的医药企业。

  在行业大变革的背景下,未来几年最重要的行业趋势包括:政府卫生投入增加;医院终端增长趋缓、OTC终端和第三终端快速成长;医药商业行业迎来大整合时代。其它的行业趋势包括:药价下降和治理商业贿赂仍将持续;药品审批监管加强,鼓励创新研发;国际原料药产业转移,等。

  政府卫生投入增加

  2003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为6854亿元,占GDP比重为5.6%;其中政府卫生支出为1117亿元,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为9.7%。这一卫生费用投入水平与印度、俄国基本相当,但明显落后于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从卫生费用构成的国际比较看,中国卫生总费用中政府支出和社会保险支出的比重合计为36.2%,除高于印度、与美国接近外,落后于大多数国家,亦显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但是美国存在发达的商业医疗保险体系,因此个人支付比例并不高。从个人支付卫生费用的比例来看,中国的这一比例高达56%,除低于印度外,远远超过大多数国家、亦远远高于全球平均的18%。

  从发达国家主要的医疗体制模式看(表2),不管采用何种模式,共同的特点是:政府、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卫生费用,居民个人承担的比例非常之小,从而保证了几乎所有公民都能享有完善的医疗保障服务;而中国的情况正好相反,政府投入过低,社会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过低,这正是造成百姓看病难的深层次、体制性的原因。

  因此在新医改方案的框架设想中,增加政府卫生费用投入成为重中之重。据了解,新医改实施后政府每年新增加的卫生投入在1000-2000万元之间,而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社区医疗和农村基层卫生体系、增加对医院的财政补贴等。考虑2005年全国卫生总费用中政府支出和社会医疗保障支出合计约在4900亿元左右、占卫生总费用比重约为36%,新增1000-2000万元的政府投入相当于增加20-40%的政府卫生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将由目前的36%提高至40-44%。

  政府卫生投入增加除了有助于继续完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外,亦将有助于推进社区医疗中心和农村医疗体系的快速发展、以及“医药分开”工作的推进。

  医院终端用药增长放缓,OTC与第三终端快速成长

  在医保目录内药品价格持续下降和2006年以来打击商业贿赂的影响下,医院终端用药增长速度在2005、2006年明显放缓(图6)。

  未来1-2年药价下调和打击商业贿赂的负面影响仍将存在,因此预计医院终端用药增速低水平徘徊的局面仍将延续。

  与此同时,OTC市场在近几年保持了较快增长(图7)

  事实上,在目前大约2000亿元的国内药品销售市场中,医院作为主要的终端占据超过70%的市场份额,而以城市药店为代表的OTC终端和以农村卫生院、社区医院为代表的第三终端分布仅占17%和9%的份额。未来几年,在政府对农村医疗体系、社区医院投入不断增加和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OTC终端和第三终端面临快速成长的机遇。

  图8、国内药品销售终端份额分布

  对于OTC市场,除了受到反商业贿赂影响较小之外,医保基金覆盖人群与支出规模的快速增长、以及医保目录内品种数量的扩容也是OTC市场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对于农村市场,除了政府对农村医疗体系的直接投入外,新农合制度试点的快速推进将是其快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截至2006年3月底,新农合体系覆盖的县市乡镇和覆盖的农业人口分别在48%和42%左右;按照政府的规划,至2010年新农合将覆盖全国90%左右的县市乡镇和覆盖90%以上的农业人口,基本实现新农合在农村的普遍覆盖。新农合体系中每年人均筹资额为50元,其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民分布负担20元、20元和10元,按照9亿农业人口粗略的估算,2010年农村医疗市场的规模将达到450亿元左右,而考虑新农合保障体系对农民医疗消费的拉动效应,实际规模将远远大于450亿元的水平。

  未来几年OTC终端和第三终端的崛起将为以下几类企业提供新的成长机遇:一是具备品牌优势、营销优势的中药和OTC药品生产企业,这类企业更有潜力和实力去分享OTC市场的快速成长;二是大型普药生产企业,由于以农村市场和社区医疗市场为代表的第三终端对药品的需求以临床用量较大的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物等普药品种为主,因此拥有较丰富的普药产品线的大型普药生产企业将在第三终端市场中获得更多的机遇;三是中低端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有望从农村和社区医疗体系建设中获得更多的订单。

  医药商业迎来大整合时代

  “十五”期间,国内7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基本保持10-15%左右的稳定增长,而2006年由于打击商业贿赂和医药用药量增速的放缓,医药商品销售总额亦下降至8%左右的水平。

  尽管过去几年医药商业费用率水平有稳步的下降,但在药价水平持续下降的背景下,医药商业毛利率水平亦呈现持续的下滑,最终行业销售利润率水平一直在0.5-0.8%左右的低位徘徊。

  与美国相比,中国医药商业企业的毛利率水平高出近一倍,但0.66%的销售利润率则远远落后于美国同行1.6%的水平,费用率水平的差异是其中的主要原因:美国医药商业企业的费用率水平仅有2.9%,而中国企业则高达7.5%。

  毛利率与费用率水平差异的背后是两国医药商业运营模式、运营效率和市场格局的区别。从运营模式看,国内医药批发企业集药品销售与药品配送于一体,而美国企业则以药品配送为主。由于药品销售模式下药品差价收入的存在,国内医药批发企业得以具备比美国同行更高的毛利率水平,但同时药品销售与推广占用的人力与物力亦产生了更多的费用。从运营效率看,美国药品分销企业拥有与其配送业务相匹配的先进的物流配送体系、库存管理体系,而这一切均依赖其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由此大大提升运营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而国内企业在这一点上则无法与之相提并论,这正是两国医药商业费用率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从市场竞争格局看,美国医药批发市场高度集中,全国医药批发企业不到80家,前3家企业占据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96%;而国内医药批发企业总数超过5000家,2005年前3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合计仅17%。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国内医药商业的运营效率存在极大的提升潜力,行业集中度也存在大幅的提升空间。而新一轮的医疗体制改革则有望大大加快这一趋势出现的进程(表3)。

  从未来几年医药商业行业主要的行业与政策趋势看,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医院商业龙头企业有望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不论是经营规模还是运营效率,都有希望出现质的提升。

  三、看清趋势,把握机遇:2007年医药股投资策略

  2007年将是医药行业新一轮行业变革的开局之年,行业形势将显得纷繁复杂、风云变幻。一方面行业仍面临药品降价和打击商业贿赂的负面冲击,短期仍难走出低谷;另一方面OTC与第三终端市场的崛起、处方药终端销售模式的变革、医药商业的并购整合、药品研发在产业链中地位提升等都将成为趋势,市场仍然存在机遇。

  对于2007年医药股的投资,有必要在纷繁复杂的行业形势中把握未来几年行业发展的重大趋势,从中寻找投资机会。

  基于对未来几年医药行业主要的行业发展趋势及对医药企业影响的分析(表4),我们重点看好以下几类医药上市公司:

  具备突出的品牌、品种或营销优势,有望分享OTC市场成长机遇的品牌中药、现代中药和OTC类公司,包括云南白药同仁堂广州药业天士力江中药业千金药业康缘药业康美药业

  有望在未来几年在流通行业并购整合大潮及医药分开趋势中受益的医药商业行业龙头公司,如国药股份、上海药业、南京医药一致药业

  在农村和社区医疗市场中获得成长机会的大型普药生产公司和中低端医疗器械公司,包括白云山、华北制药鲁抗医药山东药玻新华医疗

  产品研发能力突出、储备品种丰富的创新型制药公司,如恒瑞医药双鹭药业、天士力、华邦制药华兰生物天坛生物

  储备品种较多、国际认证经验丰富、有望抓住国际原料药产业转移机遇并实现快速成长的化学原料药公司,如华海药业海正药业

  考虑公司竞争实力、成长性和估值因素,目前股价下我们重点推荐的品种依次是天士力、康美药业、千金药业、上海医药、东阿阿胶。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