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有色金属:辉煌过后仍不平淡调低至中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6日 19:40 中信建投

  中信建投

  张芳

  有色金属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82.7%:在有色金属价格飙升和国内强劲需求的拉动下,2006年国内有色金属产量大幅增长。全年生产铜292.5万吨,同比增长17.8%;铝918.75万吨,同比增长19.7%;氧化铝1323.93万吨,同比增长54%;锌315.18万吨,同比增长14.8%;铅273.50万吨,同比增长15.30%;锡14.29万吨,同比增长22.70%;镍11.1万吨,同比增长22.1%。

  2006年全国国有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3.7万亿元,同比增长19.5%;实现利润1.1万亿元,同比增长19.7%。有色金属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82.7%,远远高于各行业的平均水平。

  铜:有望重新振作起来在过去的5年,铜上演了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一次牛市。2002年下半年,铜价从1300美元/吨起步,年年攀升。2003年均价1780美元/,2004年均价2860美元/吨,2005年均价3690美元/吨。2006年铜价强劲上扬,从4000多美元,一度创下8790美元/吨的新高,逼近9000美元。随后铜价开始迅速回落,全年均价6650美元/吨。

  2007年初,由于库存增加,铜价下跌至6000美元以上。

  全球铜缺口在逐步缩小,今年有可能略有过剩,这是铜价回落的根本原因。但我们认为对铜价也不宜悲观。美国2006年底公布的新屋开工数据同比下降,将会影响到铜消费量。但中国和印度等国家需求仍然继续保持旺盛。被高铜价抑制的需求会在铜价回落后,得到释放。所以我们认为铜价的下调对需求是正面影响,有利于消费的恢复和增长。经历了近五年的牛市,以及社会总体生产资料价格水平的上移,消费者对5000多美元的铜价已经越来越适应和接受。因此,如果全球供给和需求的预期不发生大的变动,铜价维持在5000-6000美元问题不大。我们认为,今年3月份以后,世界经济很有可能加速,铜价也会重新振作起来。

  氧化铝:从短缺到过剩,价格迅速回落进口氧化铝价格年初是650美元/吨,年底最低到200美元,跌幅70%。中国铝业下半年三次下调出厂价,从5650元/吨快速下调至2500元/吨。

  氧化铝价格的暴跌是国内氧化铝产能迅速扩张的必然结果。据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的统计,2006年底国内氧化铝产能已经达到1900万吨,而产量达到1324万吨,比上年增长高达53.77%。预计到2007年底,氧化铝产能累计将达到2700万吨。由于存在大量过剩产能,氧化铝价格将会继续下降的趋势。

  电解铝:从微利到暴利,能否持续近两年来艰难维持的电解铝行业终于在2006年下半年实现转折,景气度上升到10年来的高点。氧化铝降价使得电解铝和氧化铝的价差扩大,利润开始向产业链的下游转移。

  如果按照铝价18000元/吨,氧化铝2500元/吨计算,行业平均吨铝毛利是5000元左右。

  可以说目前电解铝行业正处于近10年来盈利最好的时期。这种状况能否持续主要取决于铝价走势。到2006年底国内电解铝产能达到1200万吨,预计今年新增量在250万吨左右,到年底将形成1450万吨产能。预计2007年电解铝产量是1170万吨左右,同比增长22%。预计全年国内消费量1080万吨左右,净出口60-70万吨左右,因此过剩量约20-30万吨左右。过剩量不大,可以有一部分转化为库存。预计全球铝市场也将基本平衡。所以,2007年铝市场将是平衡市,铝价维持平台走势可能性很大。我们预计全年铝价在18000-19000元/吨之间波动。

  锌:锌价下跌不可避免据国际铅锌研究小组(ILZSG)公布的数据,2006年1-11月,全球锌市场短缺37.7万吨。而1-10月短缺量是32万吨。说明11月份开始锌市场更加趋紧。2006年1-11月全球锌产量为977.7万吨,同比增加4.9%,全球锌消费量1015.4万吨,同比增加4.6%。2006年1-11月,西方世界锌产量599.9万吨,同比增加1%;锌需求量678.4万吨,同比增加4.4%。可见西方世界锌的消费还是比较强劲的,但产量增长主要来自于发展中国家。

  我国作为锌的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对锌价的影响力很大。从1987年到2003年,我国一直是锌净出口国。由于国内旺盛需求导致,2004年我国开始转变为锌净进口国。2005年我国锌的净进口量是27.1万吨。但是到2006年底,这种格局被打破。11月和12月,我国又成为锌的净出口国,净出口量近4万吨。但全年进出口基本平衡。因此,我们认为,在现阶段,我国锌的进出口数据,将是影响锌价走势的一个重要指标。

  锡:物以“锡”为贵2006年全球锡产量35万吨左右,与需求相比,存在6000-6500吨缺口。除中国以外,世界上主要锡生产国还有印尼和秘鲁。中国的锡资源条件最好,其次是印尼,但印尼近几年锡矿滥采乱挖现象非常严重。现在全球锡产量进一步增加的制约因素很多,不可能形成很大的供应量。印尼主要产锡地邦家岛,现在政府在当地采取了很多控制措施,37家企业被关停,只允许6家冶炼厂开工。出锡量大幅下降。

  预计2007年全球锡产量增长10-12%,锡消费增长12-14%。马口铁,玻璃,焊料行业增长非常快,将带动锡消费的快速增长。塑料稳定剂目前在欧洲、美国消费年增长率都超过10%,而锡是塑料稳定剂都找不到替代品。

  镍:大器晚成的金属从历史走势看,镍的周期滞后其他金属。并且周期也是最长。我们认为原因是,在基本金属中,单位镍产量投资额最大。所以镍的供给伴随着金属价格上涨增加是最为缓慢的。

  2005年全球镍短缺7万吨,预计06年的短缺量还会有所增加,在7-8万吨左右。中国2006年镍消费量在20万吨左右,未来十年消费量有望增长一倍以上。

  目前国内最大的镍生产商是金川公司,产量是10万吨左右。公司计划到2010年将产量提高到15万吨。正在加快去海外开发镍矿的步伐。

  镍最大的应用领域不锈钢的消费增长情况也是非常乐观。2006年全球不锈钢产量接近14%。其中,欧洲不锈钢产量增长12%,亚洲地区产量增长15%,尤其是中国市场显著增加。而且未来几年国内也有新的不锈钢产能增加。目前LME镍库存也处在极低位置,这对镍价在高位运行构成支撑。

  黄金:金价将趋于稳健走势我国目前黄金储量位居世界第八位,黄金产量世界第四位,是世界第三大黄金消费国。

  我国2006年1-11月黄金产量211.55吨,较上年增加16.92吨,增幅8.7%。黄金行业总收入459.9亿元,同比增长36.50%;利润48.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7.66%。

  2006年平均金价是612美元/盎司。我们认为2007年金价将趋于稳健走势,全年均价620美元/盎司左右。美元走势以及地缘政治局势是今年金价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黄金行业存在企业规模小,集约化水平低等问题。政府非常鼓励黄金行业的整合,目前一批大型黄金企业集团正在迅速崛起。

  总的来看,我国有色金属行业正处在一个良好的发展阶段。2006年行业利润大幅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有色金属价格。展望2007年,有色金属行业的机会将更加多元化。资源拥有量的提高,产业链的完善,行业整合能力的增强,内部潜力的挖掘,都会使有色金属行业和企业的素质得到提高。因此,我们对2007年的行业持乐观态度,对行业内有持续

竞争力的企业持乐观态度。但是我们认为近期有色金属价格会波动较大,所以暂时将行业评级调低为中性。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