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流入国企金融股 相关权证亦受追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31日 10:15 中国证券报 | |||||||||
法兴证券(香港)高级副总裁 李锦 自从交通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在2005年6月在香港上市后,投资者逐渐留意国内的金融股。而同年10月上市的建设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更将投资者的热情推向高点。从2006年的第一季度数字显示,投资者也同样在权证市场追捧各相关权证。
在2005年,除恒生指数(资讯 行情 论坛)的权证占权证大市约42%外,前三位的股份权证分别为汇丰(占11%)、和黄(资讯 行情 论坛)(占9%)及中移动(资讯 行情 论坛)(占6%)。 当中的中资类股份只有中国人寿(资讯 行情 论坛)一只上榜前八位,占约5%。但从2006年第一季度的最新数据显示,投资者渐由追捧各蓝筹类权证,转移对中资类金融权证产生兴趣。其中,在第一季度,中国人寿占权证成交约9%、建设银行约7%、交通银行占约4%,显示资金开始流入各类国内金融权证。 事实上,权证作为具有杠杆效应的衍生工具,在相关股份备受资金追捧时,投资者利用权证达到放大短线回报的目的,一窝蜂涌入权证市场是可以理解的;但在股价转为牛皮或调整时,相关权证成交可能会相应减少。 投资者留意权证可以放大回报同时,风险不容忽视,尤其对于波幅特别大的中资股来说,股价频频出现3%以上单日波幅,反映在权证价格,就可以见到快升快跌的现象。投资者在买卖这类中资权证时,首要注意的应是风险管理。一旦股价走势与预期不相符,便应坚决执行止蚀,同时,作为短线买卖目的,不应胡乱加码购货,因为权证波幅本来已经相当大,加码沟淡随时令投资超出本身所能承受的风险范围。 另一要注意地方,是中资股炒作时,市场资金往往会集中在某几只成交最活跃权证身上,令市场流通量可以在几日之间大幅上落。正如我们经常指出,市场流通量突然大增(如超过70%),权证的引伸波幅将主要受市场供求所主导,而发行人在调控引伸的能力,会随着货源减少而变弱。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