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国际油价下跌的背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4日 14:28 中国财经报

  吴南雁

  国际地缘政治危机加剧了国际油市的紧张气氛,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市场的恐慌。但恐慌的背后更是基金炒作的天堂。今年以来,许多投机基金改变了油价将下滑的观点,开始大肆向原油市场注入资金。国际炒家常常利用各种信息制造价格波动,并借助由此而产生的价差盈利。

  近期,原油价格大幅下跌,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从8月7日至本月6日累计跌幅高达12.31%。业内人士认为,国际油价有望从此前的暴涨向合理的价格水平回归。

  谁在分享高油价利润

  据美国能源部测算,石油勘探、开采、运输等方面的成本约15美元/桶,加上一倍左右的利润,原油的合理价格应在30美元/桶到35美元/桶之间。而现在油价长期在70美元/桶以上,意欲冲刺80美元,原油产业的巨额利润可想而知。但是,究竟都有谁在分享着高油价的利润呢?

  从高油价中受益的首先是产油国。来自美国能源部的数据表明,2005年,占世界石油供应40%的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石油收入增加475亿美元,达到创纪录的5220亿美元。其他产油国也都收入不菲。然而,

原油价格每10美元的涨幅利润实际只有10%、也就是1美元被石油生产国拿到,其余的大部分都流进了石油交易商的口袋。除此而外,高油价还养肥了另一个看不见的获益者——投机基金。

  美国一家基金研究机构称,投机基金在能源领域的总体回报率达15%左右。但由于投机基金很难跟踪统计,其具体利润额不得而知,但市场测算,投机基金在油市获得的财富会有数百亿美元之巨。

  据美国能源对冲基金中心的跟踪,全球有420家专业从事能源投机的对冲基金,每个月还有5-15家对冲基金加入进来。每天在原油期货市场进出的投机资金有1000亿美元。而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许多投机基金改变了油价将下滑的观点,又开始大肆向原油市场注入资金。炒油队伍中还有大型国际投资银行和其他金融炒家。在

股票市场低迷时,能源市场被人描述为新的纳斯达克。

  摩根斯坦利自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进入石油期货及现货市场,目前这家著名的投资银行已经成为美国东北部地区取暖油批发商的主要供应商,监管着全美1/4的取暖油战略储备,同时还是美国第二大电力供应商。凭借其巨大的生产能力和遍布全球的油库,摩根斯坦利活跃于原油期货市场。高盛、花旗、美林等投资银行,现在都不同程度地在走着“摩根斯坦利模式”。

  7月5日,国际油市在朝鲜导弹危机的惊吓中创下每桶75.19美元的收盘价。朝鲜问题毫无好转迹象;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人质冲突进一步恶化;中东局势再起烽火;以色列与黎巴嫩突发战事,国际地缘政治危机陡升,加剧了国际油市的紧张气氛,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市场的恐慌。但恐慌的背后更是基金炒作的天堂。

  油价为什么会下跌

  其实无论是本次原油期货价格的下跌还是此前的大幅上涨,地缘政治,特别是伊朗核问题,都是投机者兴风作浪的最好题材。7月3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要求伊朗在8月31日之前暂停所有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否则可能面临制裁。伊朗是欧佩克中仅次于沙特的原油出口大国,炒家的如意算盘是:一旦伊朗被经济制裁,出口减少,国际油价岂能不大涨?于是借机而动,油价因此大幅上涨。然而,8月31日的“大限”过后,炒家期待中的制裁却并未发生。虽然美国仍高举制裁大旗,但一直是应者寥寥,而国际舆论间呼吁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的呼声始终高涨。国际炒家眼见制裁“大片”短期难以上演,也只能见好就收,获利了结,所以原油期货价格“哗啦”一声大幅下跌,也不足为奇。

  此外,今年天公作美,油价不跌也难。去年此时的“卡特里娜”和“丽塔”飓风给墨西哥湾地区的采油和炼油设施造成严重破坏,并导致国际市场油价急剧上升。今年,北大西洋的飓风势头大不如昔,飓风季节已过大半,迄今还没有一场像样的飓风,美国墨西哥海湾地区的石油及天然气生产设施毫发无伤。虽说国际炒家“炒”出来的价格有时候就像天上的风筝一样,能飞得很高。但是无论价格飞多高,最终还都是要受到线的牵制。只要炒作的题材用尽了,油价就会很快地回归到相对正常的水平上来。

  从供应方面来看,且不说欧佩克成员国和其他产油国都在开足马力生产,市场供应充足且仍在增长,而各国的石油勘探工作也在加紧进行,成果不断。日前有消息称,墨西哥湾发现了特大油田,美国原油储量可能因此增加50%以上。虽然短期内这个油田还不能形成现实的市场供应,但这一消息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人们对石油短缺的忧虑,对国际炒家是个掣肘。

  从需求来看,虽然新兴国家经济增长依然强劲,对石油需求在增长,但世界原油市场上的需求仍主要由消费大国所决定。中国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张学武认为,原油消费“大户”美国、西欧等国经济增速出现放缓迹象。比如,二季度美国GDP增长率从一季度的5.6%下降至2.9%,石油消费因此将有所下降。而北半球夏季结束,用油高峰过去也使得原油需求下降。这些都对前期高涨的油价形成压力。在此情况下,价格向理性水平回归就成为必然了。

  不过尽管如此,地缘政治的问题还是犹如悬在油价上方的利剑,时刻会左右原油价格的走势。特别是伊朗核问题,短时间内难以顺利解决,国际炒家仍会闻风而动,油价随时都可能发生大幅波动。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原油价格可能在暴涨与回归之间摆动。

  不能被人“牵着鼻子走”

  其实,石油和其他任何市场商品一样,其价格由两大因素决定:供求关系和投机因素。后者则直接受制于外部新闻。低油价对消费者最为有利,但石油进口国影响油价的杠杆并不多,因为其经济主要建立在石油消费基础之上,无论国家投入多少资金开发新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或核能,石油仍是最重要的能源类型。由于高油价对生产商有利,所以石油生产国组织欧佩克一直在根据市场动荡的情况在调整所有成员国出口配额,控制油价。

  9月11日,欧佩克会议决定维持目前的配额水平,没有应伊朗、委内瑞拉、卡塔尔的要求对油价下跌做出反应,预计只有在油价降至55-60美元时才会考虑减产。因为各成员国都心知肚明:如果过高的油价令世界经济伤筋动骨,石油需求必然下降,石油输出国也会最终受害。对欧佩克来说最理想的莫过于供应保持略有盈余,价格保持慢牛行情。

  中国石油的进口量占世界石油贸易总量的6%,但在影响石油定价的权重上却不到0.1%。中国早在2003年就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但中国的这个“强大优势”非但没有提升在国际原油价格上的话语权,反而被国际投机商作为炒作油价的“中国因素”,造成了我国“越买越高,越高越买”的局面,随即被国际油市不断走高的行情“牵着鼻子走”。据商务部的资料显示,2005年仅在重点监测的42种资源能源类产品中,我国就多付了300亿美元。其中原油进口多支付了168亿美元,

成品油进口多付了23亿美元。

  像其他风险资产一样,石油期货价格也包含了风险溢价,一般认为风险溢价对油价总的影响在10-20美元之间。但无论以何种尺度衡量,目前的油价都是高的,最终必将向其均衡价格回归。虽然油价的下跌在某种意义上是受欢迎的,但突然的、大幅的下跌一样会造成世界经济的混乱。所以,对于油价的“空城计”,我们还是要提防为妙。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