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重视央行稳定通胀预期的政策暗示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7日 10:22 新浪财经
中国人民银行昨天宣布,自9月15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这已是今年以来央行第五次加息,至此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分别累计上调了1。35和1。17个百分点。央行称此举是为稳定通货膨胀预期(《新京报》9月15日)。 应该说,这次央行在8月CPI数据涨幅达6。5%的情况下,在不到一月时间内再度加息,显示出央行对市场物价通胀趋势的忧虑,同时也让人注意到,与以往不同,央行称此举是为稳定通胀预期。可以说这是一个明显的货币政策暗示。 其实众所周知,市场物价持续上涨趋势的形成,历来就有需求拉动、成本推动与通胀预期等三大成因。也就是说,除了有可以统计数据予以量化的物价指标外,市场对物价趋势的预期同样也是影响经济形势的重要原因之一。可想说的是,虽然自去年来,市场虽从调整银行准备金率、提高存贷款利率,以及特别国债与港股直通车等一系列调控措施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从中体会到国家与央行对流动性过剩的担心,但由于这些调控措施的效能相对外贸顺差流入,在总体力度上还让人有“杯水车薪”的感觉,所以在实际效果上,随着央行的每一次的调控措施出台,不论是股市还是楼市,甚至其它物价,几乎都不约而同地先后作出了上涨的反应。而如此市场情况之所以出现,其中除有政策力度不够外,应当说,市场对通胀的预期肯定也是重要影响原因。 所以在此市场前提下,央行在本次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同时,强调货币政策对通胀预期的稳定取向,不仅可以对市场的通胀预期扭转加大心理影响,并且也表明央行日后的货币政策制定与出台,稳定通胀预期也会与市场成本及市场需求因素一同被列入抑制通胀的政策安排之中。因此显而易见,如果相关的宏观调控政策,能在市场可预见政策调控措施出手之余,同时也在政策的技巧方面有所考虑和安排,那在影响上或许会有事半功倍的市场效果出现。而这,在某种意义上同样也应当是有形调控所应追求、所应具备的市场效应。 所以,面对现有的通胀态势,人们除对相关的“有形”市场调控政策充满期待外,似乎人们同时也有足够的理由期望,相关宏观调控部门及央行能在日后的政策制定中,能有类似上述“稳定通货膨胀预期”调控指向含量——无形的政策暗示,并能在政策的系统性与预期性中有所体现。想倘真能如此,不但会有利于良性市场预期的形成,且肯定也将会有利于市场物价走势的“软着陆”。 周义兴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