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资产价格升值并非中国独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3日 05:50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欧阳晓红 北京报道

  中国资产价格飙升隐含的风险有多大?英国经济学人集团《经济学人》执行主编丹尼尔·富兰克林(Daniel Franklin)博士的答案是,资产价格膨胀并非是中国独有的现象,资产价格与基本面的脱离是一个没有答案的假命题。

  丹尼尔在创刊160年之久、对中国影响力超过《时代》和《商业周刊》的《经济学人》已有20年的工作经验,他深谙全球贸易与经济一体化的国际惯例与内涵,并有独到的分析与见解。1月30日,他接受了本报的采访。

  三个问题

  经济观察报:《经济学人》预测2007年中国GDP增长率为9.8%,依据是什么?

  丹尼尔:尽管

中国经济去年增速强劲,但大家并不觉得意外。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会有所减缓,不过正如我们预测的那样,只是轻微的放慢。

  事实上,这种增长至少在明年的北京奥运会前都不会削弱。总体来说,2008年前中国经济增速有所减慢,但基本上是一个比较好的形势,因此我们给出9.8%的预测值。

  从世界角度看中国,我们更关心三个问题:一是经济增长的构成;二是一旦政治愿望减弱,2008年以后会出现什么;三是倘若增长放慢,中国政府将会采取哪些措施去应对周边国家对其发展减速的反应。

  真假风险

  经济观察报:您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可能面临哪些风险?

  丹尼尔:由于增长中不乏奥运经济元素,一旦重视程度减弱,某些行业增长的动力必然会减弱,虽然现在还不需要急于考虑,但至少2008年是必须要去正视的。当然,一旦问题出现,还会涉及其他相关的话题,比如国际贸易顺差过大、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等,资本回报率过低、资产价格过高和通货膨胀等也会相应呈现出来。

  不过,资产价格升值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把中国孤立出来也没有实际意义。全球资产价格与基本面即使脱节了也没有简单办法可以控制。现在来看,似乎以前的资产是便宜了,可要把资本变得不便宜又该怎么样去理解呢?就此而论,资产价格与基本面的脱离是一个没有答案的假命题。

  此外,地缘政治是不容忽视的一大风险,虽说这在中国并不明显,可并不意味着地缘政治就不影响中国经济。像美国的大选,现在民主党已经在中期选举中获胜,这里有一个前提是,民主党对于自由贸易的政策没有共和党的政策支持度高,一旦民主党获胜,由民主党控制的美国国会必然会在自由贸易问题上出现反弹——转向贸易保护主义,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中美贸易战;民主党在自由贸易方面的政策会给中国带来负面影响。

  第二大风险是经济失衡,包括

汇率与贸易、投资与储蓄等的失衡。失衡就涉及经济调整,比如增加储蓄就意味着投资放慢,其实不能忽视资产价格最离谱的还是在美国,有意思的是,尽管美国资产价格更离谱,其对全球经济并没有产生相关影响,消费者也没有借债。

  中国政府将面临最迫切的经济挑战:重新平衡经济以获得可持续增长。这意味着让过度投资导致生产过剩的领域冷下来,将增长转移到国内不那么富裕的地方,并提高国内消费。而缺乏成熟的政策工具及地方本位主义对中央政策工具的无动于衷将使完成这一任务更为复杂。

  全球化中国

  经济观察报:去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高达1.76万亿美元,贸易规模位列世界第三,在这种背景下,在经济一体化中,如何看待中国经济扮演的角色与地位?

  丹尼尔:不言而喻,“利润薄、低工资、少品牌”使得贸易规模处于第三位的中国企业在全球化分工过程中,尚处于产业链低端,地位较低,贸易顺差领域集中在加工贸易,而贸易主体又以民营和外资企业为主。另外,中国企业的整体实力,如利润、资产等与国际企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就像

北京大学副校长吴志攀所提到的,过去10年,亚洲为了追逐“美国梦”,利用劳动力、土地和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西方投资,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也使亚洲成为了世界加工厂。但显而易见的是,诸如核心竞争力、国际贸易游戏规则及巨额利润都在欧美投资者手中控制着。

  经济观察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中国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是什么?

  丹尼尔:加入WTO五年多,中国已不是一个新成员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责任与义务应该与偌大的贸易规模相对应。比如中国对待环境的态度是其他国家更关注的,目前的增长显然是建立在能源消耗基础上的,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如何减排污染、节能降耗在中国的确压力很大,新的经济数据也表明环保任务艰巨。

  我认为,不妨用商业的手段去对待环保难题。美国在环保方面已经发生了一些结构性变化,很多用油的州,在环保替代能源方面制订出了很激进的硬指标。此外,商业得跟着政治走,美国节能技术可以挣钱,这在中国也是适用的,问题在于中国如何将技术引进来。环保应该是中国必须尽的义务,虽然目的不一定马上就能实现,但至少中国采取开放式讨论能耗问题是一件好事。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