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十件大事勾画出我国加入世贸后过渡期第一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1日 08:46 法制日报

  本报记者 陈晶晶

  刚刚过去的2005年是我国结束加入世贸过渡期后的第一年,是进入基础行业和服务贸易市场准入门槛大幅下降的“后过

  渡期”的第一年。北京WTO事务中心2月17日评选出“2005年深度影响中国经济的十
件WTO大事”,并邀请前中国复关及加入世贸关税谈判代表吴家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彭刚、北京WTO事务中心首席专家程大为等对十件大事做出点评分析(详见表格),勾画出WTO与中国的现实图景。

  首先是中国兑现了加入世贸的承诺。2005年随着汽车、机电产品、天然橡胶、彩色感光材料等产品非关税措施的取消,中国加入世贸时所做的取消非关税措施的承诺全部兑现。也就是说,除加入WTO承诺中允许采用的非关税措施外,我国取消了其他所有的非关税措施,这是我国加入各项承诺中最早整体完成部分。

  加入世贸承诺的兑现对我国外贸事业的推进显而易见。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顺差首次突破千亿美元。2005年中国外贸总额达到14221亿美元,再次超过日本,继续成为全球第三大出口国。其中贸易顺差达到创纪录的1018.8亿美元,这个数字是1949年以来的最大值,也是1994年以来单年增幅最大的一次。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汽车。总是被看作幼稚产业的中国汽车在2005年首次实现贸易出超,全年出口金额超过进口金额,而且出口大户是中国自己的品牌生产商。加入世贸4年,我国汽车关税从70%降至30%,实行了20年的汽车进口配额管理也于2005年取消,但汽车进口并未出现井喷,不升反降。

  整体说来,我国加入世贸4年的外贸增长速度都是惊人的,前三年就实现了出口总量翻番,2005年出口总量再增28%。与此相伴相生的就是贸易摩擦的迅速增多。2005年,贸易摩擦直接影响中国出口近百亿美元。摩擦领域向服务贸易扩大,摩擦对象向发展中国家蔓延,摩擦形式向反补贴、特保、

知识产权、技术壁垒等多种手段扩散,应对难度也不断加大。

  作为贸易摩擦最主要手段的反倾销,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也最大。2005年,中国争取市场经济地位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这将大大减少我国企业被以“替代国”数据计算倾销和损害的歧视性待遇。截止2005年底,51个国家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其中韩国成为我国千亿美元以上贸易伙伴中的第一个。

  2005年众多贸易摩擦中,紫菜案和

纺织品案是两个亮点。2005年,中国首例贸易壁垒调查案告捷,日本对紫菜进口配额管理做出调整。2005年6月2日,首届中日紫菜贸易投标会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举行,中国紫菜2005年起可进入日本市场。此案开启了中国主动运用WTO规则赢得贸易壁垒官司的先河。

  由于直接对我国1900万人口就业产生影响,欧美纺织品贸易壁垒案2005年受到广泛关注。2005年1月1日起,全球纺织品贸易实现一体化。但欧美先后借中国加入世贸报告书“242段”条款对中国纺织品出口发难,最终中欧、中美分别达成协议:欧美承诺2008年前对所有2005年实现一体化的中国纺织品克制使用“242段”条款。

  之所以加入世贸报告书中有“242段”这样对我国的歧视性条款,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必须遵守别人早已定好的游戏规则,而加入世贸后我们便拥有了参与制订规则的权利。2005年,WTO第六次部长级会议在香港成功举办,低调务实的中国在形成最终协议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香港会议在农业问题上的让步和实质性的进展,使多哈回合谈判终回正轨。

  逐渐参与全球多边贸易规则制订的同时,中国也意识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掌握主动权的重要性。2005年,中国FTA(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成果丰硕。在早期收获的基础上,2005年7月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降税计划启动。截至2005年底,中国已共与包括30多个国家在内的贸易伙伴开展FTA谈判,步入区域经济合作的新阶段。

  2005年

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这是十大事件中属于金融领域的唯一一件。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参考这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从而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在大步迈开贸易自由化步伐的同时,中国的金融自由化也在谨慎前行,展现出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历史潮流。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